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376 頁
翻轉高雄農業,小資型農培訓開放報名
榮獲行政院國發會所舉辦的第七屆「政府服務品質獎」的高雄農業軟實力培訓計畫第五屆「型農培訓班」即將開始招生了,課程內容與成員串聯起農業一級(生產)、二級(加工)及三級(服務)產業的培訓模式,每每推出絕對造成轟動,目前已累積了500位青年農民接受了型農培訓的相關課程。其中最吸引的就是每年都會推出不同的培訓主軸,依據往年的經驗錄取率大約不到20%,堪稱全國最夯的農業培訓課程。
逆照式紅光LED,讓葡萄電照效果穩定、果品優質又節能
葡萄春作枝梢及開花生育期易遭逢低溫,應用夜間電照則可促進低溫期巨峰葡萄新梢生長並提高著果,但電照位置常需配合植株生長強弱進行調整。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利用逆照式紅光LED燈,於葡萄棚架下方進行電照,電照處理效果穩定,所產果品優良,可減少單位面積燈泡數,降低用電成本,果品優又節能。
歡唱小麥之歌,宏捷食品邀契作伙伴迎收割
一年一度的小麥收割季又到來,三月底,金黃色的麥浪迎風搖曳,宏捷食品有限公司舉辦「自己的小麥自己種」活動邁入第三個年頭,今年邀請40多家參與契作的烘焙業者與食品廠到嘉義縣東石鄉收割小麥。雖然去年因雨害沒有收成,不過今年扳回一城,溫暖的春陽下,人手一支鐮刀,歡欣割下穗粒飽滿的小麥。
【菲觀糖事】之一:蔗糖之島
台灣有句諺語:「第一憨種甘蔗互會社磅」,意指日治時期不公平的政策剝削農民。 蔗糖,作為一種殖民經濟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紀,哥倫布將甘蔗從西班牙帶到新大陸
【飽讀好書】詩人的種樹行動:不信自然喚不回
吳晟的樹園種的全是這類強悍容易生長的台灣原生樹種。為了幫助訪客記憶,他還把園內樹種編成打油詩:「一隻烏毛雞,騎在黃牛背上」,幾個字分別代表烏心石、毛柿、台灣櫸木(俗稱為「雞油」)、黃連木和牛樟(牛樟不適合平地,以樟樹代替),對了,還有肖楠和台灣土肉桂。
來自原鄉的私房養生聖品-葛鬱金
來到花蓮縣的大糧倉玉里鎮,延著193縣道來到美麗的阿美族部落-織羅部落,這裡不僅生產優質的稻米,更有部落老人家珍藏的私房聖品-葛鬱金。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為改善人口外移問題及突破當地農業生產困境,於104年起與織羅部落農友合作,進行葛鬱金作物改良並開發其加工技術製作葛鬱金即食餐包、開展葛鬱金柑橘果凍商品、在地風味餐,並將葛鬱金採收體驗融入食農教育,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一同體驗共享部落農遊趣味。
杜鵑杜鵑幾月開,福山植物園報給你知
你今年打算在哪裡欣賞奼紫嫣紅的杜鵑花呢?福山植物園蒐集了12種臺灣原生種杜鵑花,並設有杜鵑花展示區,一年四季都能欣賞到不同風情的杜鵑花樣貌,讓愛花的民眾不需要在杜鵑花季人擠人。
【農百科】何謂農藥「最大殘留容許量」?超標就等於中毒?
近日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的修訂引發爭議,原本食藥署已依程序公告、新增氟派瑞用於茶類的6ppm殘留容許量標準也在3月30日預告刪除,並有60天的評論期廣納各界意見。不過究竟最大殘留容許量代表什麼?又是怎麼被制定出來的?背後有哪些考量?農百科帶你釐清這些先備知識。
小加工、豆陣線,台灣本土大豆大串聯
近年來消費意識抬頭,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尋找健康、安心的本土食材。使用台灣本土大豆製作豆製品的穿龍豆腐坊,在使用本土大豆滿五週年的今天,決定成立「台灣豆陣線」,號召所有種植、生產、販售本土大豆的夥伴們,透過粉絲頁為媒介,將生產者與消費者串聯在一起,也告訴想買台灣本土大豆製品的消費者:我們在這裡!
臺灣蘭花外銷再創新頁,文心蘭盆花成功輸美
臺灣蘭花外銷市場拓展又有重大進展!首批突破檢疫障礙輸往美國的附帶栽培介質文心蘭,經農委會防檢局輸出檢疫合格後,已於今(106)年1月26日順利在美國通關,運抵當地蘭園繼續接力栽培,臺灣成為以附帶栽培介質文心蘭開拓美國市場的先鋒部隊,特向全國蘭花業者及民眾分享這項喜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