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小學堂】荳蔻年華、堅韌無比的月桃

文、攝影/ 雷家芸

炎熱的夏季,酷暑逼人,孩子們開始進入暑假,這時我們經常帶著小孩往山上走去,順便避開暑氣,當我們悠閒走在鄉間小路上,孩子不經意往矮灌叢裡一瞧,大聲嚷著看見一串白白的很像葡萄樣子的果實掛在樹上,把樹叢撥開仔細查看,原來是成串還未開放的月桃花向我們打招呼呢!

薑科月桃屬的月桃,是臺灣低海拔山區廣佈的多年生大型草本植物,花朵白色尖端帶粉紅色以及鮮豔的唇瓣,成串掛在植株上是其一大特色。月桃的花期長,幾乎一年四季皆可見到植株抽出花序,大多的花序是圓錐狀向下懸垂,偶而會看見部分植株開出總狀直立的花序,這是月桃家族中「烏來月桃」(大輪月桃)和「恆春月桃」的特色,通常這類月桃葉片較厚,有明顯的側脈隆起,多生長在海濱或者溪邊。但無論哪種型態的花序,月桃花那片鮮黃色帶有紅點斑或線斑的唇瓣,皆具有為訪花者指引蜜源道路、作為停歇處的功能,這與紫花酢醬草花瓣上的線斑還有點異曲同工之妙呢。

月桃花的線斑並非單純美觀而已,而是別具用途與功能。

不過,月桃名稱何來,跟月亮還是桃子有關係嗎?其實閩南話稱「月桃」為「硬桃」(ngē-thô),念久了就變成月桃(ge̍h-thô)。古時候月桃其實還有一個名字就叫做「荳蔻」,是一種辛香料,但那時稱為荳蔻的植物非常多,其中古書所記載的紅豆蔻和草荳蔻較類似於現今月桃的描述。荳蔻主要描述的是是植物的果實,月桃開花後,白色的苞片掉落會見一綠色的子房,授粉後子房持續膨大會形成表面有多道凹凸稜線的蒴果(烏來月桃的蒴果為光滑球型表皮有細毛),其先端會留有宿存的花被。當果實成熟會變成紅褐色並且開裂,蒴果內含有數十顆,不規則形狀種子,種子外披有一層膜質的白色假種皮,具有芳香味道,為漢人製作仁丹原料之一。

月桃蒴果上具有明顯的凹凸稜線。

月桃為臺灣民族植物之一,在早期社會是家戶中幾乎隨處可見月桃蹤跡,從吃的到用的都可派上用場。月桃葉片大且堅韌,單葉互生,長葉鞘互相包被成假莖,表面具有蠟質,常作為食物包裹的材料或者墊材,在臺灣各族群中常見用以包裹糯米、小米或其他食材,在蒸熟後會飄散一股清淡的香味,稱之為「月桃粽」。長葉鞘內富含強韌的纖維,經過剝除、抽絲、曝曬後,可成為草蓆、草帽、提袋、繩的製作材料,作為民生用途與編織手工藝品。除此之外,早期醫學不發達,月桃根莖及葉鞘纖維作為治療皮膚病或止血之用。臺灣的現生月桃總共18種,目前學者仍持續研究月桃的醫療性,也發現臺灣特有的普萊氏月桃Alpinia pricei;又稱短穗山薑)具有良好的抗發炎的成分。

烏來月桃表面具有細毛。

月桃植株除了可取做為民生用途,其葉片和花朵也是食草和蜜源植物,蝶類會產卵在月桃葉的背面,幼蟲孵化後,月桃葉即可作為食物的來源,而在開花時節,有可作為蝶類、蛾類和蜂類的蜜源。因此,在月桃灌叢的周邊通常可以看到完整生態週期,建議大家可以在居家附近找一顆月桃,仔細觀察昆蟲和植物之間的互動,進而瞭解自然界中生物互相依存的關係喔。

【親子小遊戲】拼貼大自然

材料:

  1. 未開裂之成熟月桃果實數顆、落葉、樹枝等自然素材。
  2. 剪刀、白膠、蠟筆。
  3. 8開圖畫一張。

仔細將白膠塗在葉緣上,再一一黏貼至圖畫紙上。

製作方法:

  1. 至公園綠地上撿拾掉落之乾淨的自然素材,如:枯黃樹葉,乾枯果實、斷裂的小樹枝。可多撿拾顏色豐富且無捲曲的葉子,以利黏著,也能增加圖畫豐富度。
  2. 整理撿取的自然素材,以濕的紙巾清潔葉片和果實,待水分乾了即可開始拼貼。
  3. 先將素材在紙上排成自己喜愛的圖案,可用剪刀做簡單的修整或剪成自己喜愛的圖形;用白膠一片一片拼貼,再以蠟筆做簡單的彩繪即完成作品。

TIP:

務必使用白膠黏著,葉片的葉緣需完全沾附白膠黏貼,以防葉片持續乾燥會有反捲的現象。且貼上材料後,宜按壓至貼合再進下一材料的黏貼,避免材料貼合不牢固。

小朋友利用大自然與手邊簡單的素材,再動動小手,輕輕鬆鬆就能完成一幅美麗的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