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75 文章

【野望書寫】方畝蛇形

為了度過些許百無聊賴的時光,母親買下一塊小小的農地;在這被她選中田區,開始有別臨田一年二穫的稻作時序,變成只依我父母腦海而改變的菜園。父親為了好玩種下香蕉、甘蔗、野薑、景觀用途的亞歷山大椰子、咖啡樹、甚至造成失控的金錢草;母親在我父親遊戲之外,成立她專屬的自治區,以供食用的甘藍、青花菜、青蔥、地瓜葉、荷蘭豆、番茄,冬天會有波菜、茼蒿,或者近年嘗試的蘿蔓生菜。

孩子成長只有一次!留英博士棄教職返鄉轉戰有機農業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輔導的第2屆專案百大青年農民李法憲,是留學英國的博士,主要研究勞工議題,回國後在中山大學社會研究所從事教學工作。

黃謙一夫婦,對台灣「身土不二」的堅持

近年紛紛出現一波又一波「支農、返農、援農」風潮,開創出許多協力農業的積極模式,連結產地與餐桌,而雲林的農緯果菜行,即是此風潮帶領者之一

不戴斗笠帶手機,現代農夫陳蒼鄢實踐無毒栽種

中午過後,正是溫室中溫度最高的時候,進入農夫陳蒼鄢位於溪州溫室的小黃瓜種植處,悶熱的不適感隨之而來,只見他穿著長袖、飆了滿臉的汗,接受各家媒體的訪問

有洋蔥!海生館收容中心讓人催淚的海龜

每年1到4月是海龜較常擱淺和受傷的季節,位於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水族實驗中心的海龜收容中心,一早就相當忙碌,從3月中到4月初,一口氣共收到6隻海龜,還有先前收容的4隻海龜需要照顧。

【影像後記】海龜・收容

上下顛倒的龜殼,還沒靠近已經聞到一股腐敗氣息,「頭呢?」友人驚呼,是啊,這隻年輕的綠蠵龜,已不見頭,而腿上正纏著漁網。

【廚房小情歌】雞汁涎香皇帝豆

春天來臨時,我在後陽台撒下了一包芝麻菜種子,希望兩個月後,可以在家裡清晨的餐桌上,讓孩子們享受新鮮芝麻菜葉的豬肉三明治,如此既可解決芝麻菜昂貴且不容易買到的窘境,又能在城市生活裡克難陽春體驗種菜之樂

母豬飼養:關於豬農生計、動物福利與消費意識的討論

豬隻動物福利近來引起外界關注,台灣豬農習慣將懷孕母豬關進狹欄(夾欄),避免被其他豬隻干擾流產,不過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指出,狹欄長寬分別只有2和0.6公尺

搬運車改裝成的附掛式施肥裝置,讓果園施肥更有效率

解決果園人工施肥耗時費工的問題,臺東區農業改良場研製可附掛於小型搬運車之施肥撒布裝置,作業效率為人工撒施的5倍以上,且可配合現有機械使用,節省購置成本。

提醒農友文旦柚中果期時,須加強防範柑橘銹蟎危害

文旦開花後經過兩次生理落果,小果隨即進入迅速發育的中果期,應特別注意柑橘銹蟎危害,該蟲終年發生,好發於高溫高濕的環境,並常於6~9月危害各類柑橘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