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73 文章
馬祖淡菜擁有紫黑色的外殼,也叫紫殼菜蛤或紫貽貝,以掛網方式養殖。

堪稱「海中的威而鋼」,海大證實「馬祖淡菜」具有生殖保健效果

生長在馬祖海域,外觀像孔雀蛤的貽貝類「馬祖淡菜」,營養價值高,膽固醇含量極低,經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研究團隊證實具有生殖保健效果,相關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placeholder-light

確保來源安全安心!萃取機能性雞肝水解物照顧寵物健康

電宰雞隻過程留下的雞肝與下雜料,過去大多做為飼料中的蛋白質來源,現在經研究證實雞肝在透過水解後的萃取物,可幫助減緩寵物代謝症候群,對於寵物保健市場來說,前景可期。

生物炭應用產業化,品管標準也須制訂跟上

近年有農民將疏枝後的果樹、竹子,甚至是稻稈、稻殼製成生物炭作為農業資材,也有農民反應使用生物炭後,土壤獲得改善、作物長得更好。但國內生物炭產業仍在剛起步階段,對於生物炭尚無安全管理指引與炭品標準,因此林業試驗所正與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農業試驗所合作研究生物炭管理標準,希望能讓生物炭生產符合環保要求,不影響環境。

【青年回留農村】彰化北斗鎮陳光鏡:在田野裡勤學的「豆」士

穿越彰化的鼎沸街市,掠過北斗的無數稻田,再拐幾個彎,一戶三合院隨即映入眼簾,前有讓作物盡情享受日光浴的大埕與孕育黃豆的田地,旁則有幾隻雞輕快散步──這裡有再常見不過的鄉間質氣,也是返鄉青年陳光鏡埋頭在田野裡勤學、研究生產與加工黃豆的基地。

茶有咖啡香氣?茶改場耗時18年復育永康野生山茶

18年前,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臺東分場開始研究在臺東縣永康山發現的「永康野生山茶」,其特色之一便是茶樹周圍散發出類似咖啡、杏仁氣味。臺東分場從近40種的永康野生山茶品系中,選育出具有樹勢強壯、抗旱、抗寒、抗病蟲害及耐機械採收等特徵的優良品系,所製出的紅茶及綠茶風味獨特,且兒茶素類含量高,可望走入機能茶市場,成為具特色的新興茶類。

入冬定植前要注意,「蓼絨螢金花蟲」竟成草莓新害蟲

適值草莓栽培期,對於多數的農友們而言,防範害蟲成了一大課題。然而,以往草莓害蟲多以葉蟎類、斜紋夜盜蟲、薊馬類及蚜蟲類為主,前幾年新竹關西的有機草莓農戶卻發現了金花蟲嚴重啃食植株葉片、葉柄及花器,經診斷為蓼絨螢金花蟲危害,該蟲屬於鞘翅目金花蟲科螢金花蟲亞科(Galerucinae),成蟲幾乎全年可見於平地及低海拔山區,以蓼科的水蓼、花蓼、羊蹄、扛板歸等寄主植物為食。

placeholder-light

臺蕉再次前進日本小學,胡忠一:二線城市將是臺灣水果銷日的新藍海

今年10月,臺蕉在日本學校午餐的版圖再下一城。繼3年前臺蕉進軍靜岡縣御殿場市的學校午餐後,此次在日本政要和當地日台親善協會的牽線下,臺灣共出口12噸香蕉,不僅供富山市66所小學、2萬3千名學生和老師作餐後水果外,還同步上架到當地最大的連鎖超市大阪屋等通路。孩子們「呷好逗相報」在學校品嘗完,回家再說服家長到超市採購,帶起後續銷售動能,促使日方表態希望追加臺蕉訂單。

千名漁民北上陳情,漁業署允諾1個月內再與各區漁民座談與聆聽意見

部分屏東小琉球漁民今(6)日清晨4點起床坐船到東港與其他漁民會合,近50輛遊覽車從東港發車,另有近10輛遊覽車從全臺各地出發,北上到農委會與立法院陳情,希望政府政府執行漁業三法的同時,也讓漁民可以有飯吃。漁業署副署長林國平在現場接下漁民代表的陳情書,署長黃鴻燕則與漁民代表至立院進行細部討論。

【植物醫師】植醫診療 拉近市民與植物的共榮關係

人的天性當中,對於自然都有一種嚮往,在車馬喧囂、節奏緊湊的都市叢林中生活,布置園藝盆景、瞧瞧綠葉扶疏,是一種與自然連結的渴望,欣欣向榮的植物除了綠化市容,也能發揮療癒人心的功能。

【廚餘風險】養豬最大縣雲林祭鐵腕,廚餘養豬未登錄、未蒸煮將開罰或離牧

農委會上週在金門邊境查獲一包棄置的中國香腸檢出非洲豬瘟病毒基因,令防檢疫單位更上緊發條。為加強防範這類肉製品流入廚餘系統,農委會主委林聰賢昨(4)日南下雲林縣拜訪豬農,並呼籲廚餘養豬業者提高戒備,遵守環保署規定,確實蒸煮廚餘,這個月會全力輔導豬農,下個月聯合環保單位啟動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