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保育不掉鏈、棲地不破碎 認養一條乾溪溝串起楓樹窩石虎保育田

苗栗的楓樹窩近年以石虎保育為人熟知,農民以不使用農藥的方式友善耕作水稻,讓石虎可以在淺山田區捕獵覓食,不致於誤食含農藥的食物而死,保育團體與當地農民合作,將更多的農田納入石虎保育區塊,國有土地的管理者——財政部國有財產署也貢獻一條乾溪溝,串聯鄰近數個區塊的友善耕作田區,讓石虎擁有完整的棲地,更有利於保育。

新聞
只在元宵到媽祖生期間出沒,這個全世界僅存的「澎湖章魚」快要消失了!

澎湖的章魚種類相當多,澎湖人說到章魚,他們腦海中浮現的肯定是一斤動則千元的澎湖章魚。這個尚未被命名,疑似為澎湖特有種的物種,每年只出現在元宵後到媽祖生之間,是澎湖人相當喜愛的水產品之一,但近年因棲地被颱風破壞、過度捕撈等問題,讓物種數量急遽降低,專家表示,延長禁捕期一周、合理捕撈,且重建棲地才能有效復育資源。

新聞
友善種植竹筍與諸羅樹蛙共鳴,嘉義疊溪越夜越美麗

計畫停止的狀況似乎找到解套方式,但今年嘉南平原該有的雨季卻遲遲沒有到來,影響諸羅樹蛙繁殖,賴榮正說,以過去經驗來看,現在是繁殖結束後,小蛙大約在六月下旬到七月間才會出現,到時才能知道影響情況。

新聞
昔日創下外銷百億佳績的鰻魚,為何榮景不再?

日本鰻資源量呈現長期下滑趨勢,在2019年極有可能被列入「野生動植物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CITES),貿易受到管制,未來想在日本料理店點上一份鰻魚飯,說不定都很困難。

新聞
搶救瀕危魚大作戰!海大成功復育臺灣梅氏鯿

繼完成復育在臺灣水域已經絕跡的「大鱗梅氏鯿(Metzia mesembrinum)」之後,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陳義雄教授研究團隊今年再度成功繁殖瀕臨絕種的臺灣原生淡水魚類「臺灣梅氏鯿(Metzia formosae)」

新聞
12位模範漁民公佈,友善環境成最大亮點

農委會選出12位全國模範漁民,今年最大特點是友善環境,基隆漁民林新永配合棲地護育政策,說服其他漁民加入保育行列;雲林漁民李宗燦則採生態養殖文蛤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從世界各國明星熊看保育:「白熊計劃 × WILD-LIFE」攝影聯展導覽

一位是旅臺的法國攝影師,一位是旅荷攻讀藝術碩士的臺灣青年,素昧平生的Jimmy Beunardeau與羅晟文,各自離開家鄉、繞過半個地球,分別用鏡頭將動物的影像帶到大眾面前,與我們展開一場「人與動物關係」的對話。自 7月起,兩位攝影師的「黑白雙熊」連袂於臺中舉辦特展,在展期之內,我們將以每週一篇的方式,為您帶來作者的親身解說以及專家們的深度分析,歡迎鎖定。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營造合適水鳥棲地:蘭陽溪畔的稻田實驗

宜蘭縣壯圍鄉新南村擁有大面積連續的水稻田,並緊鄰蘭陽溪出海口,是水鳥重要的棲息地。2011年,珍稀鳥類「董雞」(台語俗名「田董」)的出現,讓愛好賞鳥的宜蘭子弟林哲安下定決心,保護這塊尚未受到豪華農舍入侵的淨土,說服農民不用化學農藥、肥料,2014年創辦生態農業品牌—新南田董米,透過在地力量,守護珍貴的水鳥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