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216 頁
基因編輯等同於基因改造?國際基因編輯育種法規可望鬆綁
歐洲法院在2018年1月18日向歐盟政府發表了文字聲明:現行的基改法規過於嚴格,並不適用於基因編輯技術的管理,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生產的作物與醫藥,應適當放寬其管理規範。這消息鼓舞了歐洲的農業科學家,畢竟歐盟始終以最嚴格的管制,規範基因改造作物的生產與商業應用,然而無形中也阻礙了基因編輯技術在產業的發展。
「潛水打魚」影響海洋資源如何規範?澎湖海洋保育志工喋血遇襲啟示錄
澎湖海域日前發生海洋保育志工陳盡川為保育海洋生態,蒐證潛水客潛水打魚行為,疑遭暴力攻擊事件,在國內保育圈掀起關注與討論。該起暴力案澎湖檢警偵辦中,但昨(25)日陳盡川再度身體不適進入急診室,是否為遭受暴力攻擊的後遺症,仍有待院方診斷。至於整起事件起因,則可說與「潛水打魚」行為牽涉海洋資源的管理處於模糊地帶有關。
臺蕉銷日策略啟動,今裝櫃12公噸運往日本,強化通路與行銷力道
為拓展臺灣香蕉外銷市場,繼前兩年相繼供應日本學童午餐水果,以及於東京舉辦甜點比賽後,農委會今(26)日特別再於南投縣國姓集貨場集貨包裝裝櫃12公噸,這批臺蕉預計將在10月12日抵達日本,由臺灣駐日代表處與日本富山縣日臺親善協會洽簽臺蕉輸往富山縣備忘錄,不僅加強臺蕉銷日力道,同時更持續推動日本學童午餐採用臺蕉,並於富山縣當地超商舉辦系列行銷活動,期望透過培養學童食用臺蕉加深對臺灣的認識,穩健拓展另一銷售通路。
廢棄牡犡殼未來將可化身人工骨粉,成為生醫材料市場新興原料
廢棄牡犡殼因為無法回收而被隨意棄置,致發出惡臭、孳生蚊蟲而成為環境汙染問題,高雄大學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教授何文福,運用生醫材料開發專長,將廢棄牡蠣殼變成人工骨粉,並製造出類似人骨結構,具有商業化潛力,可望搶攻每公斤600萬元的化學合成人工骨粉市場。
那些年,全球香蕉貿易大洗牌
放眼國內香蕉市場,可能感覺不到香蕉正在面臨第二次生存危機。我們現在能在超市隨意就能買到的華蕉(Cavendish)並非原本就如此普遍。20世紀上半葉,原是全球香蕉市場主流品種的大麥克香蕉(Gros Michel)感染無藥可醫的黃葉病,生產重地拉丁美洲的蕉園幾乎全毀。華蕉因為對當年的黃葉病免疫,口味受市場喜愛又耐運輸,趁勢而起取代大麥克香蕉,步上稱霸全球商業香蕉品種的王位。
環保署公布首度調查結果,臺灣多處海域、自來水、貝類皆檢驗出微型塑膠
環保署特別於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期間,針對全國全國89處自來水淨水場、7處養殖區及福隆、墾丁2處海水浴場、沙灘等,著手進行「自來水、海水、沙灘砂礫及貝類中微型塑膠調查計畫」,結果證實大部分樣品均檢出微型塑膠。
汰舊換新,食藥署刪除安殺番等三款藥殘容許量
食藥署今天預告修正農藥殘留相關規範,刪除劇毒農藥滅加松、飛克松和安殺番,並新增22種農藥殘留容許量,其中包含去年引發爭議的氟派瑞,這段時間與農委會共商後,食藥署將氟派瑞用於茶葉的藥殘容許量從6ppm調降為5ppm,農民只要遵循14天安全採收期就可達到標準,未來食藥署希望持續讓更多新藥進場,讓老舊農藥能一一淘汰。
【綠主張】蘇家柚園的日常—柚農蘇建安
「柚」是果形最大的柑橘類,光台灣就有2、30種柚子,從人人皆知的文旦柚、白柚、蜜柚、西施柚、斗柚,還有七星文旦、葡萄柚……等等,且品種越來越多。在合作社的農友中,大家對於柚農的認識多半以種植文旦為主,蘇建安則是目前唯一供應合作社雜柚類的農友。他與父母一起照顧果園,與合作社合作20多年來,日日認真、默默地勞動。談及選擇從農的原因,他笑笑地說:「看到它們(柚樹)開花、結果、長得好,就覺得很開心,就會有收穫感。」
只在元宵到媽祖生期間出沒,這個全世界僅存的「澎湖章魚」快要消失了!
澎湖的章魚種類相當多,澎湖人說到章魚,他們腦海中浮現的肯定是一斤動則千元的澎湖章魚。這個尚未被命名,疑似為澎湖特有種的物種,每年只出現在元宵後到媽祖生之間,是澎湖人相當喜愛的水產品之一,但近年因棲地被颱風破壞、過度捕撈等問題,讓物種數量急遽降低,專家表示,延長禁捕期一周、合理捕撈,且重建棲地才能有效復育資源。
誰知盤中飧、粒粒有內容,池上福原國小「幸福圓夢米」扎根童趣
臺東縣池上鄉以生產米而聞名全國,當地的福原國小在2014年以「米」作為食農教育的主軸,結合文化、社區、學校課程,帶孩童參觀米工廠、製作米貝果,甚至6年級學童得親自下田「種稻」,生產貼有池上鄉農會有機認證的「幸福圓夢米」。今年學校還引入外師、藝術家,培養孩童的語言及美術,加強孩童行銷米的能力,甚至未來有一天能將池上米推向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