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沙龍】虛構非虛構:隱藏國度天空下Hidden Kingdoms: Under Open Skies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Sallie Gardner at a Gallop〉,是1878年以賽馬的奔跑為主題。當初拍攝目的只是為了證實,牠奔跑時會不會四蹄離地?結果意外地成為第一部利用視覺暫留原理而製作出來的動畫(motion picture),也同時成為第一部與生物相關的紀錄片。

當時拍攝的條件是真人真馬真事,百分之百地記錄真實的情景,但其實完全是設計、布置好的場景。然而在發展了將近140年之後,生態紀錄片的拍攝製作甚至於傳播的手法,早已經發展到當初無法想像的程度了。

那麼,「紀錄片」倒底該如何定義呢?最簡單的區分方式就是以文學上散文與小說、非虛構(non-fiction)與虛構(fiction)為例,前者是確有其事的紀錄或是回顧,後者則是創造出來的故事,未必真有其人其事。那麼,生態紀錄片呢?就是紀錄在自然界發生的真實現象,主題則以動植物為主,並且延伸到棲地環境以及上知天文、下至地理的種種。在這麼豐富的內容之中,是否還是用當初那樣「守株待兔」的方式進行拍攝呢?

例如《隱藏國度:天空下》這部兒童觀眾非常喜歡的影片之中,為了拍攝微小的象鼩高速奔跑,因此攝影團隊在觀察了牠們的行為,另外替他「開闢」了一條星光大道,並且經過多次測試與失敗的之後,終於成功地拍攝到通常無法看到的畫面,一如1878年那隻奔跑中的賽馬Sallie,讓觀眾有如縮小到同等高度,並且在路旁見證象鼩的速度。

這個布置場景的拍攝方式在英文中稱為stage,就像在攝影棚裡搭設布景、舞台進行的拍攝,這樣還叫做「紀錄片」嗎?還是造假或是擺拍呢?這一點可以有許多的觀眾不免有所懷疑。

在2011年野望影展首度舉辦時,曾邀請四位英國的紀錄片工作者來台講座,這個真假之分的問題當然被提出來,由於為了拍攝得到動物的動作、環境的變化,除了長時間的守候之外,還需要使用許多「手法」才能成功地獲得那樣的畫面,使用創新的科技之外,當然必須有一些精心設計、甚至被列為不傳撇步的方式。

那這樣算是「紀錄」嗎?還是造假呢?曾經來台拍攝的導演Nick Upton提出了一個無關技術而是態度的分際:「如果你可以告訴觀眾拍攝的方式,那就不算欺騙造假了。」

原來如此,難怪許多的紀錄片尾都會將上一段幕後花絮,本來以為是些穿幫鏡頭的趣味片段, 其實多少也告知了觀眾:你所看到的畫面是如此耗神費勁才能呈現在面前。

《隱藏國度:天空下》的幕後花絮果然將他們「鋪橋造路」的工法分享給觀眾了,也讓我們看到他們在野外拍攝的艱苦。但即使如此,在英國或是台灣也引起了一些討論,不知道如果野望沙龍的讀者看過這部影片的話,或有什麼樣的反應呢?但不可否認的,如果不用這種方式(以及器材),是無法拍攝到這樣接近真實現場的畫面,非但這部影片不會那麼精彩,觀眾也無從得知象鼩及食蝗鼠的生活樣貌了。

至於我個人對於這類的拍攝手法是否合適?則由動機的角度而有不同的見解。姑且不論手法的方式,為什麼要拍攝這樣的畫面呢?為了專業上的需求,不論是研究或是拍攝,在有限度的干擾之下就具有討論的空間;但如果只是個人嗜好,或只是想要增加作品的多樣性,就值得商榷了。

畢竟,以任何的方式進行拍攝,不論是影片或是照片,對於被拍攝的生物都會造成程度不一的騷擾,甚至導致被拍攝動物的行為改變,如果在目的與手段的天平之上,無法取得平衡的話,就應該重新思考這樣的拍攝行為是否得宜了。

而且,隨著拍攝製作技術的進步,發展出許多減少干擾的方式,例如自動攝影機及如同《間諜企鵝》中使用的擬真動物拍攝機械,自然影片的製作倫理也隨之調整,未必與以往既有的觀念相同。但是,不論用什麼方式進行拍攝製作,我們都只能「重現」自然生態的某種景象,或是動植物的行為生態,透過科技甚至可以改變拍攝狀態的光線明暗、時間的速度,種種的剪輯、電腦特效都為了增加影片的精彩性及視覺、聽覺感受而進行的再製,絕對不再是即時或是現場的直播了。

相較於沒有絕對定義的「造假」,欺瞞與錯誤可能是創作者及觀眾更應該注意的兩點。

例如明明使用了造景誘食的拍攝方式,卻宣稱是自然狀態下所拍攝的成果,這種刻意的謊言才真正違反了「紀錄真實」的基本原則;至於錯誤的詮釋或是轉述,則是在網路時代經常發生的另一個問題,而且在社群媒體如facebook或Line推出之後,更是以倍速增加傳播的範圍。

例如最近盛傳的「獵豹與母鹿」感人故事,以及攝影者因為拍攝該畫面而罹患憂鬱症,其實完全是網友無端的想像,並且為了加強「效果」而加油添醋,遠遠地偏離了真實的科學現象。網友在感動之餘,還翻譯成了各種語言的版本,二度傳播到所有網路所及之處,以假亂真的結果,反而少有人知作品所反映出的真相了。

相較起來,何為真?何為假?似乎就不僅止於停留在創作的基本層次,觀眾也參與其中了,不是嗎?

影片介紹及放映訊息:《隱藏國度:天空下》

關於野望沙龍

取名自「沙龍」(salon)漫談之意,不只講野望影展的影片內容,也談從生態紀錄片衍生的各種人、事、物。

台灣野望國際自然影展

自2011年起,由社團法人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與英國Wildscreen影展合作,獨力策展,每年引進Wildscreen影展的入圍及得獎生態影片,進行非營利的公益播映,藉以提高台灣社會對於自然保育公眾認知。

英國Wildscreen影展

1982年創立,每兩年於英國的Bristol舉辦的競賽型影展,參加國家約在45至50國之間,包含台灣,參賽影片則約自600部至1000部。共有20個獎項,各有3部影片入圍,最高榮譽為金貓熊獎(Golden Panda Award),目前為全球相關影展中競爭最激烈、也代表最高榮譽,素有「綠色奧斯卡」(Green Oscar)之稱。參賽者必須同意主辦單位將影片運用於推廣自然保育的推廣,野望影展即依此規定,每年由入圍及得獎影片中引進20部作品,由Wildscreen授權在台灣進行不收費的公益放映,為期一年。

野望影展公益勸募:野望影展每年所需經費約300萬元,未接受政府補助,收入來源主要為授權費、小額企業贊助及公益勸募,每一位朋友認同野望的捐款,不僅作為野望影展得以持續策展的經費,更是推廣台灣環境教育的莫大動力。我們更希望藉由公民社會的力量,不假手政府與企業,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第六屆台灣野望國際自然影展」勸募活動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1051360605號,期間為105年6月1至106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