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73 文章

食鱻筆記:菜鳥學吃魚,南方澳、崁仔頂就是我的私廚冰箱

臺灣熱衷討論北漂,臺北年輕女孩鄭雅嬬,卻東漂到南方澳。吃素7年的她為了融入漁港生活,她開始學吃魚、學烹飪,學習南方澳的生活哲學。

直到2017年9月我住進南方澳前,我其實已經吃素將近7年了,當時在南方澳採訪時,遇過一個令我兩難的局面。

暖冬農漁產品豐收,蔬果外銷年增三成

農曆春節將近,家家戶戶辦年貨,農委會副主委陳添壽與農糧署長胡忠一今(26日)早到臺北希望廣場年貨大街,上鏡頭扮起臉書直播主持人,短短半小時內賣出百組以上國產農漁產品組合。胡忠一另表示,受益於氣候穩定,全國蔬果增產一到兩成,去年生鮮果品外銷量達歷史新高,今年仍樂觀,以屏東縣為例,2019年開始至今,水果外銷量已達130公噸。

深富地方魅力的「在來作物」,在日本奧靜岡悄悄進展的保種運動

許多的工業製品因全球化、規格化,有效率的在世界流通,我們人類飲食根源的農作物種子也一樣朝向全球化、規格化的方向邁進。有些人認為可以讓農作物產量穩定產出,另一方面卻也造成生物多樣性或是地方飲食文化的喪失,導致農村的價值被忽略。

placeholder-light

為保育翻越瀑布、爬崩壁,臺灣首部瀕絕植物紀錄片勇奪2018美國三項大獎

耗費6年企劃,2年拍攝,農委會特生中心4K生態影片《絕處逢生_讓瀕絕植物回家》(下簡稱《絕處逢生》)片長24分鐘,影片裡的第一主角,就是蘭嶼族群數下降9成,被《2017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列為極度瀕危(CR)的紫苞舌蘭。

【豬肉怎麼丟?】生熟豬肉分開丟,來路不明請寄防檢局

因應昨(24日)環保署長張子敬建議,生豬肉、豬肉製品當一般垃圾丟棄,統一進到焚化爐處理,卻遭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回應,當作一般垃圾丟棄可能被小動物食用,成為防疫漏洞,農委會今(25日)午緊急聯合環保署召開記者會撇明,「環保署跟農委會立場一致,沒有不同調。」。

【防非洲豬瘟效應】黑毛豬供銷失衡 ,三分一種母豬將被淘汰?

為避免廚餘養豬成非洲豬瘟防疫漏洞,農委會與環保署除稽查廚餘落實高溫蒸煮,另輔導養豬業者改餵飼料或離牧。國內將近七成採廚餘養豬的黑毛豬產業首當其衝,業者態度轉向保守,連帶導致黑毛豬仔豬滯銷。農委會表示,仔豬跌幅高達四成,已於24日啟動產銷調節,預計補助業者自主淘汰種母豬總數1/3、仔豬1萬頭。

【IFOAM ASIA】校園是餐桌也是產地,菲律賓有機農業小學的日常實踐

國際有機農業運動亞洲聯盟(IFOAM ASIA)第三屆亞洲有機大會於菲律賓Bislig City(比斯利格市)舉行,由該市出資邀請全球24國150多名代表齊聚一堂,參與有機青年論壇、亞洲有機米會議及有機貿易展覽會等活動。除了相關系列活動之外,致力發展「有機生態村」的現任市長Librado Navarro更帶領各國代表參觀該市的公家有機農場、在地農民組織及3所有機學校,讓一行人看見孩子才是有機農業推展的希望種子。

強烈大陸冷氣團發威,漁業署、農改場教你防寒有訣竅

天氣冷颼颼,近期這波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有機會創下入冬以來最低溫記錄。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中部空曠地區更有可能出現攝氏11度左右的低溫。為了避免強烈寒害,造成養殖漁業與農作物損失,漁業署及臺中區農業改良場也特別呼籲,強烈冷氣團來襲,各項栽培作物及養殖業者應提早做好防寒管理措施。此外,漁業署進一步提醒,各地區若有災情出現,漁民可儘速向當地公所通報。

【北農新人事】首要穩定春節蔬果供應,總經理翁震炘:我是專業經理人

臺北農產運銷公司24日下午召開臨時董事會,確認農金局副局長翁震炘出任北農新任總經理,預計10天內上任。翁震炘第一時間接受《農傳媒》訪問表示,上任後首要任務將穩定春節前大量蔬果消費需求,未來則會配合北市府推動「供應人實名制」政策,強化蔬果安全把關機制。至於政治問題,他僅簡單回應,就交由董事長處理,他希望能做好專業經理人角色,把北農的蔬果平台經營好。

白蝦價格翻倍?漁業署:年節需求略漲1成

有媒體報導,受春節需求量大增,東部白蝦價格漲幅達2倍,一斤售價逼近500元。漁業署指出,臺東地區白蝦價格受養殖方式、銷售型態、規格影響,價格偏高,目前春節前市場白蝦價格略漲1成,主要受到年節需求影響,每公斤批發價格為221元,仍屬合理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