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234 頁
力抗廢耕,日本水稻梯田活化復育之路
今年9月,日本全國梯田高峰會議將於日本長野縣舉辦,並將首次有法國、德國的代表到場參與。山路永司也進一步邀請臺灣關心梯田保育的人士到日本一同參加,與國際人士交流水梯田的復育心得。
【飽讀好書】《地方美食力》
美味的食物能夠緊抓住人心不放。用眼睛欣賞、用舌頭品味,吞下去時的滿足感直達胃部,滲入每個細胞,烙印在記憶深處。這是在那裡所體驗到的。「在那裡吃到的,真的好美味啊」回憶變成了上述的句子,從口中彈跳出來的句子,又帶來更多的客人。
食安政策大體檢,未來方向:從源頭管理到全民積極監督
外部追蹤則是物流之間的紀錄,通常會透過會計紀錄連結起來,相對容易,但食材運送過程的冷鏈管理技術仍不純熟,也是可能導致食品衛生問題的一大風險。
【廚房小情歌】夏日餐桌的美好風景:燒豬里肌炒紅龍果花
過去臺灣民間的家庭餐桌,對於食用「花」,可說相當陌生,直到這幾年臺南「佳里元氣農場」的農夫林中智先生,他所栽種的各種風味獨特的花、蔬、果,成為臺灣諸多米其林名廚的指定食材。其中,尤以他推廣多年的食用花,更掀起了本地西式料理餐盤上繽紛多彩的風潮。
用食育播種,吳寶春邀請臺北弱勢孩童南下屏東參加食育營
為支持弱勢孩童,國內知名麵包師傅吳寶春創立的教育基金會,每年暑假為南部弱勢學童舉辦免費夏令營。今年首度北上邀請臺北「南機場食物銀行」長期支持的弱勢學童南下,與南部學童一起參加「恆春食育體驗營」。到海邊找寄居蟹,跟寶春師傅一起製作豆腐,透過遊戲認識恆春、認識食物,讓南下參加的小朋友紛紛表示,「明年還要再去!」
解決產銷問題,陳吉仲:輔導農民團體收購、推農業所得安定政策
農會甚至可成立公司做物流,農會不能只靠信用部,有了冷鏈接著可以做物流,這很賺錢。但我們只能鼓勵不能強迫,有意願的我們絕對會協助,讓市場更穩定。農民團體不能只做生產端,要結合行銷端,農業問題一直不是生產技術而是後端。
農藥減半並非空談,極具發展潛力的「植物源防治資材」,可抑菌、防蟲好處多多
由於植物的萃取部位、方式以及穩定劑添加物的不同,常常直接影響到有效成分在製劑中的組成及含量,因此萃取方式的正確性以及穩定劑和乳化劑的選擇,皆是植物萃取物產品優劣的關鍵。
農委會將訂定無人機適用農藥實驗,將有助農藥減量
何明勳表示,國內尚未開發適合無人機使用的製劑,現階段只能依據傳統農藥使用方法稀釋藥量,由無人機載運噴灑,噴完整桶藥劑無人機可能需要飛很多趟,「為達省工目的,最好能一趟就能噴灑完1公頃」。
廢竹變黑金,古坑麻園發展生物炭解決惱人農業廢棄物
沈榮堂指出,有機農場會分區使用生物炭肥料和一般有機肥料,實際比較功效,讓大家了解生物炭應用在種植現場的情況,提高大家參與生物炭製作及使用的比例。
臺灣蝙蝠檢出新型麗沙病毒,呼籲民眾勿接觸蝙蝠等野生動物
防檢局表示,該局自97年即開始監測蝙蝠麗沙病毒,迄今(107)年7月20日止,共檢測蝙蝠腦組織857件,平均每年監測100餘件,曾於105年及106年在臺南市及雲林縣之東亞家蝠檢體中發現臺灣蝙蝠麗沙病毒。而本案自撿拾後迄今無再發生案例,屬於單一蝙蝠感染個案,且絨山蝠為食蟲蝙蝠,分布在臺灣低海拔地區及金門,棲息於屋舍縫隙中屬中大型種,請民眾避免接觸以保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