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73 文章

【飽讀好書】《原來,這才是日本》

原來,日本人不排斥被稱為「倭人」,而且越來越多人不會寫漢字了,臺灣人喜歡日本料理,但日本人更喜歡臺灣便當?天皇談話竟會使日本人感到內疚?日本的網路世界也有正義魔人,連日本也留不住外國勞動者……。繼《日本人默默在想的事》之後,長期來往兩岸三地的資深媒體人野島剛再度提出34個深度觀察,從日本看臺灣,從臺灣理解日本,雙重觀點,你將更懂真實的日本!

【舞春的食農科普】採集大地──吃進肚裡的果園生態

果園多樣化的草生栽培,替果農帶來許多的生態服務,像是涵養地力、水土保持、淨化水質、營造多樣化的生物棲地、塑造果實風味等,尤其在友善耕種的果園中,更像是提供了各種可食野草的食物櫃,透過採集和料理,轉化成令人垂涎的美食,在果園閒暇時期,更可作為一種活動體驗的經濟收入。透過這樣的參與互動,建立起消費者與生產者的關係,也將單純生產水果的果園轉化成全食的體驗場域。

滅火、鬥「鼠」樣樣行,這群森林護管員「her厲害」!

背負守護臺灣山林使命的1087位森林護管員(巡山員)中,女性只有89位,佔總體人員不到一成。女性巡山員比例雖低,然在負重數十公斤以上入山長時間執勤、搶救森林火災、與山老鼠鬥智等任務上,表現可不輸男性,甚至還出了全國第一位森林機動救火隊隊長。這些臺灣女孩不僅與男性承擔同等重任,還善用細心特質發揮溝通能力,既堅忍又細膩,值得喝采。

全球香蕉共抗黃葉病,招式盡出

超過一世紀以來,香蕉黃葉病從R1演化到TR4,二度襲擊全球香蕉產業。繼1950年代大麥克香蕉幾乎滅絕後,我們熟悉的華蕉也陷入感染危機,目前全球皆未出現徹底解決TR4的解方。除尚未感染的拉丁美洲,其它香蕉產區都在學習與TR4共處。科學家不僅致力研究具抗病力的香蕉品種,也辦理工作坊帶領蕉農認識黃葉病,提高防疫認知,避免疫情進一步擴散。針對黃葉病防治,世界糧農組織更在去年宣布開展9800萬美金的五年全球計畫。

農業上山行不行?林下經濟再創部落傳奇,友善農法證實可與森林共存

由於林下經濟目前尚未有正式法規規範,外界難免存有部分疑慮,例如在森林中或森林周邊種植農作物,是否適合施用農藥及化學肥料?但其實包括大武部落在內,有許多山村農民都是採行有機農法,甚至要求更嚴格的秀明自然農法。嘉義縣阿里山鄉新美村打手機鄒有機農業發展協會,便是其中之一長期致力於推廣秀明自然農法的組織。

台灣麥當勞標榜旗下肉雞不打生長激素,養雞協會籲停止影射式廣告傷害產業

知名速食業者台灣麥當勞日前發表廣告宣傳所使用的雞肉絕不施打生長激素,引發國內養雞團體不滿,認為此舉暗指其他雞農有施打生長激素的情形。事實上,這類謠言屢見不鮮,台灣麥當勞也並非首次做這類廣告,專家與養雞業者雖多次澄清,仍擺脫不了一般民眾誤信謠言的困擾。

創造綠能下的綠金生產,2018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表「農電共生」成果展示

2018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於9月27日至29日盛大展出,永續發展館為三大主題之一,繼臺灣修法推動非核家園後,發展綠色能源已成為國內能源政策的軸心,預計在2025年綠能裝置容量須達20GW,估計其中約17GW需要來自地面太陽能設施,換算總共需要約25,000公頃的土地。

南部紅豆進入播種期,做好兩大關鍵措施,就不怕大雨來搗亂

秋意漸涼,時序進入農曆白露時分,直至雙十國慶前後,臺灣南部國產紅豆主要栽培地區也開始邁入繁忙地播種期。為確保產量與品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提醒農友播種要適量,掌握每公頃70公斤要訣,可避免紅豆植株生長過於茂密、徒長及倒伏,而造成產量及籽實品質降低。此外,今年雨水來得頻繁,除了作好排水措施,病害防治動作絕不能少,以將雨期可能造成發生的損害降到最低。

為下一代留下農村備忘錄,農委會與中研院合作調查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變遷

歷史的農村、記憶的農村、現在的農村到底有什麼差異?整體社會變遷如何改變臺灣農村社會文化,影響農村現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與中央研究院今年合作展開5年期的「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期望了解臺灣農村社會文化狀況,也能為農村留下紀錄。

全家便利商店攜手斗南鎮農會,銅板價越光米飯糰新上市

許多旅客到日本都會忍不住多吃幾口飯,日本餐廳注重米食烹調,連超商的飯糰都美味,現在臺灣也不落人後,全家便利商店和斗南鎮農會合作,推出「懷石檸檬奶油鮭魚飯糰」,不惜成本採用斗南頂級越光米,一個只要銅板價39元,希望讓外食族用平實價格吃到本土優質好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