銅鑼飄雪 菊香遠傳的山城故事

圓潤飽滿的杭菊嬌俏可人。

文字、攝影/張雅茹 圖片提供/銅鑼鄉農會

每年苗栗縣銅鑼鄉總會落下兩次白雪,一是春季的油桐花雪,二是綻放於秋末冬初的杭菊花雪,比起前者的清新秀麗,圓潤飽滿的杭菊更顯得嬌俏可人,隨著秋風吹拂,為純樸的銅鑼山城鋪疊出浪漫景致。

銅鑼鄉有「杭菊之鄉」的美稱,是臺灣最早栽種杭菊的地區,以雙峰山塊為界,以西受西湖溪切割沖積,形成向西北傾斜的肥沃田野;以東則屬關刀山西坡丘陵,後龍溪支流雞籠溪流貫其間,河階臺地相當發達,屬於典型的臺地地形。據記載,此地特有的杭菊從1950年代就開始種植,近年已成為銅鑼鄉最具特色的保健作物。

銅鑼鄉農會總幹事曾義孝說明,銅鑼鄉九湖村是種植杭菊最著名的地區,由於九湖臺地日夜溫差大、相對溼度高,土壤為含鐵的酸性紅土,加上優良的水質,生產出的杭菊不僅花形美、花朵大,而且味道清香,逐漸成為當地重要的產業。

銅鑼鄉農會總幹事曾義孝。

承載地方回憶的杭菊產業

杭菊更承載了當地居民的共同回憶。曾義孝表示,包含他在內的許多農民從小跟著父執輩種杭菊,1970至1980年代是全盛時期,菊花田廣達上百公頃,是他們兒時難忘的景象。

杭菊於3月左右種植,10月下旬至11月初採收,每公頃產量約有兩千斤,由於當時未開放國外市場,價格相當高,加上工資便宜,1998年以前的產值約40萬元,其中純利將近一半,利潤遠比種稻高,大大繁榮了地方經濟。

「印象中民國三十幾年就在種,最盛時期還出口到美國舊金山、紐約做乾燥花,賺進不少外匯。」曾義孝表示,雖然1980至1990年代受到中國進口的低價杭菊衝擊,臺灣杭菊產業漸漸衰微,價格競爭殘酷,幾度瀕臨崩解,種植面積驟降,連十公頃不到;全鄉早年有十套烘乾設備,但沒有生產,就沒有加工的必要,器材汰舊之後不再換新。但每到秋冬,家家戶戶院子裡白雪皚皚的美麗景象,早已深深烙印在人們心中。杭菊不僅是銅鑼鄉的標誌、謀生之道,更是凝聚人心的集體記憶;重新找回杭菊產業,成為當地居民的願望。

結合觀光景點,多角化經營

自周休二日制上路,國內休閒旅遊的風氣漸盛,全臺各地方政府陸續推動觀光季、文化節等活動吸引觀光人潮。銅鑼鄉也積極發展觀光休閒農業,結合地方產業與文化特色,開發銅鑼天空步道、臺灣客家文化館,辦理客家桐花季、東方美人茶製茶競賽、杭菊芋頭節,帶動休閒農產業發展,成功打響銅鑼鄉「春花秋雪」的名號。

觀光產業也讓銅鑼鄉的杭菊農友看見希望,他們認為要振興杭菊產業,就必須先凝聚地方意識。在銅鑼鄉農會的輔導下,他們以九華山附近的九湖村為中心,成立第一個杭菊產銷班,近40位農友種杭菊,採收、烘乾後賣至中藥行,或製成花茶販售,每朵直徑不到兩公分的乾燥菊花,為銅鑼鄉帶來超過五千萬元的收益。

銅鑼杭菊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2018年達到60公頃 農友更透過農會申請,向農糧署及苗栗縣政府爭取到六百萬元,設立杭菊烘焙中心。長達170公尺的烘乾隧道,平均可容納40臺車,一臺車可放一百公斤的花菁;且杭菊全程不落地,有效縮短烘焙過程, 讓國產杭菊的製程更迅速,更符合衛生安全要求。

近年在地方政府、農會及農友的共同努力下,銅鑼杭菊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

曾義孝期待未來每年的種植面積能穩定維持60公頃左右,「其實臺灣進口杭菊需求有幾百噸,如果往後進口量可壓住,60公頃可以達到供需平衡。」他表示,臺灣杭菊的品質好、用途廣泛,連枝幹都可以提煉成香水,這幾年銅鑼鄉農會積極開發相關加工產品,如養生茶包、乾燥花茶都廣受好評,最新研發的杭菊啤酒也很有特色。曾義孝希望帶著濃厚地方色彩的銅鑼杭菊產業,能不受貿易自由化的衝擊,朝向產品多樣化、經營多角化、服務多元化邁進,迎接新農業時代挑戰,讓銅農精神世代相傳、永恆茁壯。

農藥零檢出,國產杭菊掛保證

種植杭菊相當費工,為了幫助側芽生長,讓每顆杭菊都能結出綿密層疊的花苞,定植後每隔15至20天必須進行一次「摘心」,將植株最上端摘去,持續至中元節後。定植到開花期間,每隔一個月就得除草一次,為了避免病蟲害問題,過去老一輩的人種杭菊,有蟲就噴藥,但牽涉到食安及農藥殘留等問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自2011年開始,動員農糧署、農業改良場、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及茶業改良場,輔導杭菊農友安全用藥,推廣非農藥資材的使用。同時導入省工栽培精緻化,推動無毒驗證,為消費者食安把關。

(左圖)每一朵杭菊都經過人工手採,相當費工。(右圖)白杭菊是苗栗銅鑼的重要農特產。

「銅鑼鄉出產的杭菊,我敢拍胸脯保證絕對沒問題。」曾義孝自信表示,他們相當重視安全用藥,為了控管農藥問題,農會規定杭菊農民必須加入產銷班。去年農藥零檢出比例已超過90%,他表示,如果使用未推薦用藥,不只罰款,還要將花田耕除,可說是血本無歸,農民不敢輕易以身試法。「施藥太多,如果有殘藥,以後誰要買銅鑼杭菊?」曾義孝強調,統一管制農藥的目的是創造銅鑼的杭菊品牌,以安全無農藥殘留為賣點,打響銅鑼杭菊名號。

剛採收好的杭菊經過整理後,一袋袋運至杭菊烘焙中心前。

每到採收時節,農友們便忙著將杭菊花菁均勻鋪在臺車上,等待烘乾。

(左圖)每到採收時節,農友們便忙著將杭菊花菁均勻鋪在臺車上,等待烘乾。(右圖) 每臺車能夠存放一百公斤的杭菊花菁,整個烘焙過程全程不落地,迅速又安全。

秋雪覆地,年年菊花又飄香

華人文化裡,菊為花中四君子之一,象徵崇高廉直、超脫凡俗的氣節,一直是文人騷客吟詩作對的絕佳題材,同時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藥材、食材。對銅鑼鄉的杭菊農友來說,為了美麗花朵而流下的辛勤汗滴灌溉成大自然的詩篇,每年11月的杭菊花海都訴說著屬於銅鑼的山城故事。

經過熱風烘乾的白杭菊,可用熱水沖泡成菊花茶,還能加入紅棗、枸杞,增加自然甜味。

趁著秋末冬初走一趟苗栗銅鑼,欣賞秋雪覆地的風華,並就近沏壺杭菊花茶,輕啜品嘗恬淡宜人的菊香,遠眺田園風光,不論是獨飲或與三五好友分享,都能感受山城的明媚風光、客家村落的人文特色,與滿滿真摯的人情味。

銅鑼鄉農會新研發的杭菊啤酒,口感微甜而清爽,品嘗得到杭菊清香。總幹事曾義孝更發揮創意,結合白木耳、枸杞及其他元素,積極開發更多加工產品,提升杭菊附加價值。

【農糧署補助製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