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75 文章
【有毒植物】賞紅葉之餘要留心!全身是寶也是毒:烏桕內容提供/ 豐年社 文、圖片提供/ 林育安

【有毒植物】賞紅葉之餘要留心!全身是寶也是毒:烏桕

在為臺灣四處常可發現烏桕的蹤跡,在宜蘭往羅東方向的省道兩側就是種植烏桕作行道樹

placeholder-light

【2017十大神農】周俊吉:從辦公室走入田間,打造科技化農畜農場

周俊吉採有機生產方式,導入「科技」解決有機農業的問題;同時,他建立農畜綜合經營模式,並拓展通路、穩定產銷,以提高收益。最重要的是,周俊吉希望生產安全的農產品,保障消費者吃下肚的每一口,都能買得安心、吃得安心,也用得安心。

placeholder-light

農田也能認股訂購!美濃股東會「雙主角」:白玉蘿蔔&毛豆

農田也有股東制!美濃農會今年以公開甄選方式,招募舉辦白玉蘿蔔還有毛豆股東會的加盟農場,經過農地現勘、面試考核、教育訓練等重重關卡,最後評選出10組有能力自辦,並且各具特色的明星農夫。農會預計在10月12日上午10點正式透過樂天美濃專賣店、郵政商城開放線上認股,白玉蘿蔔600股、毛豆750股,每股700元,售完為止。

打擊幽靈船洗魚,漁業署組「抓鬼大隊」24小時監控

臺灣被歐盟列為黃牌警告國家已屆滿兩年,可望今年能夠解除黃牌。農委會在今日下午舉辦「臺灣打擊IUU成果」記者會

鳳試所試驗光電溫室栽培青花菜,突破夏季生產瓶頸並結合綠能

青花菜是國人餐桌上的家常菜,一年四季都吃得到。不過消費者可能不知道,青花菜不耐熱,臺灣本地產期集中於11月至次年5月,高溫悶濕的夏季則仰賴進口

科技興農,他們怎麼說?

每到茶葉採收的季節,缺工問題就浮上檯面,臺灣過去曾向日本引進採茶機,但礙於土地坡度的限制,關鍵的「一芯二葉」不易採摘;臺灣的夏季氣候高溫炎熱,乳牛厭食造成產量銳減的問題

拿蠶豆「裝蒜」有「詐」!新昌裕「純蒜酥」不純,威脅全臺3%蠶豆症患者

食品詐欺又一樁!彰化縣衛生局接獲民眾檢舉新昌裕興業有限公司為了節省成本,疑似在其製造販售的金字招牌商品「純蒜酥」攙有蠶豆。患有蠶豆症的消費者購買食用後身體不適,向衛生單位陳情。

推動海馬選育、多元利用,創產業、資源與生態三贏

海馬向來以其可愛逗趣的模樣,以及眾人知曉的雄性托育行為,而成為水族市場甚受喜愛的飼養對象,但若不以水族飼養寵物定義活生海馬

以沖繩為核心,日本攻擊型農業怎麼做?

由於日本的經濟成長趨緩及人口老化,造成整體消費能力降低,日本政府及民間企業開始關注鄰近消費能力逐漸提高的亞洲地區國家

百年歷史重見天日,植物園修復腊葉館、佛里神父、早田文藏雕像

臺北植物園裡的腊葉館興建於1924年,是全臺灣最古老的植物標本館,整建後今天重新開放,除了展出前人一路從竹簍到登山背包的採集裝備演進史,還有許多珍貴的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