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著虎皮的蛇植物——虎尾蘭

(圖片來源/Nikhil Mitra on Unsplash)

文、圖片提供/ 李怡伶

Snake plant是蛇還是植物?光看英文還真讓人傻傻分不清!其實它是近年來炙手可熱的植物——虎尾蘭,葉片上灰白墨綠的橫帶條紋和蛇身上斑紋有些相似,也有人覺得型態與斑紋跟老虎尾巴長的很像,所以有虎尾蘭或虎皮蘭的稱號。原產非洲西部和亞洲南部的虎尾蘭(Sansevieria),除了大量應用在園藝景觀之外,還能淨化空氣!

近年來空氣汙染日益嚴重,大家開始重視居家空氣品質,大多數家庭都會添購一臺空氣清淨機,其實植物也是居家生活淨化空氣的好幫手,選對植物不僅能美化環境更能節能減碳保護環境。常見淨化空氣的植物有粗肋草、黃金葛、火鶴、白鶴芋、竹蕉、虎尾蘭等等。

我們先從虎尾蘭談起,它是NASA公認能淨化空氣的植物之一,能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和重金屬微粒;夜晚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筆直的葉片能產生比一般植物高出30倍以上的負離子,能抑制細菌和黴菌生長。

除了淨化空氣之外,它還有其他功用,例如:日本將它當成避邪聖物,因為有些虎尾蘭長長挺直的葉片很像日本的武士刀;另一個作用是葉子纖維可以製作弓弦,所以還有另一種名稱叫「弓弦麻」。

虎尾蘭的型態多樣化,圖為佛手虎尾蘭,葉形似手指、斑紋和虎尾也十分相似。

虎尾蘭為天門冬科多年生常綠植物,葉子簇生,硬革質,基部稍呈溝狀;直挺的葉子有深綠橫條斑帶,斑紋依品種而異,有堅韌的根狀莖,花期集中在春夏兩季,花色白色-淡綠色,有淡淡的清香,耐陰性高,不怕高溫,栽培容易,品種相當多。花市常見的品種有短葉虎尾蘭、黃邊虎尾蘭、金邊虎尾蘭和美葉虎尾蘭等。

虎尾蘭的照顧方式

虎尾蘭環境適應性強,生長適溫為20~30度,耐乾旱,光線半日照至中強光皆可,夏天要避免陽光直曬,以免葉子曬傷,其他季節可多接受陽光;長時間光線不足,葉子會比較沒有光澤和生機,容易徒長,建議每隔一段時間移到光線充足的環境栽培,但如果長期擺在室內,就不宜直接移到強光環境,應漸進式移到光線強一點的位置,讓它適應,避免葉子曬傷。

栽培介質可選用排水好的砂質壤土或拌入透氣性高的珍珠石和發泡煉石,珍稀品種可選用赤玉土栽培。澆水方面和多肉照顧方法一樣,少水,寧乾勿濕。春天長新芽時可以多給水,保持土壤濕潤;夏天溫度高,可多補充水分,但切忌積水,容易爛根;秋天就要開始控制水份,秋末減少給水保持盆土乾燥,可增強抗寒的能力。溫度低於10度就要停止給水,以免凍傷,澆水時間應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對植物較好。它對肥料要求不高,可使用含氮肥比例高一點的複合肥料。

虎尾蘭的常見繁殖方法:分株與葉插

常見的繁殖方法有分株與葉插。春天最適合進行分株與換盆。換盆時輕敲盆緣將植株取出,撥掉舊培養土,將生長太密的葉叢切割成小叢,以3~4片葉子為一單位切割,每叢最好有一段根狀莖和新芽,切割完先將植株放在陰涼通風的位置,等切口風乾再選適合的介質種植。

扦插大多以葉子為材料,選用成熟葉,葉子橫切成5~10公分為一段,做插穗,等切口風乾後再插入介質中,溫度15℃以上都可以進行。扦插時要注意葉子的方向,不要倒插,介質盡量保持乾燥,太濕容易爛掉。大約一個月左右就能會出新根和新芽。

葉插是最簡便快速繁殖大量虎尾蘭的方法,但並不適用所有的虎尾蘭種類,因為斑葉的性狀不易遺傳,扦插出來的葉子大多數錦斑線條會消失,所以斑葉品種的虎尾蘭,幾乎都是用拆芽繁殖,另一款貝殼虎尾蘭用葉插繁殖也沒辦法遺傳貝殼葉型,也必須靠傳統的拆芽方式繁殖,所以很多品種在市面上少見或數量稀少的原因就是因為虎尾蘭本身生長慢,繁殖不易再加上只能靠拆芽的方式繁殖,讓許多玩家們只能慢慢的等待。

市面少見的稀有虎尾蘭

提供幾款有別於一般市場常見的虎尾種類來賞析:

綠鬼 Sansavieria trifasciata “Loops Pride”

海嘯 Sansevieria trifasciata “Twisted Sister”

銅葉虎尾蘭 Sansevieria kirkii var. pulchra

Pulchra 是「美麗」的意思,銅色也是虎尾蘭中特有的顏色,青黃-暗紅色系斑紋,葉片厚硬的質感,加上葉緣波浪形,很迷人。

貝殼虎尾蘭 Sansevieria trifasciata “Hahnii Crested”

短肥的葉子像貝殼形狀一樣,也是虎尾蘭中特殊葉型,算是稀品種,目前葉插無法插繁殖出貝殼形態的葉形,僅能靠拆側芽方式繁殖,所以市面上數量不多。

龍翼 Sansevieria “Dragon W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