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在元宵到媽祖生期間出沒,這個全世界僅存的「澎湖章魚」快要消失了!

澎湖章魚亟待復育,棲地也須重建。

文/ 洪嘉鎂 圖片提供/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

澎湖的章魚種類相當多,澎湖人說到章魚,他們腦海中浮現的肯定是一斤動輒千元的澎湖章魚。這個尚未被命名,疑似為澎湖特有種的物種,每年只出現在元宵後到媽祖生之間,是澎湖人相當喜愛的水產品之一,但近年因棲地被颱風破壞、過度捕撈等問題,讓物種數量急遽降低,專家表示,延長禁捕期一周、合理捕撈,且重建棲地才能有效復育資源。

元宵後到媽祖生,為澎湖章魚重要產期

若在臺灣提到章魚,大多民眾腦海中浮現的可能是熱炒店切片的五味章魚,但若跟澎湖人提到章魚,他們指的可是一斤動輒千元的澎湖章魚(或稱澎湖小章魚),而其他種類的章魚通常被稱為石鮔,藉此區分差異。

澎湖章魚僅在澎湖被發現,而東海、南海曾有相關紀錄,疑似為澎湖特有種,但由於相關研究尚未完成,暫時命名為Octopus sp. Nov. TW10(2006)。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主任黃丁士表示,澎湖章魚屬於季節性物種,每年2月中旬到5月中旬為其主要產季,大約在元宵後到媽祖生之間。

澎湖人食用澎湖章魚會先去除黏液、用棍棒敲打至八腳捲曲,增添口感,接著再炒黑糖醬油、大蒜,不過目前澎湖章魚價格比一般章魚貴10倍以上,數量越來越稀少。

黃丁士指出,大約30年前澎湖西嶼的亞潮帶(潮間帶以下)就已有澎湖章魚出沒,不過由於漁獲量急遽下滑,因此就開始進行相關研究,澎湖縣政府也在2005年公告禁採2年,從2008年開始則是每年3月29日到4月12日為禁採期。

當地人會在澎湖章魚出現時間的夜晚,戴上頭燈,到潮間帶目視抓捕澎湖章魚。

長期研究發現該物種有資源恢復能力

澎湖章魚的數量為什麼會急遽銳減?黃丁士表示,除了過去漁獲壓力大、產卵量少外,棲地破壞為主要原因。

澎湖章魚喜歡躲在珊瑚礁區,2月中旬後會開始出沒在潮間帶掠食大狗仔(光手滑面蟹),漁民就會戴上頭燈,趁著這段時間的夜晚到潮間帶目視抓捕,遠方看向潮間帶可是一片明亮,當然老經驗的前輩還能發現章魚躲藏的地點,直接採捕。

黃丁士說,這段期間是澎湖章魚的繁殖期,雄章魚的右邊第3隻腳有交接腕,可以將精夾送出給雌章魚,大約在3月下旬時,就能發現雄章魚體內就已經有精夾,而4月初也能在雌章魚體內發現精夾,通常澎湖章魚的生命周期大約為1年,雌章魚會在交配後尋找地方躲藏,大約2到3個月後才會產卵,產卵量僅有20多粒。

2001年奇比颱風將澎湖章魚的3大棲地破壞,提供躲藏的珊瑚礁被颱風夷為平地,棲地劣化嚴重,僅剩1小處棲地供章魚生存。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團隊從2005年開始調查澎湖章魚資源量,黃丁士表示,2010年是澎湖章魚數量最少的一年,當地民眾連捕撈的意願都沒有,但隔年數量又開始增加,從長期研究來看,澎湖章魚的漁獲數量與平均體重呈反比趨勢,也與棲地生物乘載量有關,適量採捕其實有助於提高澎湖章魚的平均體重,增加孕卵數,具有資源量恢復的能力。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曾經研究澎湖章魚的胚胎發育狀況,也發現澎湖章魚喜歡將卵產在隱蔽處。

拉長禁捕期,加強棲地復育

但提到該不該全面禁捕澎湖章魚,讓資源獲得妥善保育,黃丁士搖了搖頭,他認為復育關鍵仍是棲地重建。

黃丁士說,捕捉澎湖章魚是當地傳統漁業之一,過去的確沒有確切資源統計數據,民眾捕撈上岸後大多是自己吃或是私下交易,要有效維護澎湖章魚資源量,首先應該要將禁捕期從現行2周延長至3周,讓澎湖章魚有足夠的繁殖期時間。

黃丁士也表示,交配後的雄章魚不抓還是會死亡,是可以妥善運用,再加上棲地範圍小,若不撈捕一些章魚,小的章魚會長不大,甚至影響隔年章魚數量,要減少對棲地的破壞、禁止非法捕魚及合理採捕,才能有效經營資源。

目前澎湖縣政府也正委託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優化棲地,透過在海底種植珊瑚,希望能重建被颱風吹壞的棲地。

(按:黃丁士先生於報導露出後的2018年11月28日因病驟逝,令水產界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