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的記憶,從古到今細說臺灣糖

《豐年》雜誌第11卷第1期的保護甘蔗連環漫畫。

《豐年》雜誌第11卷第1期的保護甘蔗連環漫畫,每張圖都附上打油詩,右圖「甘蔗是糖的元素,為國增產愛(要)保護,嘸通(不要)食乎人看樣,蔗農也着加治顧(自己看顧)」,中圖「大大小小愛(要)覺醒,嘸通(不要)偷食受取締」,左圖「一人一支合起來,最大損失人人知」。(圖片提供/豐年社)

文字/王叡婷、李怡欣

很長一段時間,世人從水果與蜂蜜淺嘗甜味,直到砂糖出現。這由甘蔗煉成的甜蜜,不僅運輸保存更方便,而且用來調味、做甜點、加入咖啡茶飲皆宜,甚至曾被視為仙丹妙藥。「甜」逐漸成為飲食中重要的一味,砂糖的需求量也與日俱增。17世紀英國、荷蘭、法國等西方強權在熱帶殖民地成立大農場,大量引進勞力廣植甘蔗、量產砂糖,當時在國際上相當搶手的臺灣,自然也成了砂糖之島。

氣候溫暖潮濕的臺灣適合甘蔗生長,14世紀元代航海家汪大淵所著的《島夷志略》即提到臺灣有種甘蔗,不過是用來「釀蔗漿為酒」。荷蘭人占領臺灣後,從中國引進技術、獎勵蔗農及製糖工人來臺種甘蔗製糖,銷往日本、波斯、巴達維亞等地,為臺灣糖業的濫觴。

糖廍與糖間 土法煉糖的起點

打開任意門走進第一代製糖工場「糖廍」,在麻竹與茅草搭成的棚屋裡,幾頭牛繞行石造的廍車,帶動齒輪壓榨中間的甘蔗;糖師在磚造的熬糖屋中,將甘蔗汁依序用五個孔明鼎熬煮數回,終能煉成粗糖,也就是所謂的柴燒手工黑糖。

若要製作白糖,得將粗糖倒入名為「糖漏」的陶器,在漏口覆上濕泥,並將所有糖漏送至「糖間」準備精製。濕泥中的水分會滲入粗糖中,過濾出容易變質的雜質與有色糖蜜,使得糖色逐漸轉白、成為白糖。糖廍會就近設於蔗田周邊,糖間則通常地處交通方便的市區,做好的糖就可以直接買賣。據統計,1890年代臺灣糖廍多達1275間,臺南就占了超過八成。2021年出土的「金成玉」遺址,為清代府城最大的糖間,其中發現許多糖漏的碎片。

時至今日,糖廠仍稱開工為「廍動」(phōo-tāng),製糖季結束為「廍煞」(phōo-suah);許多地名也保留曾經製糖的線索,如艋舺的糖廍里、臺中的賴厝廍、嘉義的寶廍里等。

愛吃糖的才是文明人

「一國的文明程度據說可由砂糖的消費率來判斷,因此各位文明人,盡情享用砂糖吧!」這是1940年臺灣總督府政績宣傳片《南進台灣》的旁白,片中製糖的畫面不是攝於傳統糖廍,而是虎尾、總爺、新營、屏東等煙囪濃煙陣陣、機具運轉不間斷的新式糖廠。

從明治維新開始西化的日本,認為吃糖不但能夠補充熱量及提振精神,更是文明的表徵。然因國內緯度較高,發展糖業不易,於是總督府一殖民臺灣就大力推動糖業現代化。1901年有「臺灣糖業之父」之稱的農政專家新渡戶稻造提出「糖業改良意見書」,指出發展糖業要從改良製糖技術及甘蔗種植兩方面著手。隔年橋仔頭製糖所(今橋頭糖廠)設立,為臺灣第一座新式機械化糖廠,而後廣設俗稱「五分車」的糖業鐵路,提升甘蔗運量及速度。1939年糖的年產量達到140萬噸的史上最高峰,出口量為世界第三,僅次於古巴與爪哇。

發達的糖業也帶動甜點、煉乳、罐頭相關產業的發展,出乎意料的是以巧克力為招牌的「明治製菓」,是曾在臨時臺灣糖務局任職的相馬半治1917年於臺灣創立,製造巧克力、牛奶糖、冰淇淋、煉乳等甜食,也就是說看似從日本紅到臺灣的明治巧克力,其實骨子裡流著臺灣的血液。

《南進台灣》提到「臺灣蔗農平均有一千元以上的年收入,比起內地的百姓令人羨慕」,好像糖業如日中天,臺灣人也跟著發了。但實際上新式製糖的利潤多流入日資的口袋,加上總督府1905年施行「原料採收區域制度」,規定農民只能把甘蔗交給指定的製糖會社,價格由會社決定,不僅收購價格過低,會社還會在磅秤上動手腳,被剝削的農民只能無奈哀嘆:「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1924年爆發的二林蔗農事件便是由此而起。

保護甘蔗人人有責

糖業的一片榮景,因二戰期間美軍轟炸而中斷,多數糖廠嚴重毀損。國民政府成立台灣糖業有限公司(後稱台糖),接手及修復糖鐵與四大會社共42間糖廠。1950年台糖設立北起臺中、南至高雄的「南北平行預備線」,串聯全島糖業運輸網。

參考資料=《甜與權力》、《砂糖之島:日治初期的臺灣糖業史1895-1911》、《你不可不知的世界飲食史》、〈日治時期臺灣砂糖和甜食的消費變遷〉、〈【原來作物有故事】甘蔗 香甜滋味蘊藏血淚故事〉、〈世紀之交的臺灣糖業與蔗農〉、〈糖吃越多國家越進步?臺灣的砂糖如何成就日本洋菓子〉、〈製糖機器動得厲害:從傳統到新式製糖,臺灣糖業的關鍵十年〉、《南進台灣》、〈明治巧克力也來自臺灣!臺灣製糖業帶動日本菓子欣欣向榮!〉、〈明治巧克力的故鄉在臺灣!日治時期臺灣蔗農催生出的甜蜜滋味〉,〈五分車不載客!掀開台灣甘蔗製糖的甜蜜身世〉、〈台灣傳統白糖製造技術與其關鍵陶質工具〉、〈甜蜜時光-臺灣糖業檔案特展〉、〈去糖廠吃冰的回憶!全台僅剩4家製糖 舊糖廠轉型觀光〉

傳統廍車(又稱石車)。
臺南市後壁區重新打造一座傳統廍車(又稱石車),甘蔗會放入兩個圓柱體中間,由牛隻繞圈帶動運轉。(攝影/陳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