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政策大體檢,未來方向:從源頭管理到全民積極監督

文/鄭芷穎

攝影/鄭芷穎

首圖攝影/謝佩穎

行政院前年6月通過「食安五環」政策,期望建立食物生產追蹤追溯制度,不過目前僅22類食品業者納入強制實施範圍,如油脂、乳品加工等等,消費者文教基金會26日召開「食品消費論壇」,與會者認為,中小型食品企業資源不足,尚未廣泛建立追蹤追溯制度,如何按照不同行業,建立具體可行的追蹤追溯制度,是未來食安改善重點。

消基會舉辦食品消費論壇  食安「上游源頭控管」政策大體檢

行政院2016年推動「食安五環」,針對食品從生產、製造、流通、販售的歷程,提出源頭控管、生產管理、加強查驗、加重惡意黑心廠商責任、全民監督食安等五大面向的監控措施,實際方案包括:設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機構管理農藥及動物用藥及食品添加物、建置食品雲搭配大數據分析及檢測、修法強制食品添加物業者須登錄相關資訊才能營業、增加查驗頻率、推動農產品標章「四章一Q」溯源制度等等。

其中又以源頭控管和追蹤追溯最為重要,因為如果食材有問題,後續所有管理都是徒勞無功,消基會26日舉辦「食品消費論壇」,便以「源頭控管」為主題,討論這兩年來「食安五環」政策改進空間。

目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食品加工業者須登錄企業一般基本資料、緊急聯絡人資料、產品類別資料、工廠與代工廠資料、連鎖店資料及其他有關製造及加工、餐飲、輸入及販售行為說明等等。不過國立陽明大學食品安全及健康風險評估研究所教授楊登傑表示,臺灣目前尚未像歐盟一樣建立全面性的追蹤追溯系統,僅有食用油脂製造、加工等22類食品業者開始實施。

鈺統食品總經理謝孟甫也表示,目前臺灣各大食品公司幾乎都已經跟進追蹤追溯制度,但很多中小企業還沒有登錄資料,原因在於其內部數據資料未建立完整的系統化制度,很容易與上下游廠商的資料兜不起來,政府怎麼協助中小企業在資源有限情況下落實追蹤追溯管理,是未來要繼續努力的方向。

國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張正明解釋,追蹤可以分為業者公司的內部追蹤,和企業之間的外部追蹤。前者牽涉到食材加工前後的製成率、批量及單位,相當複雜,「有時候進貨原料的單位是一隻魚,加工後卻可能是一片肉」,如何設定登錄項目是一大困難,需要慢慢建立每個行業類別的追蹤制度。

外部追蹤則是物流之間的紀錄,通常會透過會計紀錄連結起來,相對容易,但食材運送過程的冷鏈管理技術仍不純熟,也是可能導致食品衛生問題的一大風險。

加工魚廠生產作業線。(攝影/謝佩穎)

消基會食品委員會委員許順堯則認為,臺灣食品有30%是自己生產,70%進口,但目前進口產品都尚未建立產銷履歷制度,是亟需解決的事情。進口國家若在本國就有建立產銷履歷制度,該資訊應該要讓臺灣消費者也能取得。

全民監督食安怎麼落實? 消基會:制度整併簡單化

除了政府出面輔導業者,善用全民力量監督企業,也是改進食安另一方法,但目前政府建立的追溯追蹤機制管道多樣複雜,消費者若要清楚了解,門檻相當高,離全民監督仍有一段距離。

消基會食品委員會委員盧訓便說到,食藥署網站、農委會產銷履歷農產品資訊網等政府機關網站,都有提供食品相關資訊,但不夠完整,CAS、GAP、TAP等等標章也不廣為人知,2015年政府推出生產追溯條碼(QR code)等等,也未有明顯效果。

消基會食委會委員陳明汝說:「食品安全議題不該只有政府努力,民間也要一起」,未來消基會可以做為中間的溝通橋樑,將這些複雜的資訊和管道整併,認證標章或許能統一並且具有易辨性,結合電子化APP科技資源,讓消費者更方便取得資料。

張正明也建議,民間有許多第三方驗證機構具有認證食品安全的權力,爆發食安問題時卻無須負責,消基會也可以回頭調查這些事件牽涉到的驗證公司,將消息佈達給民眾,評估該驗證標章的可信度,落實全民監督食安。

國立陽明大學食品安全及健康風險評估研究所楊登傑教授26日出席「食品消費論壇」,探討食品源頭控管政策。

守護食安,民眾也應積極了解食品資訊

除了制度要更方便易懂,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監事姜淑禮也呼籲民眾積極了解,用「知」來抵抗盲目恐慌。

舉例來說,食品詐欺並不等於食品安全議題,廠商若標示不實或摻偽假冒,消費者損失的是錢財,但其中添加物可能是通過檢驗且合法的,不一定危及健康,有些食品業者也會散播錯誤資訊作為恐懼行銷或競爭手段,這些都會加深社會恐慌,使民眾對食品安全失去信心。

財團法人豐年社社長汪文豪更進一步說明,司法上也常將食品詐欺及食品安全混為一談,若沒有足夠證據證明不法添加物有危害人體健康之虞,就認為不構成違反《食安法》。

他說,《食安法》第一條雖然寫明「為維護國民健康」,但不應僅是唯一的立法目的,《食安法》應該還具有維護食品產業秩序與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功能,具有類似公平交易法的性質。此外,防範食品詐欺應以防制經濟犯罪的角度去思考,兩者區分清楚也能避免民眾因為少數蓄意詐欺事件,失去對整體社會食品安全的信任。

他也說道,食安恐慌反映了大眾對於生產過程的不了解,因而容易發生猜疑,除了政府、業者及NGO團體努力,民眾也應做好「食農教育」,但「食農教育」並不是窄化為孩子下田種稻或是校園種菜,而是應該促進對食農供應鏈的認識與理解。

最後他也強調,農食生產者也可以試著讓生產過程讓消費者參觀甚至親身「體驗」,因為飲食關係到生活各個面向,幫助消費者從了解生活周遭開始,知道食物經歷了哪些歷程才來到眼前,才能更有效辨認食物安全與否,抵抗食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