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177 頁
春天序曲:立春、雨水啟奏,鯖魚、椿象、櫻花伴奏
充滿年味的 2月,節氣也捎來新春的氣息—立春是春天的起始,天氣回暖、萬物甦醒、農人準備下田播種;雨水節氣帶來的綿綿春雨,則是給田間作物的恩賜。在這個時節,鯖魚、紅姬緣椿象、霧社山櫻花也讓大海、藍天與陸地更加多采多姿。
春節應景花卉,九成銀柳來自宜蘭
農曆新年將至,許多人會以銀柳作為居家裝飾。銀柳諧音「銀兩」,銀白色外觀就像是滿枝錢幣盛開,搭配枝條上的紅色花苞,看起來典雅討喜,也象徵吉祥好運、財源滾滾。臺灣的銀柳以宜蘭縣三星鄉生產最多,占國內總產量90%以上,產季集中在每年12月下旬及1月。因為宜蘭三星臨近雪山山脈,氣候冷涼、潮濕多雨,非常適合銀柳生長,今年生長期更無受颱風影響,品質極佳。
史上頭一回,宜蘭美術館雙個展呈獻臺灣農村之美
《豐年.農村.宜蘭人─藍蔭鼎與楊英風雙個展》在宜蘭美術館熱烈展出中,原預計展至2019年2月10日,因大獲好評加碼延長至3月3日。此次展覽聚焦臺灣宜蘭近代知名水彩畫家、臺灣戰後首本農業刊物《豐年》創辦社長藍蔭鼎,以及同為宜蘭人,於《豐年》擔任美術編輯長達11年的知名藝術家楊英風。
【無懼豬隊友】北市動物園引入蘭嶼豬,春寶寶初一起見客
豬從早期農村社會就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曾幾何時竟因為口蹄疫、非洲豬瘟,轉變成讓許多人戒慎恐懼的「豬隊友」敏感話題。臺北市立動物園因應農曆生肖豬年,除了從1月19日就推出「豬事大吉」豬年生肖特展外,更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合作,引入6隻「蘭嶼豬」寶寶,與民眾見面,讓大家一窺豬與人的親密關係。
【飽讀好書】《週末的快樂效應》
本書作者卡特里娜・翁斯塔也曾在每個週日夜晚為虛度週末而感到沮喪不已。她的週末就像是一張生活瑣事清單,像是洗衣服、購買日常用品、查看電子郵件、教孩子做功課等等。這種「週末不見了」的感覺,讓她決心尋找重振週末的各種方法。她從歷史、正向心理學、文化人類學與生活等各方面,探究週末的演進與真義,包括:「每週工作五天,每天工作八小時」的制度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吃早午餐其實是種炫耀的休閒?如何在週末真正獲得休息,又能充實度過?她也找到那些小心保護空閒時間的人、企業以及國家,並探尋他們如何停止忙亂、釋放壓力、有效休息,並追求快樂、冒險,以及最重要的人生目標。
春節出外「森」呼吸,走春寶典看這裡
今年春節假期長達9天,初三、初四天氣會回暖,適合迎春賞花、體驗森林之美。林務局整理全臺森林育樂場域的年節活動供民眾參考,看是要走趟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認識臺灣早期伐木史、DIY樹葉拓印畫,或是到烏來林業生活館、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了解泰雅族文化,來場知性之旅,另外雙流和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已策畫解說遊程,帶你飽覽陽光草坪、茄苳巨木、仙洞等知名景點,都是走春的好選擇。
【防非洲豬瘟】581廚餘養豬場未通過檢核,年後開罰
為避免非洲豬瘟透過廚餘傳播,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要求所有廚餘養豬場,必須在1月31日前,向環保署登記廚餘再利用檢核,才能繼續使用廚餘養豬,否則必須選擇轉用飼料或離牧。截至2月1日中午12點,全臺1918家廚餘養豬場,有736場取得再利用檢核,601家轉用飼料養豬,但有581場沒有轉用飼料養豬、也未取得檢核,春節後農委會和環保署將陸續稽查開罰。
農民職災保險上路三個月,給付金達19萬元
臺灣首度開辦的農民職業災害保險屆滿三個月,農委會和勞保局統計,目前投保人數12萬941人,投保率10.67%,其中有143件申請傷害給付,多半是在田裡操作農機不慎受傷,已有47件通過,累計發出約19萬元給付金。農委會呼籲農民盡速加保,受傷時才有保障。
【防非洲豬瘟】中港澳旅客手提行李,2月2日全面X光機檢測
中國非洲豬瘟疫情未歇,因應春節大批來臺旅客,內政部採購16部X光機,1月31日在桃園國際機場裝設完畢,2月2日起,來自中港澳的旅客手提行李需經X光檢測,取代現行人力檢查。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16部X光機每小時最高可檢測4000人次,春節期間入境最高峰每小時2400人,「絕對足夠讓旅客平順入境不會有問題。」
對抗蘋果黑星病新曙光,美國新育種計畫可減緩熟成速率、減少農藥使用
蘋果比起其他水果更容易受到各種病蟲害攻擊,尤其是蘋果黑星病,又稱作蘋果瘡痂病,此為真菌所引起的病害,特別難處理,若蔓延很可能使蘋果產量損失高達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