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75 文章

睽違多年,臺灣第一個低筋小麥品種誕生!

睽違25年,臺灣終於誕生新的小麥品種!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技佐林訓仕經七年研究,挨過大風大雨和寒害,從1200多個組合中,育出新的低筋白麥品種「台中35號」,產量比現在主流品種「台中選2號」高了17%,目前本土小麥產品多為麵條、歐式麵包,新品種適合做餅乾、蛋糕,已有麵粉商積極洽詢,補足臺灣小麥市場版圖。

野鳥度冬聖地 2017年黑面琵鷺在台數量創新高

2017年「黑面琵鷺全球普查」已於1月14日及15日進行調查,臺灣普查工作,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託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辦理,透過全國26個鳥會、團體的共同努力,在全臺各地51個樣區與全球同步進行調查,總共紀錄到2,601隻黑面琵鷺,再次創下歷年新高紀錄,比去年紀錄到的2,060隻增加了541隻,為全球增加最多的國家,已連續三年突破二千隻,展現臺灣保育的卓越成效。

釋迦收入保險4月開跑,價格下跌或產量減少都有保障

因氣候環境劇烈變遷,天然災害頻仍,農委會於104年起積極推動農業保險,除梨、芒果之商業保險陸續開辦外,今(106)年起在臺東地區開辦釋迦收入保險,投保期限自4月1日起至4月30日止。有意願投保之農民,可就近向當地農會保險部門詢問,並索取投保宣導單張,說明投保相關規定及理賠範例等疑問,或至農委會農糧署網站查詢。

全球暖化最脆弱之瀕危物種~臺灣穗花杉復育成功

臺灣穗花杉為台灣固有樹種,僅分布於台灣南端,族群株數稀少,被列為珍貴稀有的樹種。臺灣穗花杉遭遇的問題,包括天然族群多行無性繁殖,小苗常藉由萌櫱更新,雌雄異株且有性繁殖能力甚弱,僅極少數成株能夠開花結果,原生地很難窺見成熟果實。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指出,在溫室效應日益嚴重的情況下,首當其衝的林木將是臺灣穗花杉。

勤益蛋品的液蛋工廠。液蛋廣泛利用於於烘培業者。

生鮮禽蛋怎麼裝?強制一次性包材裝載或洗選?專家會議這麼說

生鮮禽蛋究竟是否應使用一次性包材裝載,各界意見紛雜。農委會今(28)日上午舉辦「生鮮禽蛋應使用一次性裝載容器或包材辦理現況」專家學者座談會,邀集來自畜產、動物科學、獸醫病理和公衛等背景專家學者與會。

氟派瑞爭議追追追:讓農人苦惱的茶赤葉枯病是什麼?

農藥氟派瑞到底要不要開放用在茶樹,引發正反意見交鋒,農委會24日召開專家會議,本決議按照原定公告,開放使用,未料食品藥物衛生管理署在當晚發出新聞稿,決議暫緩實施,引起一陣譁然,也讓正反意見更加對立,贊成者認為此藥已經科學評估,訂出6ppm殘留量對人體無害,可提供農民更多選擇,避免舊藥產生抗藥性;反對者則認為台灣不該開放更多農藥,增加消費者農藥風險。

為減輕農民成本,農委會啟動有機質複合肥料運費補助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今(27)日於嘉義縣義竹鄉辦理「穩定肥料供需措施」宣導會時,副主委陳吉仲表示,今年將投入12億元補助農友施用有機質肥料、微生物肥料等資材,自3月17日起,啟動第一項補助措施,針對含有機質複合肥料辦理運費補助每包(40公斤)20元,並陸續開辦其他補助措施,以減輕農民購肥成本負擔,幫助農民穩定收益。

placeholder-light

安心里長帶學童插秧 雙溪友善田春耕體驗

上林里位於台2丙道路兩側,里內平坦土地過去是東北角水稻重要產區,如今多數已經休耕。從小在雙溪長大的上林里長簡德福,捨不得農田荒廢,4年前號召里民一起動手整理出里內的閒置農地,採用友善方式耕作,提供上林國小學生種稻體驗,收成的稻米供應社區內老人共餐使用。

家戶回收廚餘變身有機肥 綠色循環為田園城市注入活力

臺北市環保局表示該局每日回收約170公噸廚餘,其中20公噸為養豬廚餘、150公噸為堆肥廚餘。為促進資源循環,環保局委託專業堆肥場,將部分自家戶回收之堆肥廚餘製成符合國家標準之合格有機肥。

穿龍水上講堂開跑 帶您認識台灣黃豆的意義與美好

近年來由於基改、食安問題頻傳,消費者在採買時願意花費更多時間檢視產品資訊,以確保自身與家人的健康安全。位於苗栗公館的穿龍豆腐坊,選擇以自身熟悉的黃豆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