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攝影 白之衡
為了二〇二四年十一月在石門水庫舉辦的「Action Asia 50 Taiwan」越野跑,我整年投入大量體能訓練,集中強化自己的跑步耐力、上下坡技巧和肌力等。我甚至勵行減肥,期望至少不要被體型拖累。畢竟前一年的慘澹經驗,我的身心都狠狠記住了。
二〇二三年在這場距離長達五十公里、累積爬升近兩千八百公尺的賽事,我抽筋三次、膝蓋發痛、體力無以為繼,最後幾乎散著步回到終點,以十小時半的成績完賽。這次無論如何都想雪這個恥。
凌晨三點,我在大溪的民宿起床,安靜地更衣用餐如廁,騎車前往石門水庫。抵達時約四點出頭,已經有許多跑者聚集在會場。黑暗,但熱鬧。我只是默默地穿戴裝備、點亮頭燈、熱身。今年的氣溫比去年高了至少十度,讓我心裡不禁叫苦。
五點準時鳴笛開賽,我和約一百名跑者一齊起跑,天甚至沒亮,所有人都打著頭燈,沿著漆黑的道路前進,在反光布條的指引下從柏油路跑進石門山的登山步道。
越野跑並不封路,因此會與登山客分享步道。沿途我們與不少隊伍錯身而過,與他們道早,他們也會不吝喊加油。明明天還沒亮呢,已經有不少登山客在下山了。莫非石門山是夜景聖地?
這天起了濃霧,我一直撐到下石門山才關頭燈,穿過石門勝景,沿環湖公路跑約五K,又切入山徑開始爬溪州山。我們就是這樣不斷在公路、步道、山徑之間切換,轉個彎就是不同地形和坡度。
主辦單位在賽前呼籲:這次難度比前年高了三成。我在跑進溪洲山後終於親身體會到。臺灣罕見地在十一月迎來連續颱風,石門水庫周遭也不免承受破壞。為了確保賽事如期,主辦單位在最後兩週多次尋訪賽道,盡可能清理倒木,架了新的拉繩,或開闢臨時路線,藉此繞過崩塌。
我感謝他們,但要多付出不少體能和技術才能完賽,也讓人不禁埋怨。在跑進第三補給站時,我已經感到兩腿緊繃僵硬,灌了好幾杯可樂和吃了大量水果後,忍不住跟志工要了張凳子。這一坐下,發現我帶動其他同時進站的跑者紛紛開口要椅子,忍不住莞爾。大家果然都很累啊。
賽事進入後半段,跑者彼此的距離已經拉得很開,賽道上很多時候只有我一個人。偶爾追上其他跑者(或被追上),我們會彼此打氣,或抱怨賽事難度,然後視各自的速度,選擇禮讓與否。
行過湳仔溝,途經打鐵寮,登上白石山,跑了好遠好遠的路,最後兩K身體明顯已經沒電了,只能硬撐著僅存的意志力,努力跑完最後的下坡,奮力奔進終點。果不其然,那些臉孔熟悉的菁英跑者們都回來了,吃著主辦單位發的便當,彼此聊天。
我用脖子接過獎牌,傳訊通知朋友已完賽,一屁股坐下,然後又突然被朋友的回訊驚醒。原來在那短短幾秒間,我開始打盹了。
作者 白之衡
文字工作者,兼業餘戶外玩家,這輩子那一丁點的耐性都是靠習字和山野磨練出來的。只要山還在爬,路還在跑,飯還能吃,字還能寫,就什麼都過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