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81 文章

【野望書寫】我來尋鴞

說賞鳥,現下都是網軍揪團快速達陣,像我這樣大概只能被歸為『不正經』那一類。年輕時候什麼熱血就不提了,現在的我多半只是隨意晃晃,且等著看遇見什麼鳥,望遠鏡常常也省了。前些日子需得畫個貓頭鷹,這才想到為何多年來始終沒見過短耳鴞呢?

臺南市白河區又傳狂犬病鼬獾咬傷民眾,防檢局呼籲民眾應切記2不1要原則

臺南市白河區18日有鼬獾闖入私人公司大廳,咬傷民眾右手食指,該鼬獾經臺南市動物保護處送家畜衛生試驗所檢驗,今(21)日確診為狂犬病陽性

【蟲農之路】田間的蜂情萬種

近幾年台灣時常出現蜜蜂死亡的消息,從西方蜂因誤觸農藥而產生行為異常一直到東方蜂感染幼蟲囊狀病毒使得族群數量一直減少,再加上荔枝椿象的大舉入侵,為了防治荔枝椿象而讓蜜蜂的生存更雪上加霜,除了讓蜂農面臨收入上的險境

全球反基改團體串聯,發起反孟山都遊行並提出行動三大訴求

每年5月是全球反基改團體共同串連「反孟山都(Mosanto)」活動的月份, 17日時由長期支持非基改的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及台灣無基改推動聯盟,號召反對基改食品

【發現臺灣農業競爭力】王者之香,十年磨一劍的堅持

花卉的市場競爭激烈,能掌握獨特的花種才能有利潤與競爭力,所以須不斷地開發新品種。然而要歷經十多年不斷嘗試、失敗、再繼續嘗試,才終於研發成功並取得品種權,這就必須要有相當的毅力與堅持才行了。

『‭ ‬520‭ ‬為愛而吃』純素美食義賣市集,品嚐美食還能做公益

一年一度的純素義賣市集再度於台北登場!5月20日週六早上10點至下午5點於公館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舉行「520為愛而吃」純素義賣市集,活動結合公益以及美食市集,打造台灣史上最美味的愛心行動!

想要稻株健康不倒伏,臺中農改場提醒一期稻作應合理施穗肥

每年從立春到春分期間,都可進行第一期作水稻插秧,而每年的5月(立夏前後)水稻生育由營養生長轉成生殖生長。

【循環經濟】生物炭如何讓農業廢棄物不再令人嘆息?

台南市官田區位處嘉南大圳起源,坐擁豐沛水源及沙壤土,農人在廣袤的溼地上進行菱角與稻米輪作。其中菱角耕作面積為324公頃,產量佔全國7成

【飽讀好書】他鄉何時成故鄉 台灣新移民女性的餐桌故事

全台新移民人口在2015年已經突破50萬大關,扣除中國、港澳等地,多達十七萬外籍配偶來自東南亞國家,其中以越南最多,將近十萬人,印尼次之,另外還有柬埔寨、緬甸、菲律賓等國

placeholder-light

【談雞說蛋】之七:雞蛋之營養及新鮮度檢測方法

雞蛋是一般人所喜愛的天然食品;除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外,還含有維生素A、B1、B2、B6、B12 與菸鹼酸、鐵、磷、銅等。但是如果保存方法不當,便會發生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