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鄉間小路 第 22 頁
【埔里農會酒莊】與友同Chill鯉魚潭邊
位於南投埔里鯉魚潭畔的「埔里農會酒莊」,二○○三年正式開始營運,製酒師許瑞良介紹,「這間酒莊是在『九二一重建會』與農委會(今農業部)的討論下誕生的。」結合農業與鄉村的農村休閒酒莊,以當地水果、花卉與農產為釀造原料,推出多款特色酒品,包含百香果釀造酒「百里飄香」、玫瑰浸泡酒「真情玫瑰」以及五葉松蒸餾酒「迷霧森林」等,於國際酒類競賽中獲獎頻頻。
【酒堡庒】喝杯獨一無二的《易經》葡萄酒
臺中市外埔區永豐里舊名「虎腳庄」,因後山地形像一隻睡虎守護村莊而得名,「酒堡庒」酒莊主人劉金湖親切介紹:「人說有其形必有其靈,虎腳庄的風水會庇佑這邊的人。這裡環境很好,氣候宜人,土壤含豐富有機質與礦物質,加上南邊有大甲溪、北邊有大安溪,所以物產富饒!」豐碩水土與人文,釀就酒堡庒自帶風土特色的《易經》葡萄酒。
【樹生休閒酒莊】尋找初榨的甜美珍釀
「樹生休閒酒莊」原以翠綠色金香葡萄、紫黑色黑后葡萄進行在地種植與釀酒。
二○○五年,具有國際釀酒師及侍酒師執照的陳千浩,在農糧署委託下與樹生合作,合力釀出的「埔桃酒」,在素有國際葡萄酒奧斯卡之稱的「法國巴黎世界酒類競賽」中膺獲金牌、豔驚四方;「紅埔桃」酒也在被譽為世界最大酒類競賽的「德國世界酒類競賽」贏得金牌。
【公館鄉農會酒莊】穿龍而來的風土好食與好酒
「穿龍圳」是苗栗縣公館鄉著名的公共建設,也是重要的歷史文化象徵,自中國清道光年間開鑿至今已近二百年。穿龍之名諧音「鑿穿窟窿」,標誌著開鑿山壁、引後龍溪雪山水為灌溉用的典故。而公館也因為含有豐富礦物質的風土環境,宜於農業,故特產紅棗、芋頭、紫蘇、芥菜、桑椹、金桔等作物。
《鄉間小路》2024年10月號 怪多滋味
節氣更迭,平安送走中元,又將迎來熱鬧西洋萬聖,應該來點不一樣的。這期《鄉間小路》勇於突破舒適圈,為鄉友們引介不同以往的臺灣特色食材──前往高雄「青隆鱷魚場」,認識曾作為臺灣辦桌文化重要食材的鱷,面對大眾飲食、環境觀念的時代變遷,如今如何發展;也轉進「海王星餐廳」,請國宴級大廚開席當年最鱷料理。
【地方臺味】彰化菜麵
對老彰化人來說,大節日到觀音亭、天公壇、定光佛廟等處參拜後,去吃碗素食麵是日常。
早前彰化傳統,廟宇多,吃齋念佛也常見,逐漸衍生舊城區周邊眾多素食攤。素食的麵一般被彰化人稱作「菜麵」,乾、湯皆可,配料豐富,其精髓是──豆包。
【餐桌上的產地】鱷魚:與鱷同行四十年
對鱷魚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電影裡,靜靜埋伏水中,無聲凝視萬物,又突然以一身堅硬隆起的外皮出現,將獵物拖入水裡,這樣兇猛的動物要成為食材,屬實難以想像,而想像外的事情總會發生。
午後的高雄天邊隱隱掛著烏雲,越往位於鳥松區的「青隆鱷魚場」開去,天色堆疊得越暗,風雨欲來的樣子,像隱喻著目的地的一切,有什麼正在等待。
【餐桌上的產地】鱷魚:開拓鱷路的前行者
在高雄湖內區營業超過三十年的宴會型餐廳「海王星餐廳」,尋常餐廳外觀,櫃檯卻掛著特殊的「鱷名遠播」匾額,整潔寬闊的場地,餐桌布置不失細節。各種精緻菜色與特殊少見的鱷魚餐點,皆來自國宴大廚「阿泉師」高景泉之手,同時他也是鱷魚料理界的名廚。
【餐桌上的產地】鱉:溫泉水滑鱉味美
客人問:「現在要撈嗎?」林信弘抱出一個鋼盆:「剛好雜誌社要來拍,我先撈起來了,你看。」盆底躁動不安,傳出尖銳爪子刮金屬的沙沙聲。
我們探頭看,一隻草綠色的扁平甲殼生物,用爬蟲類的狹長眼珠瞪視我們。頭尖嘴細,像烏龜又像鱷魚,充滿皺褶的長頸生猛有力,在空中不斷揮舞,甚至可以轉動一百八十度往後攻擊,林信弘提醒:「小心別被咬了!」
【餐桌上的產地】白玉蝸牛:南澳蝸蝸們的祕密日常
炎炎夏日,來到南澳鄉金岳部落的育蝸場,怕日晒的蝸牛已躲進野草底下乘涼,或鑽入土裡避暑。午後三、四點氣溫稍轉涼,郭金郎的太太事先將育蝸場的灑水器打開,溫溼的水氣彷彿在提醒蝸牛:「來喔,準備要放飯囉──」如同寵物飼主搖鈴示意小狗來吃飯,一道道噴灑的山泉水,成為蝸牛的開動鈴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