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379 頁
「原生種木虌果栽培管理講習會」 提升臺東原生作物栽培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場)為推廣原生地區性特色作物-木虌果,於106年3月21日在臺東場舉辦「原生種木虌果栽培管理講習會」,農友及來賓逾100人與會。講習會中除介紹特色作物-原生種木虌果之特性、量產栽培、合理化施肥及病蟲害防治等相關技術外,臺東場亦於田間實際講授原生種木虌果隧道式棚架搭設要領,同時提供農友實習操作,提升臺東地區農友栽培木虌果之技術,奠定產業發展基礎。
高濕通風不良地區,慎防玉米煤紋病
玉米煤紋病好發於陰雨不斷的天氣,而玉米春作期間正值花蓮地區春雨綿綿時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特別提醒農友密切注意氣象預報,並做好病蟲害管理。
改善季節性缺工,農業專業技術團學員結訓「出師」了
農委會為解決農業缺工問題而推出農業專業技術師傅培養計畫,學員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接受為期10天的專業訓練已告結束,22日上午舉行結訓典禮。
行動教室到山里部落,提升油茶栽培技術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為扶持原鄉農產業,提升苦茶栽培技術,於3月22日在卓溪鄉山里部落活動中心辦理油茶栽培管理班,獲族人熱烈迴響,座無虛席,農友參與踴躍。
10位專職照護7,741隻野生動物, 保育收容錢少事多誰人知?
目前全臺6個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及急救站,總共需收容照養7,741隻不同種類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專職人員卻只有10位,而且預算還逐年遞減,亟需大家重視。農傳媒整理與分析野保收容體系現況,希望喚起大眾的關注,也為辛苦的工作人員加油打氣。
支持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大家可以怎麼做?
鑑於從其他計畫「挖東牆,補西牆」,以支應野生物保育經費並非長久之計,究竟該怎麼做,能為現行的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及急救站減輕負擔?
農藥安全管理的七個思考
同時,該草案將進行60天之預告評論期,以蒐集各方意見,短短時間引起熱烈討論。但也有人質疑,這樣是代表農藥殘留標準放寬嗎?相關部門是否未做好把關責任?我們可從以下的思考來釐清農藥的定位與管理。
【農百科】農藥延伸使用
台灣的農藥申請採取「單一作物上的單一害物」,也就是說,每款農藥申請只能對應一種作物中的其中一個病蟲害,舉例來說,豆類最頭痛的蟲害薊馬,種毛豆、四季豆可合法使用農藥「賜諾殺」防治,但兩年前種紅豆的農民一旦使用「賜諾殺」就違法,因農藥商考量成本,沒申請「賜諾殺」用在紅豆薊馬上。
省工好幫手 機械去籽蜜棗乾安全衛生又美味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經過多年研發,成功開發出能提高效率、節省人力成本且去籽過程安全衛生、適用於多種果實的去籽機械。高雄場表示,該機械技術移轉給授權廠商生產後,已由高雄市阿蓮區農會應用於機械化生產安全衛生又美味的去籽蜜棗乾,市場反應良好,深受消費大眾喜愛。
後灣社區成立生態旅遊巡守隊 爲生態旅遊揭開序幕
位於屏東縣車城鄉的後灣社區,在地居民會使用海岸的天然鹽滷製作手工豆腐,也利用後灣的海灣海域安全、風浪平穩,發展無動力水上活動,這些得天獨厚的特色讓後灣社區夥伴積極加入生態旅遊行列。社區於2017年3月21日舉辦生態旅遊巡守隊成立大會暨授旗典禮,在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協助下,後灣社區開始推廣獨木舟及SUP(立槳),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