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75 文章
placeholder-light

【海洋奇緣】臺灣賞鯨始祖「海鯨號」,開啟賞鯨業20年風華

位於花東交界的花蓮石梯港,是臺灣的賞鯨發源地,1997年臺灣第一艘賞鯨船「海鯨號」從石梯港出發,開啟賞鯨業20年風華。

placeholder-light

支持兒童在地遊學,陳無嫌教育基金會推動生態旅遊營

財團法人陳無嫌教育基金會和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首度合作辦理的「墾丁ㄟ社區生態旅遊解說員體驗營」,引領學童們認識了里德社區豐富的生態和在地文化。本年度陳無嫌教育金會亦與里山生態有限公司繼續合作,辦理「小水滴的奇幻漂流」生態體驗營,以壯遊形式,於生態多樣性的恆春半島,學童化身為小水滴,體驗從森林流經大海的歷程,認識沿途不同的棲地類型與生態物種。

placeholder-light

【飽讀好書】下一個家在何方?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

我想要寫一本書談貧窮,但我不想把重點只集中在「窮人」跟「窮地」之上。我在想貧窮是一種關係,而這關係裡既有窮人,也有富人。對我來說想了解貧窮,就不能不了解這段關係。這樣的想法讓我出發,讓我踏上了探尋之旅。我開始思考有沒有一種過程將窮人跟富人綁在一起,有沒有一種過程裡可以觀察到窮人與富人的相互依賴與掙扎。驅離,就是這樣的一種過程。

placeholder-light

小蝦米立大功!觀賞紅斑活額蝦種苗量產再添生力軍

水產試驗所(以下簡稱水試所)歷經3年的研究,成功建立紅斑活額蝦(Rhynchocinetes uritai)的種苗量產技術,為我國海水觀賞蝦市場再添生力軍。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全球觀賞水族產值高達150~200億美元,具有十分龐大的商機。臺灣的觀賞魚蝦繁養殖技術向來獨步全球,而其中小巧精緻的觀賞蝦,每年創造的產值超過新臺幣2億元以上,堪稱小蝦米立大功,實力不容小覷。

placeholder-light

【野望沙龍】專業的總和《大師:水下人生》Jago: A live under water

又是一個好聽的故事,又是一位老爺爺,但場景由美國華盛頓州的山裡,來到太平洋此方的蘇拉威西。無疑地,《鮭魚的記憶》是個具有素樸風采的作品,《大師:水下人生》Jago: A live under water則是一個展現專業的極致之作,卻未必花大錢的獨立製作。

【廚房小情歌】有香魚吃是幸福的:從日本皇室餐桌專寵到庶民美食

今天在超市為街頭的貓咪們買了三條秋刀魚,回家以後我把女兒喚進廚房,跟她細部解說如何在流動的水下方清洗魚身、並讓她握著刀,去感受銳利刀鋒連魚骨都可輕輕切斷、提醒她在粘板下墊一塊棉布可提高穩固度,作業起來就會更安全⋯⋯女兒很驚訝秋刀魚的身體沒有鱗且觸感如此光滑,聽到她的驚嘆,我這才想到,應該盡可能讓孩子有機會去接觸日常餐桌上各種不同的魚,讓他們親自體驗不同海鮮的感官刺激。

placeholder-light

循環經濟節電、增能又減廢,畜牧產業與環境共創多贏效益

畜牧業也能做到資源循環,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推動畜牧廢水變電力及肥料之資源循環利用,畜牧糞尿經厭氧發酵後,產生之沼液、沼渣及沼氣,沼氣可進行發電或作仔豬保溫燈使用,而醱酵處理後之沼液沼渣以及禽畜糞皆可回歸農地作為農作物之灌溉水及肥分使用,以減少化學肥料使用。

placeholder-light

小心洛神被吃光光!二點小綠葉蟬防治3招看這邊

近日臺東氣候高溫乾燥,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場)監測調查洛神葵田區,發現二點小綠葉蟬密度有上升的趨勢,為降低蟲害造成的影響,請農友加強巡視田區,適時採取防治措施,以減少損失。

placeholder-light

臺東區稻米達人出爐!飽滿度成得勝關鍵

106年「臺灣稻米達人冠軍賽」開賽了!本次競賽分為慣行栽培的「臺灣好米組」與有機栽培的「臺灣有機米組」,各參賽農會可選出「臺灣好米組」1名及「臺灣有機米組」1~3名參賽農友,角逐全國賽冠軍寶座。臺東縣各鄉鎮農會(包括臺東地區、關山鎮、長濱鄉及池上鄉等)舉辦之鄉鎮級臺灣稻米達人冠軍賽,自106年8月9日起陸續展開。

placeholder-light

臺灣最完整陸域動物紅皮書大公開,點進來看哪些動物受威脅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耗費兩年,首次完整盤點國內617種生存可能受威脅的陸域脊椎動物,發表臺灣版的紅皮書,總計15種生物被列入最受威脅的「極危」,其中臺灣狐蝠全臺可能剩不到50隻,比臺灣黑熊還要少,再不保育就要滅絕;淡水魚和兩棲類則因氣候變遷、水汙染、棲地破壞,生存受脅比例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