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鄉間小路 第 61 頁
【菜市人生場】橋頭不再占鰲頭
「停停停!市場到了!」 「這裡不能停啦!」
爸爸和我差點吵起來,他想說,怎麼有人如此任性,突然要在縱貫公路停下來逛市場!但橋頭市場一側就真的緊鄰台一線,車聲咻咻,哪裡都不准停車,無怪當地人說:「路邊就是大馬路,有人來買菜,車就被『勾』走。」
探尋人水交織的痕跡
從飲用溪流山泉到鑿井汲水,劃時代的自來水系統,讓我們轉開水龍頭,就有源源不絕的水可以使用。人的生活處處依賴水,卻也對水敬畏三分,若洪水成猛獸,往往危及性命財產、家園毀於一旦。因此在容易氾濫的地區,自然會衍生與水相關的信仰祭儀。讓我們回溯歷史長河,探尋若即若離的人水關係。
旱季神救援,暗藏地底的深溝湧泉帶
宜蘭是臺灣唯一不需興建水庫,卻終年不缺水之地。占地23公頃的深溝水源生態園區(深溝淨水場),就足以供應蘭陽溪以北共五個鄉鎮的用水量,水源除了仰賴地面溪流,暗藏於地底下豐沛的伏流湧泉,更像一座地下水庫,於旱季適時補位。深溝淨水場的資深志工李光平形容:「如同腎蕨,冬季將水分儲存至地下球莖,夏季雨水不豐時就能派上用場!」
無形卻有情,那些圳溝的生活記憶
小時候外公、外婆的田在郊區,一個走路可以到達的地方。大人們總忙碌著菜園裡的農事,我就在旁邊的溝圳或玩水、或泡腳,自得其樂。
【臺灣究小食】麵非麵,魚麵就在你身邊
魚麵,你可能沒吃過,但生活當中,你應該或多或少都曾經聽過。
經典料理卡通《中華一番》裡,主人翁小當家在最後一輪特級廚師考試中,以「魚麵」作為麵非麵的主體,順利取得特級廚師的資格。
【菜市人生場】市場勝利組
「中和的話,我只有去過勝利市場。」
「那妳要不要也來逛我家對面的市場?」
家住中和的朋友約了我一塊探探她家對面的市場,─集合當天,─我站在員山路路口,─看著前方的市場──好了,這不就是勝利市場嗎!
【異鄉人的療癒餐桌】土耳其鄉愁
如果你問19歲的我療癒食物是什麼,我應該會回:「蛤,你說什麼?」當時我每天跟男友踩著拖鞋快樂吃夜市,上課恣意的看課外書,下課就跑圖書館看電影,少數的煩惱是想減肥,我永遠記得從圖書館看完電影出來,對未來毫無煩憂的那種愜意。
鄉間水路,立農於水的美濃圳路
荖濃溪從玉山陡峭東峰汩汩流下,急流沿中央山脈蜿蜒曲折,緩和流入美濃平原漫地伏流,被獅子頭圳束集起來,水圳支線滋養土地和人情。美濃農村田野學會總幹事溫仲良佇立在沙洲,遙望彼岸荖濃溪主流,奔騰溪水浩浩湯湯,他又順水圳水路走入村庄水橋,「這流水可能剛和我們見過面。」這美濃男人的家鄉話很浪漫。
從土地到雲端的嘉南大圳掌水工,寸土寸步守望良田水
密布嘉南平原的百年水利鉅獻,以烏山頭水庫為起點,透過織羅密網的水圳,使沒有水源的「看天田」成為15萬甲糧田。在烏山頭水庫下首當其衝的隆田工作站,接承1920年代以來的百年水利智慧,使嘉南平原抗旱英雄「掌水工」再進化,為農業大未來定下重要基礎。
水面下的精采,七股養殖池的美味與永續
造物主以山、海、河成就大地基本骨幹,身處其中的人們用智慧創造生命延續,這樣的感慨在看到七股阡陌連綿、水天一色的魚塭養殖池更加深刻。當地四百年前是一片湛藍的大海,四百年後由人力拓墾出來的養殖海依然一望無際,成為島內人們品嘗水產美味的最大生鮮寶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