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226 頁
全球唯一臺灣特有作物「愛玉子」再添新品種,大顆抗蟲產量高
夏日炎炎,身為臺灣人,恨不得多來幾碗愛玉,清涼又解渴。愛玉的原料——愛玉子是臺灣特有作物,全球只有臺灣能成功量產。行政院農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在場內就留有115種臺灣原生愛玉子品種,2013年,為了因應氣候與栽培挑戰,苗改場進一步研發出高產量、果實大顆又抗膠蟲的「苗栗1號」。歷經三年栽培,去年首度收成佳,市場反應熱烈,臺灣特色作物再添新星。
熱帶低氣壓影響致豪雨,農友需盡快加強防範
高屏沿海地區之蓮霧果園已陸續進入催花期,應避免長期浸水造成根系衰弱,連日大雨後容易造成嫩葉及幼花蕾氮/鈣元素不平衡,放晴後可葉面施用即溶性鈣肥進行補充,並噴施廣效性殺菌劑如:62.5%賽普護汰寧水分散性粒劑等,以防止病害侵染。
張正明:欲解決液蛋食安問題,先淘汰用塑膠籃運送雞蛋的習慣
這些耗損的雞蛋多數得由雜貨店或蛋商吸收,為了消化這些「格外蛋」,拿來做成液蛋轉賣就不會浪費了,所以全臺每個蛋商,無論規模大小,幾乎都在敲蛋或者集中後轉給別人敲蛋,似乎只有主管機關不知道?主要原因還是:蛋商的主管機關是誰都不知道吧!但這些破蛋本來就不可再吃,而不是業者所謂:反正最後都還要高溫烤焙或者炒熟再吃,不會有問題的啦!問題是:消費者都吃到雞屎了!
美國期刊發表:若濫用農藥抗生素,殘留於蜜蜂消化道,將有可能誕生超級細菌
科學家發現,環境中的農藥會藉由植物花粉,透過蜜蜂採蜜行為累積於蜜蜂腸道中。這導致蜜蜂腸道的共生菌逐漸被「馴化」,留下具有抗性基因的菌種,讓細菌產生抗生素的特性。這項分子試驗的證據令科學家十分擔憂,細菌能在昆蟲腸道內產生抗藥性,很有可能在人體也出現相同情形。科學家也呼籲:「我們必須更謹慎地使用抗生素進行醫學治療,並減少農業抗生素的用量,減緩細菌演化出抗性菌種的風險。」
用AI增進農業、環境與生態永續,微軟與國家地理百萬美金徵求好點子
微軟和國家地理合作推出達100萬美金的人工智慧地球創新補助計畫(AI for Earth Innovation Grant program),徵求任何與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氣候變遷與水資源保護相關的人工智慧運用提案。申請即日起至10月8日,入選名單將於12月公布,評選結果以15組為限,入選者最高可獲資助金額達20萬美金,並享有微軟雲端智慧工具、國家地理社群與實驗室支援。
親手烘焙好味「稻」,米糆包創造米食新價值
先前的米穀粉推廣,搭配麵包機,主打家庭,然而做法略嫌單一。如今的2.0推廣計畫有更加多元的選擇,並將烘焙業者也納入目標族群,希望同時由生產端著手,使整個社會共同參與米食消費。不過,目前米穀粉成本也較高,約莫一般麵粉的二、三倍,推廣普及的過程如何透過技術改良降低成本,是下一個必須處理的問題。
【野望沙龍】從《鯊魚甜心》看國際間的鯊魚保育行動
台灣在2012年通過「鰭不離身」的法令,臺灣船隻都不能有割鰭棄身的行為。國內目前禁捕鯨鯊和鬼蝠魟,捕捉後需通報的是大白鯊、象鮫和巨口鯊。
洞悉生物防治先機,微生物農藥、植物保護資材巧妙搭配,蔬菜種得好又安全
不同菌種也建議分別於不同時間與部位施用,例如芽孢桿菌、鏈黴菌、木黴菌、蟲生真菌不宜相互混合使用,以免相互拮抗折損戰力。不宜混合抗生素、銅劑或部分殺菌劑,例如蘇力菌勿混和鹼性資材,否則易降低殺蟲效果。建立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生物防治資材均應於發病初期或害蟲發作時提早使用。
陶斯松損害兒童神經風險高,防檢局擬9月預告禁用於13項作物上
目前防檢局還未正式進入行政程序,馮海東表示,近期內將辦理法制作業,預告刪除相關使用範圍,「我們會盡量、可能9月初預告」。預告後有60天公眾評論期,待各方表達意見後會再決定是否調整。
農家子弟推農業保險經驗談:勤溝通,也要簡化投保流程
在農委會及農金局的支持下,繼梨保險、水稻保險、石斑魚保險,今年擴及的農業設施保險,富邦產險預計於今年10月中推出虱目魚保險。李慧玲指出,針對虱目魚保險,主要將以氣象參數規劃,以低溫寒害出發,期望保險成為農民面對極端氣候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