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綿繩串起的大蛤飯,又被我們暱稱為「貝殼粽」。
飲食
【島民觀察】菊島喫風土:清明時節的大蛤飯

除了過年可以領紅包之外,我最期待的節日就是清明連假。不只有兒童節的活動,還有在這個時節才難得能吃到的「大蛤飯」。大蛤實為淺蜊,盛產於澎湖潮間帶,棲息在柔軟的黑沙泥地中,外觀呈長橢圓狀,殼上有明顯的紋路(成長紋),最大可以長到六至八公分,因此被稱作大蛤。

冰糖、二砂、紅糖、方糖、白糖、黑糖
封面故事
糖的多重宇宙

大家都有幫家人跑腿買糖的經驗吧!看著超市架上擺滿各式各樣的糖,光是砂糖就有特砂、細砂及二砂,隔壁架上還有黑糖、方糖、冰糖,讓人眼花撩亂。除此之外麥芽膏、甜味劑和果糖也任君挑選,同樣都是糖,為什麼顏色、形狀差異那麼大,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呢?

糖漬水果
封面故事
糖背後的事

說到糖,大家都會想到是由甘蔗提煉而來,對於甘蔗的印象,總是少不了那句「倒吃甘蔗」,究竟甘蔗為什麼要倒著吃?除了吃還有其他用途嗎?甘蔗帶來的甜蜜改變了世人的飲食習慣,嗜甜的人們在作物間挖掘更多關於糖的可能,但過多的糖分又會對身體造成哪些影響?這些甜蜜背後的事,你知道了多少呢?

炒肉燥用的豬油與冰糖
封面故事
看不見的臺南甜

臺南的甜,是若隱若現的。城內沒有甘蔗田,店鋪小攤也不常見龍鬚糖、糖葫蘆、糖蔥等甜食,然而所有在這裡安身立命的人,或許都會同意臺南饒舌樂團「榕幫」那首〈甜蜜城市〉所唱:「甜蜜的滋味/是為了留住你的心和胃/你的精神會被這裡綁架/流連在大街小巷……」

小朋友參加採收甘蔗遊程。
封面故事
迎風甜香,入寶山得糖而歸

「新城糖廠是日治時期少數獲得許可的私人糖廠,新竹風大,每年製糖時,風吹來都飄揚著一股糖香味。」新城風糖執行長王翎鳳談起寶山製糖歷史,有著掩不住的驕傲。新竹縣寶山鄉自清朝起就有客家人種甘蔗、製糖,但真正達到頂峰是日治時代,日人將產業規模化,新城糖廠(後改名為寶山糖廠)是北臺灣相當重要的黑糖出產地。

飲食
【植物系.食旅日誌】回味米豆粥

對廚師來說,每個工作過的廚房都是一個彼時的家。而和家有關的回憶,往往是從一道菜、幾個特別時刻、兩三個人的故事說起。早餐的餐期服務匆匆結束了,負責冷檯早班的S是位白淨高䠷的舊金山小伙子,陽光男孩的笑容帶點迷人雀斑,迎面走向我在地下室廚房備料的工作檯邊,要我張開嘴。

果貿社區第八、九棟大樓
土地
【菜市人生場】家離市場那麼近

果貿社區的第八、九棟大樓是兩座相對的半圓弧形建築,我們站在之間的中庭──「欸妳抬頭!」──天空被密集的大樓窗戶圈成一個圓形,那一刻我簡直像是自帶魚眼鏡頭。早晨的中庭,乘著輪椅的老人被推出來透氣,阿伯繞著花圃健走,手機播放80年代金曲給大家聽。

白沙屯二媽遊庄,深入山林小徑與鄉鎮社區。
土地
【神明好農情】白沙屯二媽遊庄探鄉親

大家都說「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我還認為臺灣最有人情味的一條路,就在白沙屯二媽遊庄路線上。原本是媽祖出巡探視鄉親的路,隨著越來越多外地人參與、沿途居民熱情款待,形成既神氣又有人氣的地方風景。

雙溪口溪。
土地
【水裡的回音】神在的地方

你看過《神隱少女》嗎?如果有看過的話,對這一幕應該難以忘懷吧:門簾掀開,腐爛神探頭進來,湯婆婆僵住笑臉招呼,千尋開始引路,一路上人人露出驚愕和作嘔的表情,黏稠的聲音不絕於耳,髒水不斷從神明的身軀湧現,流淌在乾淨的地板上。

《發光白鳥的洞穴》(圖片提供/聯合文學)、《喂!下車》(圖片提供/遠流出版)
藝文
【文明野味】影之島

該如何妥善向一名稚齡的孩子解釋死亡或滅絕的概念呢?有時候我會遇到這樣的困擾,就像試圖向一名還不會數數的孩子解釋「零」的概念、向一名還沒有時間概念的孩子解釋過去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