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81 文章

【飽讀好書】《白垃圾:美國四百年來被隱藏的階級真相》

作者南西.伊森伯格為美國早期歷史的專家。本書揭露了美國史的黑暗面,告訴你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並不只是黑白種族衝突而已,無所不在的階級問題,只因為相同的膚色而被掩蓋起來了。

蛋不能亂吃!多國曾爆芬普尼毒蛋事件,專家呼籲挑蛋看履歷

食藥署於2月15日發布記者會,指出日前在彰化縣順弘牧場抽驗的3件雞蛋檢體驗出芬普尼殘留超標,其中一件檢出量高達0.06ppm,是殘留標準值的六倍,對此食藥署強調,將會持續抽檢市面上蛋品,確保民眾用蛋安全。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醫師顏宗海表示,芬普尼毒性在聯合國急毒性分類中歸為中等,在人體臨床上也無直接致癌的證據被發現,但為了健康自保,慎選雞蛋還是必要。

小農職人手作食品正夯 運用小巧思打造安全食安環境好安心

隨著民眾食安意識日漸提升,有越來越多民眾嘗試在家製作食品,更有人拿到市面上販售,形成「小農職人」建立的市場,但由於小型食品生產者受限於食安知識,或是家中環境難以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因此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的「建構食品安全網」研究團隊發行《職人手作幸福密技-小型生產者的第一課》雜誌,透過圖文並茂的內容,教導手作職人關於生產食品的食安知識。

農試所推「台農13號-雪麗」,早生種蜜棗添新星

以「優質早生早熟果」為定位的新品種蜜棗「台農13號-雪麗(Shirley)」正式登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在1月24日舉行觀摩會,邀請試種農民、高雄市燕巢區農會棗子產銷班第七班班長葉仲彬現身說法,吸引高雄市農業局副局長王正一、高雄市農會理事長蕭漢俊、許多農產合作社代表或農民到場了解新品種特性及授權方式。

國產米食嘉年華周末登場,推廣臺灣米食文化

臺灣每人每年白米消費量由1981年時98公斤,至2017年降為45.4公斤,消費量呈現下降趨勢。為了推廣國產多元米食,2月16、17日農委會將於總統府前北廣場舉辦「做伙來呷飯」國產米嘉年華,總統蔡英文也將親臨現場。活動內容不僅有食農教育特展與80個米食攤位,還會有營養師、人氣主廚告訴民眾米食的優點,以及料理方式。

【跨國疫情】越南爆首宗非洲豬瘟 農委會將邀專家找對策

中國非洲豬瘟疫情嚴重,農委會防檢局自2018年8月起加強機場及港口旅客行李查驗,防止旅客挾帶肉類製品入境。由於越南入境旅客違規攜帶肉品的情況僅次於中國,防檢局對此在2018年11月起針對違規從越南帶入境的豬肉樣品進行採樣,送交畜衛所檢測是否含有非洲豬瘟病毒,並在2月15日確認一件來自越南的豬肉為非洲豬瘟陽性,為首宗來自越南的非洲豬瘟案例。

又見雞蛋芬普尼殘留,超標最高達6倍,流入新北早餐業者

彰化縣順弘牧場抽樣雞蛋檢體檢出芬普尼殘留超標,檢出量分別為0.03、0.04及0.06 ppm (殘留標準為0.01 ppm )。食藥署中區管理中心隨即會同相關單位前往該牧場調查,現場清點庫存雞蛋2,730台斤(136.5箱,20台斤/箱),已由衛生局責付保管並限於2月20日前回收完成。環保署化學局與地方環保局現場查核,未發現有使用環境用藥情形。

【雞蛋危機】下週六起進口140萬顆雞蛋,優先供應加工業者

行政院和農委會日前研商,將進口雞蛋補足目前每日100萬顆的缺口。農委會主委陳吉仲14日表示,2月23日及27日會從美國和日本進口約140萬顆雞蛋,由於目前已經先和液蛋、糕餅等加工業者談妥,這段時間先把冷藏的庫存蛋供應給大臺北地區的零售通路、小吃店等,進口雞蛋因為比國產還貴一些,屆時會優先補給加工業者,中間的價差及損耗,農委會會協助處理。

青農貸款不容易,農委會設3支專線專案處理

農村人口老化,這幾年農委會力推青年返鄉從農,可是多數青農沒根基,初期務農要租土地、蓋溫室、添購農機具等需資金投入,通常會選擇上農漁會貸款,但常因沒有足夠的擔保品而碰壁。農委會主委陳吉仲14日在全國農業金庫大樓召開記者會坦言,近一個月至少碰過10起類似案例,為解決這問題,今年農委會除提供0.79%的低利率優惠外,也將放寬審核條件,擔保品不夠的青農,經評估有還款能力或其經營計畫受農委會輔導,將由農業信用保證基金協助保證。

臺灣生態養殖多樣性,兼顧收益與環境,精算環境負荷量

在注重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的趨勢下,臺灣近年越來越多養殖業者決定加入生態養殖行列,然而臺灣目前對生態養殖尚無明確定義及規範,時常出現在水產品外包裝的字樣,例如不用藥、使用益生菌、友善環境等等,大多出於養殖業者根據自身經驗統整的做法。另一方面,生態養殖生產過程背負更高風險、生產成本,該如何兼顧收益與環境,成為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