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木瓜「台農11號」果肉橙黃色、儲運性佳。
農業技術
橙黃果肉、自帶花香 台農11號-小寶 風味絕佳:木瓜界新星耐逆境、更豐產

番木瓜(Carica papaya L.)為半草本熱帶果樹,屬番木瓜科(Caricaceae),番木瓜屬(Carica)。在臺灣栽培已有百年歷史,1940年以前,因為番木瓜品種特性不佳且栽培技術落後,所生產的果實品質不佳,通常是作為副業栽培,面積約300公頃。農業試驗所投入研究人力與經費,進行品種與栽培技術改良,隨著品質提升、推廣營養價值,消費需求量增加,栽培面積也逐漸擴大。

美國大華超級市場(99 ranch)可見通路常溫開架銷售臺灣番石榴。
農業技術
冷鏈外銷再進步 穩定輸銷臺灣爽脆番石榴:搭配關鍵採後技術鎖住鮮果風味

番石榴為我國重要熱帶經濟果樹,果實口感清脆爽口,加上富含維生素、膳食纖維、多酚類等高抗氧化力及亞硝酸鹽清除力物質,常年廣受國內消費者青睞,極具外銷潛力。2009年,農業部向美國提交番石榴輸銷申請,於2019年10月由美國農業部動植物檢疫局公告准入,同年12月第一櫃番石榴啟航,是我國番石榴輸美的里程碑。然而,番石榴輸美卻傳出品質不穩定的消息,因此番石榴的採後流程需改善,期待突破關卡,順利銷往海外市場。

玉女番茄皮薄多汁且甜度高,平均售價高,是外銷的首選。(攝影/王士豪)
農業技術
冷鏈搭配無萼片採收 外銷成長指日可待:低溫保鮮技術克服小果番茄低溫寒害與後熟反應

小果番茄鮮紅討喜,果實大小易入口,加上皮薄多汁、風味佳及富含多種營養成分等優點,是我國近年熱門的園藝作物,栽培規模亦迅速擴增。我國自2014年起推動小果番茄外銷,但海外市場高度集中於鄰近國家且外銷量少,多數仍流入內銷市場使交易價格崩跌,因此拓展長程外銷市場儼然成為重要議題。小果番茄因其特性,若要外銷,需尋求低溫以外的保鮮技術,而這正是我國小果番茄的長程保鮮技術缺口。

番茄對氣候環境較為敏感,夏季時宜搭建遮陰處並進行溼度管理,以降低落花、落果。
農業技術
掌握番茄栽培關鍵:防治落花落果 有助產量提升

番茄為茄科之蔬果作物,原產於南美安地斯山脈之秘魯、厄瓜多爾等地,依據2022年農業年報統計,番茄種植面積約3,895公頃,產值約42億元,主要栽培地區為嘉義縣、南投縣、高雄市等地。

甘藷在不同種植環境下,需要調整其施肥方式與用量。(攝影/戴靜宜)
農業技術
《因應氣候變遷作物科學化管理系列三》:提高土壤有機碳的田間實作方式-甘藷篇(中)

因應氣候變遷對農業的衝擊及可能影響糧食安全,需要科學化農業實作管理,內含涉及氣候-作物-土壤-肥料的交互關係,〈因應氣候變遷作物科學化管理〉一文擬於《豐年》雜誌分別用3篇文章進行說明。第三篇〈提高土壤有機碳的田間實作方式〉將分別就水田作物水稻、根莖類作物甘藷、雜糧作物玉米與園藝作物番石榴進行說明,本篇為甘藷篇(中)。

由古至今,不僅西方國家的庭院中種著石竹,東亞歷史上,上從帝王下至仕紳,無不欣賞石竹之美。
農業技術
夏季也能賞石竹 「台農2號-夏粉霞」四季生產:9年育成耐熱抗溼新品種

石竹與康乃馨是石竹科石竹屬植物,為世界重要的經濟花卉之一,大多應用於花壇、盆花及切花。石竹為一至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在我國景觀花卉的生產量每年約30萬株,大多應用於秋冬季的景觀布置。

蔬菜從農田採收後,經過預冷等保鮮處理,才能夠以完美狀態到達消費者手上。(攝影/楊為仁)
農業技術
做好關鍵預冷 高品質園產品安心外銷:採後有效降低溫度 增加貯運壽命保值又保鮮

蔬菜、水果等「園產品」發育至可供人類利用階段,即達到園藝成熟,或稱商業成熟而被採收,此時也是採後處理的開端。採收前的園產品,是活生生植物的一部分,採收後的園產品也是新鮮且有生命的,例如呼吸作用及蒸散作用等生理反應仍持續進行,而這些反應將因「田間熱」及「呼吸熱」而加速,若無任何作為,園產品的老化將提前發生,最終損及獲益及商品信譽。為了將國產的高品質園產品運至海外市場,預冷是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

翼豆「臺東2號-春豐」嫩莢翠綠短薄,小巧可愛。
農業技術
翼豆新品種「臺東2號-春豐」:時令豆菜「翼」飽口福

翼豆引進臺灣已逾百年,主要分布於中南部鄉間或東部原民部落中。隨食用歷史演進,部分原住民族如阿美族,已將翼豆視為部落中重要的豆類蔬菜。有鑒於翼豆豆莢有別於其他豆類蔬菜的鮮脆口感,且在莢身兩側各長了一對翅膀,外型吸睛,極具發展為臺東地區特色蔬菜作物之潛力,因此臺東區農業改良場(簡稱臺東農改場)著手投入栽培技術及育種等相關研究。

策劃雜交種子生產需考量氣候、人力、機具配合調度,過程繁複,圖為高粱種穗烘乾後利用聯合收穫機進行脫粒。
農業技術
國產雜糧優質種子 建立生產體系進行式:應對全球糧食安全風險的重要選項

由於國內飲食型態逐漸由米食轉向麵食,以及肉類及蛋類消費量增加,飼料穀物需求也相對大幅提升,臺灣每年需從國際市場上進口大量玉米、高粱、黃豆、小麥等雜糧,共達800萬公噸以上,進口依賴相當沉重。此外,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疫病蟲害等天災,加上俄烏戰爭、疫情時代改變經濟模式,造成糧食價格波動、供應不均,全球糧食安全風險日漸升高,政府面對此挑戰更是日益嚴峻。

科學化的田間施作方式,不僅有助於產量增加,還能提升土壤固碳潛力。(圖片提供/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農業技術
《因應氣候變遷作物科學化管理系列三》:提高土壤有機碳的田間實作方式-甘藷篇(上)

因應氣候變遷對農業的衝擊及可能影響糧食安全,進而需要科學化農業實作管理,內含涉及氣候-作物-土壤-肥料的交互關係,〈因應氣候變遷作物科學化管理〉一文擬於《豐年》雜誌分別用3篇文章進行說明,包含第一篇〈農業實作的誤解觀念及做法〉、第二篇〈調節實作以抗高溫、水分及其它逆境〉、第三篇〈提升土壤有機碳的田間實作方式〉。第三篇〈提高土壤有機碳的田間實作方式〉將分別就水田作物水稻、根莖類作物甘藷、雜糧作物玉米與園藝作物番石榴進行說明,本篇為甘藷篇(上)。

從調查研究到與消費者一線接觸,茶改場團隊皆親力親為,持續開發因應世界潮流的臺灣茶市場。(攝影/吳尚鴻)
農業技術
臺茶風味輪轉出新行銷:用茶語言邁向下個茶世紀

臺灣茶葉種類豐富,茶葉發展歷史悠久,也因此建構底蘊深厚的茶文化,然而每個人對茶品味的感受不盡相同,若茶知識在沒有專業系統性的整合下,將難以傳達適切的茶資訊,往往造成生產者與消費者對於茶知識的落差,在茶行銷的面向更是不易。為順利推廣茶行銷,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以下簡稱「茶改場」)整合專業茶知識,以建立臺灣茶行銷的品牌概念,讓生產者與消費者能夠使用共通的「茶語言」,提高消費者對茶葉知識理解的同時,也促進茶葉市場的發展。

茶改場內HPP機器為小型的實驗型機器,助理研究員邱喬嵩及茶改場研究團隊在此不斷研發、測試冷高壓技術的茶品。
農業技術
高壓HPP冷加工 帶來茶產業新技術思維:追求天然風味 同時延長保存期限

具有便利性的罐裝茶飲料,經常是大眾日常必備的飲品,然而製造過程中該如何如現沖茶般保有茶葉原有的香氣,同時也確保茶飲健康性?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以下簡稱「茶改場」)近年來導入高壓HPP冷加工技術,推廣茶飲料高效冷萃及減菌之技術與應用,並開發茶食、茶飲等多元產品,讓茶製品達到趨於「純天然」的風味與品質。

中高海拔山區的茶品質風味確實獨樹一幟,然而霜害威脅也遠勝低海拔產區。
農業技術
梨山茶維持競爭力 高冷茶產區更要智慧化轉型:重視氣候調適、機械省工 多管齊下保障產業

廣受國人好評的臺中市「梨山茶」一年3收,都是透過人工採收,但面對極端氣候影響及人口老化、缺工問題,生產管理正面臨挑戰。為減少農損、維持生產品質,導入智慧農業可作為解決方案,臺中市政府農業局輔導茶農建置示範場域,實證有效防止冬季霜害,幫忙守住春茶品質及產量;此外,臺中市和平區公所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申請「梨山茶」產地證明標章註冊,也是維護農民權益、保障地方農業發展的良好案例。

從天氣到土壤,農業數據資料的來源及服務應用層面廣泛,日本近年建立的數據協作平臺WAGRI相對成熟,可供國內參考。(攝影/S. Tsuchiya on Unsplash)
農業技術
資料共享加速智慧農業 開放式API是必經之路:借鑑日本WAGRI平臺 整合共享農業數據

近年來氣候變遷、植物病蟲害及農業人口流失等問題對於農業造成衝擊。導入智慧農業是目前因應方向之一,藉由物聯網能蒐集更多的資訊與精準的遙控設備、數據分析及人工智慧協助使用者決策,能協助業者適應在多變的環境因素進行生產管理。但智慧農業發展上在整合多種物聯網設備,以及介接各資料來源開發智慧服務,需要大量人力時間去執行,增加開發的成本。本文將介紹日本為了減輕上述問題、加速智慧農業發展,如何建立農業數據協作平臺WAGRI以及資料格式標準。

香瓜「臺南15號」成熟果鮮黃,色澤亮麗,約成人拳頭大小,且符合市場潮流,適於1~2人一次享用。
農業技術
黃皮香瓜新品種「臺南15號」 既是韓風新潮流也是古早味再現

香瓜屬於甜瓜家族之一員,本文要介紹的新品種「臺南15號」便是香瓜生力軍。香瓜喜溫耐熱,光照充足之溫暖季節生長快速,穴盤苗移植後50~60日即為適採期,果實發育日數依不同季節為25~32日,產季分散於4~11月中旬,早期集中於夏季生產,栽培粗放,常見品種為「新玉」、「銀輝」、「金輝」,前2者為梨形銀白皮淺綠肉類型、後者為橢圓黃皮白肉類型(俗稱黃香瓜)。

農業技術
未到白露先銷售!文旦早收栽培技術 兼顧品質、有效改善產銷壓力

花蓮、宜蘭地區文旦栽培面積共達1,186公頃,是該區重要的果樹產業之一。由於傳統栽培上文旦採收時間是在白露節氣(每年不同,約在9月7~9日之間)前後,對文旦的採收與銷售較為不利;而利用早收栽培技術,提高8月下旬文旦果實品質,使其具備採收銷售的潛力,有助於舒緩白露採收的缺點,進而維護果農的生產與銷售。

農業技術
精準農業不可或缺 地理空間分析和物聯網應用:馬里蘭州智慧農場試點計畫

臺灣農業可耕作土地面積與國外農業相較下,多為狹小、零碎之土地,種植單位成本較高,因此即使引進大型農機具協助耕作,仍難以大幅降低生產成本。但是近年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興起一股應用熱潮,臺灣是否能搭上這藉助新技術走出困境,再次為臺灣農業寫出新篇章?

落花生臺南20號全株。
農業技術
耐儲存、低油耗的國產新品種 高油酸落花生臺南20號

臺灣落花生一年可種植兩期作,目前流通主要品種,有臺南選9號、臺南14號、臺南16號、臺南17號及臺南18號等,各有不同加工用途。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簡稱臺南場)花費十餘年時間,成功開發出臺灣第一個高油酸品種「臺南20號」,除可克服產品不易保存的難題,也是因應未來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等國際貿易組織,降低低價進口原料衝擊有效策略之一。

水田土壤的碳存效益高於旱田。(攝影/吳尚鴻)
農業技術
《因應氣候變遷作物科學化管理系列三》提高土壤有機碳的田間實作方式-水稻篇

因應氣候變遷對農業的衝擊及可能影響糧食安全,進而需要科學化農業實作管理,內含涉及氣候-作物-土壤-肥料的交互關係,〈因應氣候變遷作物科學化管理〉一文擬於《豐年》雜誌分別用3篇文章進行說明,包含第一篇〈農業實作的誤解觀念及做法〉、第二篇〈調節實作以抗高溫、水分及其它逆境〉、第三篇〈提高土壤有機碳的田間實作方式〉。第三篇〈提高土壤有機碳的田間實作方式〉,本篇為水稻篇。

(設計/余孟馨)
農業技術
落實高效率農業,地理資訊系統不可少 國外地理資訊系統應用農業領域發展概況

過去農業的發展多半依賴傳統勞力,近一個世紀以來化學肥料革命、農藥施用、機械化耕作、幼苗育種等多項變革之下,已大幅改變過去傳統農業的耕作方式。隨著地理資訊技術發展,農業發展也開始朝向系統性規畫、土地分配利用、資源管理等方向前進。近年來因極端氣候、自然災害及其他因素影響下,資源分配不均的情形已影響既有農業體系,地理資訊系統也開始結合科技管理及精準農業的方向進行轉變中,以應付未來可能發生的衝擊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