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公布首度調查結果,臺灣多處海域、自來水、貝類皆檢驗出微型塑膠

文、圖片提供/ 環保署

環保署特別於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期間,針對全國全國89處自來水淨水場、7處養殖區及福隆、墾丁2處海水浴場、沙灘等,著手進行「自來水、海水、沙灘砂礫及貝類中微型塑膠調查計畫」,結果證實大部分樣品均檢出微型塑膠。

調查結果指出,自來水中檢出塑膠皆為纖維狀,數量範圍為0至6根/公升;海水微型塑膠數量範圍為每1,000公升有1,000至18,500個,沙灘砂礫每公斤26至2,400個,養殖及野生貝類每公克0.2至5.2個,經鑑定檢測出的微型塑膠多屬常見的塑膠材質。

扇貝中束狀塑膠纖維。

環保署表示,塑膠被人類大量生產、使用與拋棄後,已在地球環境中無所不在,微型塑膠污染近年被聯合國視為影響最廣泛深遠的環境議題之一。國際間的研究顯示污染範圍不只於海洋環境,許多國家的淡水與陸地、甚至是南北極地都已發現微型塑膠。因此,環保署在今(2018)年2月所公布的「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即強調「以科學數據掌握國內污染現況」為重點項目。而此次的塑膠汙染調查計畫,更採取比國際研究通用更為嚴謹的調查方法來進行採樣與檢測。

本次調查計畫的海水採樣過程。

環保署環境檢驗所也提及,本次調查結果中顯示,野生扇貝體內甚至含有成團的塑膠纖維,同步對於材質方面進行鑑定,一共更檢出12種塑膠材質。目前國際間並沒有具體辦法判定塑膠的確切來源,但透過材質鑑定,可合理推斷長期運用於食品餐飲業與製造業的塑膠包材與化纖製品,經由廢棄物進入環境中,再不斷裂解進而產生微型塑膠。

不同深度的沙灘採樣程序。

透過此次的調查計畫,環保署也預計,後續將與相關部門商討因應對策與措施,同時也呼籲大眾,少用一次性的塑膠產品,配合政府減塑運動,同步作好垃圾分類與回收,全民一起保護臺灣這片珍貴海域。

延伸閱讀

「黑潮」抽檢高雄外海污染「酚」不尋常,海保署擬列入水質監控

減海廢、護棲地、顧水質,首任海洋保育署長黃向文的三支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