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314 頁
【飽讀好書】信天翁之愛的棘手難題
信天翁生活中最重要的是耐心。漂泊信天翁孵化之後,有整整九個月的時間雛鳥會獨自坐在鳥巢裡,沒有兄弟姊妹,牠們大多數時間都安靜地凝視著四周。
創造循環經濟從社區開始!高市旗山大林社區打造無毒蔬果園
農藥巴拉刈經常被拿來當輕生工具,致死率高達6成以上,農委會防檢局今正式公佈禁用「24%巴拉刈溶液」及含巴拉刈之混合劑「33.6%巴達刈水懸劑」,給予一年多緩衝期
那是「美人腿」嗎?3點讓你認識三芝茭白筍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一首熟悉的歌謠道出三芝區風光明媚的景緻,依山傍海、風景秀麗的三芝區以農業為主,境內梯田連綿,擁有全臺面積最大的梯田。10~11月秋天時節正值三芝區茭白筍盛產期,三芝區丘陵梯田遍佈鄉鄰,水源純淨,孕育出清甜潔白的茭白筍。
【廚房小情歌】我想不出這世上比蜂蜜更浪漫更溫柔的食物了
高市旗山區大林社區為推廣無毒農業,讓社區居民知道無毒種植蔬果的好處,以及天然有機肥料的製作方法和知識,今年爭取高市府農再基金補助打造無毒蔬果園、製作天然堆肥。
紅豆播種70公斤剛剛好,掌握產量又顧品質
隨著一年的節氣交替轉換,時序由立秋來到白露,高屏地區紅豆栽培也即將開始邁入播種繁忙期。鑒於播種量過多,讓紅豆植株生長過於茂密、徒長、易倒伏
6年5.5萬動物淪為輪下冤魂,公路總局投3千萬設道路預警系統防路殺
駕駛人除了抬頭看道路告示板注意限速,未來跑馬燈還可能出現「注意,石虎出沒!」
突破運輸瓶頸,台農發首度進軍中東香蕉市場
國內蕉價崩跌,去年成立的台灣國際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以高於市價一倍收購價,與雲林縣莿桐鄉果菜生產合作社蕉農合作,克服長途運輸困境,首度出口6噸香蕉到杜拜
推動營養午餐四章一Q還有漫漫長路
臺中市立至善國中在臺中市政府、農委會、學校、家長與團膳業者的多方配合之下,讓學童能夠享有高品質、美味的營養午餐(詳見臺中市至善國中如何多方面配合,打造四章一Q供餐環境)
畜牧廢水施灌農田,高雄獨佔鰲頭
畜牧業也能做到資源循環,高雄市政府農業局與環保局合作推動輔導畜牧糞尿作肥施灌農田,目前已有23場畜牧場通過核准施灌,核准場數佔全市場數比例達3.8%,遠高於全國平均的1.3%
【發現臺灣農業競爭力】用汗水與淚水打造香草王國
從薰衣草、迷迭香起步,那羅部落農民陸續引進逾 40種香草作物,歷經十多年的辛勤耕耘,如今的僻靜部落花團錦簇,幽香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