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227 頁
【發現臺灣農業競爭力】共耕共享走出莫拉克陰霾,茶山部落走出阿里山新契機
災厄困境,有時反而帶來新生契機。莫拉克風災蹂躪中南部山區,引發茶山住民省思建立自主產業的迫切,開啟復育傳統糧作的希望工程。
20年前金車咖啡廣告拍攝地—古坑華南,國小師生如何聯手賦予老社區新生機?
團隊在駐點期間運用蘋果、火龍果、鳳梨、芭樂等水果,甚至是NG水果,開發出果醬及果汁,另外他們也觀察到社區有很多小黑蚊,因此最近也嘗試運用社區種植的香茅開發手工皂。
【疫情剖析】中國最大肉品加工商「雙匯」爆發非洲豬瘟,防檢局籲勿攜帶任何肉品入境
金門是臺灣走私肉類的高風險區,防檢局17日因應中國疫情升溫召開座談會,會議中指出,將對加強對往返金門旅客的出入境宣導及查核,避免民眾帶相關違禁物品。
【飽讀好書】《府城一味:時間煮字,情感入味,一起來臺南吃飯》
我時常是在極需水分時來到車嬸紅茶攤,相當口渴,因而常問為什麼不改用大杯子,售價也可以因此提高,車嬸說「喝不完」,如果旁邊也有幾個阿姨,也一定急忙附和說「對,喝不完」,她又說了些大杯子無處可堆放的理由。在一般商業邏輯下,這些理由當然都沒道理。
【他山之石】不讓雞蛋成為食物中毒來源,美國官方如何從蛋場源頭管制沙門氏菌?
FDA指出,清潔衛生的禽舍能降低沙門氏菌的滋生率。因此,雞場每日應妥善移除處理死鳥、溢出的飼料,糞便和垃圾。另外,必須以陷阱、膠粘板等,控制禽場中容易出現沙門氏菌帶原的昆蟲、蒼蠅、鼠類。
文旦「麻豆」台北101水舞廣場走秀,農業精品與消費者預約幸福中秋
本週末在101水舞廣場的「產地直送101—Pro農民市集」除了有麻豆農會提供禮盒預購、麻豆文旦柚皮糖、柚子茶等等多項產品之外。現場也有高雄美濃農會、嘉義新港農會、雲林莿桐農會、彰化花壇農會等農會展售各式雜糧、茶飲、新鮮蔬果等農業精品,有興趣的消費者可前往選購。
「智慧農業開發系統」遠距巡田,桃園場年底開放低成本打造智慧農場
桃園場副研究員賴信忠表示,軟體將採網頁式,免費開放農業專家以及農民使用,雙管齊下,讓專家應用專業,開發出更多的農作物管理模式,也讓農民得以輕易透過網路智慧生產。
生物防治如何對準新航道?想要友善提升藥效,就靠害物整合管理
化學農藥氾濫,甚至周邊環境用藥連帶引發食品安全風險,朝向有機農業、友善環境農業的趨勢不再相對遙遠。再者,2017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喊「10年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半」政策,預計推出低毒有效的化學農藥、非化學農藥防治資材,以取代高風險農藥。
融合傳統育種與基因科技的「鏈黴菌」,有望成生物農藥新利器
Rey也表示「使用微生物保護植物是一種未來生物農業發展的新趨勢!」雖然鏈黴菌不是唯一一種可用於生物防治的微生物, 但它卻是非常獨特的存在,它是少數能跨越藥理學、農學研究的微生物之一,持續進行深入研究與運用此概念成果,將有益於未來的農業發展。
裂殼蛋可否作液蛋? 專家呼籲重視整體供應鏈冷藏、衛生問題
「反觀臺灣,目前坊間部分蛋雞場有自製液蛋的習慣,再加上蛋車都不是冷藏運輸,經過大盤、中盤等環節,過程中風險其實一直都在累加,政府需逐步規畫一個整合性的蛋品追蹤追溯管理系統,降低雞蛋的食安風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