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林媛玉╱攝影 吳尚鴻
地緣關係使然,僅一水之隔的臺灣金門縣與中國福建省廈門市,兩地居民有許多宗親連結,兩岸間彼此也多有往來互動。因應在地居民需求,民國九十年(西元二○○一年),政府開放「試辦金門馬祖澎湖與大陸地區通航實施辦法」(俗稱小三通)政策,經由金門港務局下的「水頭港區」,兩岸居民建立通航往來的管道。COVID-19期間,因疫病風險管理,小三通一度暫停。疫情過後,全球經濟、民生與交通往來逐漸復甦,「小三通」也逐步放寬管制、恢復船班運行。熙來攘往的旅人絡繹不絕,金門水頭港區再次恢復過往熱鬧光景。
檢疫犬以輕快腳步穿梭在金門水頭碼頭的綠線加強執法區,對著剛經由「小三通」下船入關的旅客行李及推車東嗅西聞――含肉的蘿蔔糕、剛吃一半的火腿蛋吐司,甚至是口袋忘記丟的橘子皮,都逃不過牠的鼻子。
入關前綠線加強執法區,你檢查了沒?
船行靠岸,旅客下船準備證照查驗、通過海關,領犬員沈子禔與檢疫犬Jerry早已忙著在入關前無申報項目的綠線通道來回,嗅聞、偵測旅客的手提行李及推車,確認是否攜帶違規檢疫物,或是超量未申報的農產品。已服役六年多的九歲「老鳥」Jerry,比領犬員還要資深。身為檢疫犬,平時有一點貪吃,在曾任職動物醫院的沈子禔眼中,是活潑、相處起來沒什麼脾氣的好好先生。不過Jerry不喜歡無趣的工作,一起執勤時,沈子禔會想辦法營造有趣職場氛圍,來提高Jerry的工作效率,另外也會依規定給犬隻適度休息。
與一般觀光港埠不同,金門水頭港區除了來金門旅遊的大批旅客,還有許多頻繁往來兩地探親訪友、採買購物或是虔誠進香的居民。民生氣息濃厚,導致通關旅客一不小心往往就忽略出入境相關管制。領犬員沈子禔分享:「我們的動植物檢疫,無論是程序、標準和法規,其實都跟其他機場一樣,最常碰見的狀況就是旅客真的『忘記了』。」
因為往來距離近、時間短,有些旅客沒有出國感,常常上船前才帶著中國親友分享的火腿腸、水果,乘船間食物、果皮或相關垃圾往袋子裡一塞,下船就拋諸腦後;又或者,大批進香團旅客朝聖後回到金門,忙著關注神像的信徒們,忘記口袋還有一大包檳榔未丟棄,這些人身上的違規物都會引起檢疫犬關注。正因為水頭港區小三通的特殊性,因此在下船入境開始,即設有告示或相關人員提醒旅客不可攜帶動植物及相關產品入境,如有攜帶應詳實填寫海關申報單並經由應申報(紅線)櫃檯查驗通關;當然,在入境長廊及大廳大多設置有農畜產品棄置箱,方便入境旅客主動棄置限制攜入的動植物及其產品,避免受罰。
不只是生鮮蔬果、生熟肉類及肉類加工食品入境有所管制,連婆婆媽媽們託親友幫忙採買的香菇、蒜頭、花生等中國地區農產品,欲攜帶入境都不可忽略,每人、每次限重一公斤,超量未向海關申報會觸法。近期中國有些較為流行的食品,包括螺螄粉、離子水及核桃等,也有入境攜帶的總量上限,超過六公斤就必須丟棄銷毀。
上班即訓練,檢疫犬提升精準度
自從水頭港區恢復一小時一班次的小三通航班後,人潮一波波未停,也產生許多狀況。「綠線區距離動線不算大,有許多旅客一下船就急著拉行李要趕往機場轉機,東西很多、動作不小。」領犬員莊書亞說,其實環境噪音加上短時間湧入的人潮,行李推車等聲音等,在在考驗檢疫犬執勤,也容易消耗體力,因此檢疫犬需要分組輪流出勤,讓牠們適時喝水休息,保持好的工作效率。
為了提升檢疫犬的偵測精準度,沈子禔與莊書亞會在工作期間記錄狗狗找到過的檢疫物並納為訓練項目,適時準備狗狗喜歡的零食,除了獎勵Jerry與Gita,也希望透過零食,有效幫助牠們連結對檢疫物的印象,透過在職訓練保持狗狗們的敏銳度。沈子禔笑說:「有時我們會拜託那些每天往來、熟悉的旅客幫忙帶著預先準備好的檢疫物品入關,訓練狗狗。」讓檢疫犬在現場實地練習中,更加精準找尋檢疫物,也更有自信。
當然,在港口查察檢疫物常常會碰到許多有趣的情況,曾經有位從事中醫的旅客,因為身上有著長年接觸中草藥的味道,每每入境時,檢疫犬都會被他身上的氣味所吸引,在他身邊徘徊不去;還有一位把小三通當通勤工具的大哥,幾次因身上帶的檳榔被攔下,後來即使沒有攜帶,檢疫犬還是常常跟著他,讓他又好氣又好笑,恨不得乾脆脫光衣物接受檢查。
生鮮水果、含肉糕餅、真空包裝,這些通通不可以!
到底還有哪些容易被忽略、卻禁止攜帶入境內的檢疫物?有鑑於「非洲豬瘟」會對臺灣養豬及相關產業帶來的巨大衝擊與經濟損失,根據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簡稱防檢署)規定:旅客攜帶肉類或加工肉類、含真空包裝入境時,必須向防檢署申報檢疫,來自疫區的禁止輸入產品或經防檢署檢疫不合格者,不得攜帶入境。
東亞國家中,目前只有日本及臺灣屬於「非洲豬瘟非疫區」,因此經小三通從中國入境的旅客,常見攜帶的動物肉類製品包含肉鬆、肉乾等伴手禮,全部禁止入境。
「許多旅客買的特產或食品,其實從外包裝名稱上未必看得出內容物。」身在第一線執勤多年的動物與植物檢疫人員提醒,比方說糕餅類,很多人以為榴槤餅是水果製作,應該算是植物性的食品,卻忽略餡料中可能含有豬油等肉類成分,因此購買前仔細檢視及了解內容物很重要;還有許多旅客會將飯店提供的迎賓水果打包到行李中,或是逛街時買的含火腿腸速食麵等,其實都是禁止攜帶的物品。
應檢疫的加工肉類產品包括:肉乾、肉鬆、酸肉、香腸、臘肉、熱狗、培根、火腿、烤鴨、鹹水鴨、鴨腎、雞翅、鳳爪、肉粽、肉包、肉卷、牛肉丸、貢丸、精肉團、水餃、披薩、含肉月餅、杏仁餅、雞仔餅、三明治、漢堡、含肉機上餐食、含肉液態湯類等;此外,由於來自中國的含火腿腸速食麵中,火腿腸製作未經過一定加熱溫度,為了防範疫病的入侵,同樣嚴禁旅客攜帶入境。
「非洲豬瘟會帶來高傳染病性、造成豬隻的高死亡率,至今尚且沒有有效的治療方式,因此我們邊境把關的力道一定要滴水不漏。」動物檢疫人員表示,除了讓大家意識到攜帶違規動物和含肉製品的風險,共同維護臺灣農業環境,法規對於入境旅客違規攜帶肉製品也給予嚴懲重罰。依據《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第四十五之一條規定,自非洲豬瘟疫區違規攜帶豬肉製品入境,首次違規將處新臺幣二十萬元罰鍰,再犯者處新臺幣一百萬元罰鍰。
堅守檢疫防線,守護國土與國安
隨著小三通航線的逐步恢復,金門與廈門兩地來往更加頻繁,尤其臨近年節,遊子返鄉、親友團圓相聚的高峰期,更是落實動植物檢疫的重要時刻。守住國門第一線,守衛在地的生態平衡,更保護農業安全,降低疫病傳染風險與整體經濟損失。
乘船進港入關前,請務必確認檢疫法規,落實主動申報,避免攜帶違規物,以免受罰及造成相關生態威脅。若看到滿場忙碌的領犬員、檢疫犬及動物及植物檢疫人員時,也請別忘了報以微笑,肯定他們為守護國土默默付出的貢獻。
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