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75 文章
導演賴麗君、彭家如泡在冷水裡跟拍藕農作業。

導演賴麗君每次下田每次跌 蓮藕田爛泥中一直向前行

《老鷹之手》紀錄片導演賴麗君,在臺北打拚20多年後回到嘉義民雄牛斗山故鄉,拍出老中青三代的蓮藕農故事。蓮藕採收季在每年5至9月間,氣候正熱,賴麗君穿著青蛙裝跟著農夫下田,她說,「每次下田每次跌,時常發生整個人摔在爛泥裡,且在蓮藕田中,身體不移動就會不斷下陷,必須努力抬腳向前行。」

臺南市長黃偉哲推薦臺84 線農村社區農業體驗遊程。

【南農躍進】農遊帶動行銷 超前部署帶動農村經濟

近年來,臺南的農村風景變得不一樣了。樸實的村莊,加入休閒基因,成為國旅的新動力;採果、插秧、焢窯、擠牛奶、抓魚等,以各地區物產及節氣孕育的當令食材為元素,譜出上百種的農遊方式,吃、住、玩、買、看,應有盡有,喚起大家對大自然的嚮往。

午仔魚養殖

午仔魚養殖能否永續?中國封殺鳳梨、釋迦為鑑 業者應有危機意識

國內外午仔魚市場需求量與利潤提升,午仔魚養殖產業快速興起,近10年來放養量逐年增加,養殖業者往往在沒有做到周全的評估即積極投入或增量養殖,造成養殖風險與健康管理難度增加,在放養面積與放養量未進行整體養殖總量管制下,提高供需失衡風險。

嘉義大學景觀系館 星火燎原

星火療原花園設計 嘉大景觀系讓原生植物進駐校園

從北南下一路驅車至嘉義,遇見像碗公倒扣的一整片完整天空,被連綿的山群擁抱,心境不自覺地開朗起來。嘉義大學景觀系館門口「星火療原」花園設計,原本已是荒廢多年的地,在景觀系師生克服複雜管線的問題後,現在佈滿高高低低的原生植物,搭配石塊、石板做為跳石及維護管理用,呈現出自然的療癒花園。

許益堂與許適安的蔴鑽農坊已傳承三代。

【在地農人01 】蔴鑽農坊手做古法 「柚子蔘」暢銷海內外

臺南麻豆的蔴鑽農坊是以在地農產品種植、加工及展售的六級化產業代表,負責人許益堂是農二代,返鄉務農已數十載,他同時也是臺南市麻豆區農會第一蔬菜產銷班長。許益堂被稱為「柚子達人」,主要種植大白柚、文旦,他並以麻豆大白柚手工古法製作「柚子蔘」,將這帖兼具藥理及養生的古早味傳承發揚……

大湳森林公園

大湳「最玩美」原景預告 兼具生態與環保的綠色奇蹟

當你走進「大湳森林公園」,一定會為這片充滿豐富生態資源的園區留下深刻印象;目前桃園市正將這座原本為「保一總隊營區」的園區,打造為桃園最大的都會綠地。桃園市政府為活化大湳森林公園,規劃以原生植物作為基底,雖然森林公園目前尚未完工,內部建設兒童玩具圖書館已先完成。

十二佃神榕

【遊於農03】樹王公大戰青暝蛇 走溪流看老樹傳奇

臺南市台江一帶,雖然因為內陸化,但是早年河流氾濫,衍生許多民間信仰和種樹止水煞有關,尤其安南、西港區因先民開墾拓殖的信仰,庄頭種植榕樹防堵曾文溪的氾濫,而有「栽榕祭溪」的歷史演進過程,台江一帶曾文溪兩旁的聚落,也留有許多參天古榕的遺跡,巨樹成蔭,老樹庇佑,「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人類在1990年代經過了捕撈高峰,此後漁獲量持續下降,反映過度捕撈造成的危害。

【活在我們的星球】世界最大動保區能帶來更多漁獲──野化海洋

海洋覆蓋了地球表面的3分之2,其深度代表蘊含了更大比例的居住空間,因此海洋在我們野化世界的革命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通過幫助海洋環境再生,我們能同時完成三件目前急需完成的事:捕捉碳、增加生物多樣性並提供我們自身更多食物。首先從目前對海洋造成最大破壞的行業開始──漁業。

WU01 萬俊明導演

【遊於農02】「西拉雅追鷹人」萬俊明導演的生態觀察紀行

一身黝黑精瘦的萬俊明導演長期居於西拉雅大目降(新化舊稱),在家中經營的「綠谷西拉雅」講述對於生態攝影的執著奉獻。他原本是業餘的婚禮攝影,但對於自然紀錄逐漸著迷,索性辭去工作專職進行西拉雅地區的生態調查:「我想以一個自然觀察者自居,攝影是一個工具,應該是讓我更瞭解及親近土地的方式。」

象山公園 臺灣原生植物花園區

象山公園原生植物花園 植草愛林「原」來最好

百花盛開、萬物欣欣向榮,每到季節交替象山公園彷彿披上新衣,如同上演生態秀。位於象山捷運2號出口「臺灣原生植物花園區」這塊園地,經由台北市錫瑠環境綠化基金會認養後,原本進行蜀葵示範種植及四季花海景觀營造;後來改造成臺灣原生植物示範展示區,目前已種植 50 餘種原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