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332 頁
搶救美麗海岸,加「樹」行動!
知名的南臺灣夏日度假勝地墾丁,美麗的沙灘因去年颱風巨浪嚴重侵蝕,沙灘消失近1/3;臺南最美沙灘之一的黃金海岸,假日人潮湧入戲水賞景,但原本200多公尺寬的沙灘,目前僅剩50公尺左右。
栽培管理有一套!小撇步就能降低葡萄罹病率
位於大安溪沖積平原畔的卓蘭白布帆,是臺灣巨峰葡萄的產地之一,當地東盛社區的葡萄農過去經營觀光採果,近年來則轉攻自產自銷的宅配直客市場。豪品瑞農園負責人劉炳基,是東盛在地積極對外取經栽培技術與經驗的葡萄農。由於直客挑剔葡萄品質,所以他投入高成本,使用最好的一線資材,種出品質獲得客人認同的葡萄。
耗時三年,屏科大「全豆」花生豆腐問世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謝寶全教授兼教育副校長所帶領的食品科學系應用微生物實驗室團隊,花費3年光陰、經歷3位學生才研發完成含「全豆」的「好食花生嫩豆腐」,細緻滑嫩的口感及唇齒間的花生香氣,跟一般在市面上吃到的豆腐截然不同,配上醬油膏讓人回味再三。
保國土也保蜜蜂,農委會擬推動保安林種蜜源植物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國產蜂蜜品質評鑑頒獎典禮,受到暖冬、下雨及害蟲影響,今年蜂蜜銳減7成,參賽人數也比去年少80多人,農委會主委林聰賢特別南下臺中頒獎,當場宣示在保安林地周遭等較無農藥危害的地區,開發種蜜源作物,同時推動友善、有機種植,避免蜜蜂受農藥毒害。
全球第一張3D空汙地圖!在地PM2.5嚴重程度即時顯現
WHO在2016年曾彙整各國空氣品質資料,製作「全球汙染熱點地圖」,作為空汙分布的參考資料。現在透過新的科技,我們可以在螢幕上從2D地圖轉為3D地球模型,結合風速,觀看全球汙染狀況的流動方向。
從世界各國明星熊看保育:「白熊計劃 × WILD-LIFE」攝影聯展導覽
一位是旅臺的法國攝影師,一位是旅荷攻讀藝術碩士的臺灣青年,素昧平生的Jimmy Beunardeau與羅晟文,各自離開家鄉、繞過半個地球,分別用鏡頭將動物的影像帶到大眾面前,與我們展開一場「人與動物關係」的對話。自 7月起,兩位攝影師的「黑白雙熊」連袂於臺中舉辦特展,在展期之內,我們將以每週一篇的方式,為您帶來作者的親身解說以及專家們的深度分析,歡迎鎖定。
來去「銀河」採筍!體驗農再社區人文生態
新店銀河農村再生社區以樟湖步道稜線和臺北市貓空相毗鄰,又以臺九線公路與坪林相通,具自然山色及田園之美。社區內因有宛如銀河下落的瀑布而得名,更有銀河洞登山步道,以及豐富的中低海拔鳥類與蝶類生態,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旅遊。另外社區位處雪山山脈支系,特殊的氣候環境與土質,亦使綠竹筍鮮脆甘嫩。
森林也有「超級英雄」!一起向第一線森林護管員致敬
每年7月31日為「世界巡護員日」(World Ranger Day),林務局特別在當日號召關心臺灣環境人士、森林護管員(巡山員)、在地社區協會代表、森林調查監測志工及大專院校登山社團舉辦「森林守護聯盟」工作坊,向堅守第一線保護山林、艱辛工作的護管員們致敬,並邀請他們分享工作甘苦歷程。
最強濾水器,用沙蠶淨化養蝦水
「沙蠶」是海洋界中的營養聖品,被釣客視為高級釣餌,也是種蝦場必備活餌料,但臺灣種蝦場的沙蠶幾乎都是中國進口;水產試驗所建立本土沙蠶養殖技術,用廢棄蜆殼當沙蠶的家,引入白蝦養殖水,沙蠶在池中鑽進鑽出活動時,可以淨化水中過多有機物,乾淨的水再回歸給蝦子,長大的沙蠶也成為沒帶病原的優質種蝦餌料,過程中沒有一丁點生命被浪費。
【飽讀好書】行道樹為什麼倒向道路方向?
行道樹被吹倒時會壓壞車輛,有時甚至會造成死傷,而大部分的行道樹倒伏時幾乎都向著道路。一般道路的構造如圖,常將行道樹種在步道與車道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