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 image
  • 1955 文章

【餐桌上的產地】鮟鱇:一尾醜醜仔,思雙枝

全世界的鮟鱇魚超過三百種,最大共通點是都長得相當「奇特」。臺語有句俗諺「醜醜仔思雙枝(居)」,意思是再怎麼其貌不揚皆能尋覓伴侶。而關於深海鮟鱇魚有趣的特點之一,是身為雌雄共生的魚類,鮟鱇雄魚找到真命天女後,會牢牢咬住對方、寄生其上,逐漸退化成為生殖器,最終與雌魚融為一體。

【餐桌上的產地】晚香玉筍:是花也是菜,怎麼能不愛?

「晚香玉」,名字別緻如《紅樓夢》裡的少女,盛開時成串的白花小巧可愛;也是我們熟知的「夜來香」,夜晚綻放的清新香氣特別迷人,贈情人或許不夠大方,供養神佛倒很合適,那,放在餐盤上呢?這就是農夫最樂見的啦!尚未開花的晚香玉被稱作「晚香玉筍」,從市場買一把回家,鹽水汆燙,什麼都不用沾,莖清脆幼嫩口感如蘆筍,帶點黏稠更飽滿水潤。

【餐桌上的產地】海葡萄:璀璨淺海的綠寶石

日本沖繩的「海葡萄丼」是聞名世界的地味料理;神祕葡萄狀藻類,因光合作用綻放晶瑩剔透的綠。被饕客們譽稱為「植物界魚子醬」的海葡萄,入口前已先勾起視覺上的愉悅驚豔,吃生魚片時佐上一些,軟滑多脂伴隨一抹清脆解膩,入口後,嗶嗶啵啵的彈跳口感,解鎖了飲食的新體驗。

醬滷虱目魚頭、乾煎魚腸 食材:魚頭5顆 20元/魚腸2副 15元/醬油 半碗/糖 少許/薑絲 適量

【百元風味鈔】臺南人的迷宮飯:醬滷虱目魚頭,以及乾煎魚腸

飲食文化之中最艱深的層次,不是完美的大塊肉,而是內臟、皮骨、頭尾,那些本來會被丟棄的零餘部位,才是料理界真正的決勝修羅場。
在傳統市場買菜,中小型魚貨通常是一條一條賣,唯獨虱目魚例外──虱目魚是分部位販售的。一隻虱目魚,大致會分成幾個不同的部位:魚頭、魚肚、魚柳、魚皮,以及魚骨。原因是虱目魚雖然營養豐富又鮮美,但多刺,魚刺還會分岔。若是整隻下去料理,不會剔魚刺的人,被鯁住會很痛苦。

晒製火燒蝦乾。

【飲食身世錄】火燒蝦乾與矮凳

當清炒火燒蝦乾上桌,我簡直要驚掉下巴。多數臺南人人生的第一尾蝦,就是火燒蝦。碗粿、蝦仁肉圓裡的蝦,擔仔麵上擺的那隻留尾殼的蝦,還有蝦多多的蝦仁飯,全源自火燒蝦,不是牠,便少一味。

風味獨特的chicken korma。

【異鄉人英式餐桌】南亞咖哩

位在倫敦東邊白教堂區附近有一家叫做「Original Lahore Kebab House」的巴基斯坦菜。外觀裝潢十分樸素,內部同等陽春但空間寬闊,讓我想起臺灣山間的土雞城。牆上掛著一些年代久遠的照片,有些略顯獵奇(例如老闆與獅子合照)。

賣魚大哥說若是他當鎮長,「攤位權利一定會好好分配!」

【菜市人生場】麻豆有三多:麻豆中央市

私以為,麻豆有三多——文旦、碗粿、菜市場。常聽人說「市三」、「市五」、「中央市場」,就沒聽過「市四」、「市二」或「市一」。

偌大的市三市場空間看似規劃良好,招牌設計統一、販售品項也多元,唯一弔詭的是——沒有一家營業。我以為自己來錯時間,不過裡頭賣雞肉的阿姨表示,此處確實只有少許攤位營業中,緊鄰的市五市場有一樣的閒置情況。

林蔭包圍的散步道,盡頭便是藍藍大海。

【菊島喫風土】呼喚春天的沙灘桃花源林

林投公園位於澎湖的湖西鄉,離機場只有一步之遙,是許多觀光客都會造訪的觀光名勝。公園的設置源於一九四六年的造林,長長的沙灘旁種植了滿滿的木麻黃,作為防風林,也是澎湖少數早期開闢的綠地,並於一九五三年正式建成公園。

臺北市天后宮在西門町鬧中取靜。

【神明好農情】穿越時空朝聖西門

臺北市西門町的新潮時尚離我越來越遠,但我還是喜歡來西門町,原因是這裡有廟宇,即使遊客來來去去,流行變來變去,但是廟宇始終靜靜的在這裡,守護傳統守著你,與熱鬧商圈形成強烈對比。

西門町之名來自日治時期,一九二二年設立臺北市劃分的新行政區。假如讓時光往回走,回到日治時期的西門町,當時的西門町是日本人聚集處,有劇場、有夜店,是娛樂休閒的地方,也是佛寺、神社聚集的朝聖地。

簡嘉文夫婦招待我們品茶。

【四方茶話】做茶是溝通也是理解

拜訪當天,車停在約定的嘉義「太和村」路邊,放眼看去都是茶園,不論遠近。在一處山邊的斜坡上,有一個彷彿拼裝而起的魔幻木屋,還有人影頻頻走動,搬運木料。

通過電話後,在坡下的一處隱密、寬大的三合院中,終於跟張志聰、葉人壽碰面,一起前往簡嘉文的茶寮,茶寮就是方才下車後,觀望許久的那棟木屋,遠看像是森林被馬賽克了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