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3962 文章
placeholder-light

產官學合作驗證,馬鈴薯種薯多產又抗病

馬鈴薯是全球僅次於稻米、玉米與小麥的第四大糧食作物,全球有數十億人口以馬鈴薯為主食,依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資料顯示,2014年全球馬鈴薯栽培面積約1,910萬公頃,總產量約為4.77億公噸。

placeholder-light

耐熱、收穫期短,台灣民間花椰菜育種受國際矚目

臺灣芒果、蘭花行銷全球,但很多人不知道,花椰菜種子也是揚名世界的寶島之光。花椰菜是國內少數在採種、育種具完整產業鏈的優勢品項,民間的種苗業者特別厲害,很早就走在研究單位前面,除了專注研發清甜、軟嫩的青梗鬆花系統,育出早生、耐熱的品種也是他們的強項。

placeholder-light

水試所成功繁殖斐濟藍魔鬼,海洋更永續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再創海水觀賞魚人工繁殖研發佳績,建立高價的斐濟藍魔鬼雀鯛 (Fiji Blue Devil Damselfish; Chrysiptera taupou)完全養殖技術,未來可生產種苗供應市場需求,以減緩商業捕撈行為對海洋資源之影響,進而確保海洋資源的永續利用。

placeholder-light

好菌結合土壤添加物,減少番茄青枯病發生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為減少番茄青枯病的危害,於2月23日在宜蘭縣壯圍鄉農友田區舉辦「芽孢桿菌應用於番茄青枯病之防治觀摩會」,觀摩會由花蓮農改場場長范美玲親自主持,與會農友約100人,會中與農友充分交換意見,現場反應極佳。

placeholder-light

氣候不穩溫差大,防範水稻稻熱病

年初溫度較高,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發現去年12月種植的水稻已有部分出現稻熱病病斑,最近受鋒面影響氣候不穩定,濕度增高,鋒面過後可能有較大的溫度變化,使水稻罹病機會增加,臺南場籲請農友注意葉稻熱病的發生,若發現本田或秧砧出現病斑,應即早進行防治措施、正確用藥,不要過量施用氮肥,以避免稻熱病發生嚴重。

placeholder-light

試試矮化嫁接這招,讓油茶籽增產又好採

油茶為臺灣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但其傳統管理及生產方法,存在許多缺點。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表示,油茶樹藉由逐年剪枝矮化及配合嫁接、套袋、遮陰等技術,不但提升嫁接成活率、增加油茶樹茶籽產量,且矮化的油茶樹容易採收,降低老農採收的負擔、提高農民收益及茶油自給供應率。

placeholder-light

永續鰻魚資源,3月至10月禁止捕撈鰻苗

漁業署進一步說明,以往每年捕撈日本鰻苗期間主要從10月起至翌年4月底計7個月,從102年開始,縮減捕撈期為每年11、12月及翌年1、2月共4個月,捕撈期減少了3個月(即每年10月及翌年3、4月),依97至101年度日本鰻苗各月份漁獲量統計資料推估,前述3個月禁止捕撈期可讓約有10萬尾的日本鰻苗有機會溯河成長並繁衍下一代,有助於維持鰻魚產業永續發展。

placeholder-light

農試所低鹽乳酸發酵技術,醃漬高麗菜更有效率

去年受到颱風影響,高麗菜一顆飆漲至一百多元,農民復耕搶種,導致高麗菜產量過盛,價格暴跌到今年1月每公斤甚至只剩5元。針對高麗菜「菜土菜金」的問題,過去幾年,許多研究機構都在思考如何提升高麗菜附加價值。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經營利用系主任楊淑惠研發低鹽乳酸發酵技術,讓高麗菜醃漬過程可以減量用鹽,吃起來仍有傳統醃漬作法的美味,鈉含量減少許多,同時縮短醃漬時間與降低醃漬成本,提高高麗菜附加價值。

placeholder-light

重現日式建築風華,林試所「五木齋」開放參觀

臺灣在日據時期所留下的建築物所剩無幾,位於扇平園區超過百年的「五木齋」仍能保留相當完整,深具歷史價值。林業試驗所不但用心保存,並研究其結構特性,讓後代子孫能瞭解扇平所走過的歷史。

placeholder-light

【野望沙龍】虛構非虛構:隱藏國度天空下Hidden Kingdoms: Under Open Skies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Sallie Gardner at a Gallop〉,是1878年以賽馬的奔跑為主題。當初拍攝目的只是為了證實,牠奔跑時會不會四蹄離地?結果意外地成為第一部利用視覺暫留原理而製作出來的動畫(motion picture),也同時成為第一部與生物相關的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