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多元效益的天然藍染工藝作物 林下經濟作物馬藍的栽培技術

馬藍單葉對生,深綠色葉子在葉脈周圍帶有藍暈,花為藍紫色,花冠筒短圓柱形。

馬藍單葉對生,深綠色葉子在葉脈周圍帶有藍暈,花為藍紫色,花冠筒短圓柱形。

文.圖/鍾智昕 國立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副教授
    張資正 國立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副教授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簡稱林務局)自2019年4月積極推動林下經濟政策,除了已開放的段木香菇、森林蜂產品、臺灣金線連、臺灣山茶等項目,於2023年1月16日公告再納入馬藍(Strobilanthes cusia)作為林下經濟的選擇項目之一,增加林下副產品的多樣性,創造永續森林生態產業的效益。宜蘭大學與林務局合作,深入新北市三峽山區一處藍草田,研究馬藍的生育特性,並將研究成果科普化,於本篇提供林下經濟作物「馬藍」的栽培技術。

三峽山區一處藍草田。
宜蘭大學與林務局合作,深入三峽山區一處藍草田,研究馬藍的生育特性。

馬藍基本特性介紹

馬藍,別稱大菁、山藍,屬爵床科(Acanthaceae),馬藍屬(Strobilanthes)的多年生草本,多分枝,莖節處略膨大,單葉對生,深綠色葉子在葉脈周圍帶有藍暈,植株高度可以生長到1公尺以上。馬藍的花為藍紫色,花冠筒短圓柱形,開花時間約落於11月~1月初,約於1~2月後結實。馬藍偏好陰涼潮溼的生育環境,因此常在林下或林緣發現其蹤跡,可說是一種善用林下環境的耐陰性植物。

林下經濟是藉助各階段林地的生態環境,在維持森林樣貌及功能等原則下,選擇具經濟性森林副產物,提供需長期經營的林業取得額外收入來源。馬藍經長期演化,形成獨特的植物生理特性,使其可充分運用穿透樹冠到達地被的光線,作為生長的能量來源,因而可在林下環境共生。

馬藍培育的過程、採藍時間與季節管理。

馬藍的經濟性

馬藍是天然藍染工藝的重要原料,坊間稱作為「藍草」,最早為客家先民渡海來臺時引入的經濟作物,可從葉和莖萃取「藍靛色素」作為染劑原料。由馬藍所提煉的色素可染出介於綠和藍之間的青色,是中國古代天然染黑、赤、青、白、黃五色中的正色之一。

19世紀前人類尚未發明合成染料,所有染料都取自天然,這些純天然染料分植物、動物、礦物三類。在所有天然染料中,植物的靛類(Indigoids)被認為是人類使用的最重要與最古老的染料之一,如靛藍(Indigo)、菘藍(Woad)。人類使用靛藍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6千年前,因其有著巨大的貿易商品價值,被稱為「藍色黃金」,是臺灣早期出口的重要經濟作物之一。《荀子.勸學》說的「青,取之於藍,更勝於藍」,即讚嘆從植物裡提煉出來的靛藍是如此的優越。

馬藍除了作為天然染料外,也有用作食品著色劑、族群文化符號和傳統中藥材。近年來,臺灣工藝研究所與客家委員會積極復甦臺灣各處的藍染工坊,推廣藍染工藝,除了承襲舊有的傳統,也注入新創藍染技術製成衣飾,開發出各式文創商品。

馬藍作為中藥材時,全株皆可為藥材使用。以乾燥馬藍葉製成的大青葉,在鎮痛、抗炎、解熱具有一定效果;莖、葉入藥俗稱青黛,其功能為清熱解毒,根部於中藥材俗稱南板藍根。

馬藍的經濟價值高,全株植物具有多元功能與效益,一年可以二收,現行林下經濟政策所推行的生長區位,正是適合馬藍的生長環境。

馬藍培育環境選擇

馬藍是臺灣早期在北部山區廣為栽植的多年生草本藍染植物,在許多的淺山溪谷旁、闊葉林下或鬱閉的針葉樹林下,可自林緣到森林內部較為潮溼處發現其蹤跡。因此建議馬藍的培育環境選擇在北部、中部與東部,平地至海拔500公尺,林分鬱閉度80%以上,或溪谷旁林地。馬藍於土壤深厚、有機質較多、保水良好且高溼度的闊葉林最適宜栽培,鬱閉的針葉樹林次之,林冠開闊陽光直射處較不適宜。栽培區以林下具有姑婆芋、廣葉鋸齒雙蓋蕨、樓梯草、冷清草等指標性植物生長者,為適合栽植的環境。

馬藍培育面積

馬藍的培育與栽植,初期時需要進行扦插,待生長至可符合製藍的大小尺寸時採收,以採摘馬藍莖葉為主,因此栽培的面積需依山村勞動力進行評估。建議每公頃的馬藍栽植面積為0.1~0.3公頃,可配合採收規畫分區栽培或搭配其他林下經濟作物;當面積不足1公頃,按比例配置。

馬藍種苗來源規範

馬藍的繁殖可採有性和無性繁殖,包括種子播種、扦插等方式。然而馬藍的無性繁殖特性優越,一般繁殖多採扦插為主,具有培育時間短、可保持母株生長性狀的優點及可在當年達成採收的目標。培養馬藍的幼苗或插穗前,應明確瞭解其生產地與來源,植株栽培時宜確定品種,可向合法種苗商購買植株或種子,以自行扦插或種子培養。以下就種子與扦插繁殖分別介紹。

一、種子繁殖

以種子繁殖,馬藍的種子生產一年僅有一次,以種子進行培育需於1~2月份進行種子採集工作。馬藍種子不具有休眠特性,可於種子採集後立即播種至育苗盆內,發芽環境設定為15~25°C,溼度70%,日照12小時,種子播種後第4~5日即可發芽,最高率的發芽天數約出現在第9~13天。種子亦可進行冷藏保存,經保存後的種子需要發芽時,調整發芽環境溫度為20~30°C,可使發芽率與種子採集後立即播種的發芽率相同。

苗木培育期間須置於遮蔭處,並澆水保持適當溼度,苗木初期2週後即可進行健化。發芽4~6個月後苗高達30~40公分時即可出栽,適當澆水保持土壤溼潤,以提高幼苗成活率。

馬藍種子不具有休眠特性,可於種子採集後立即播種至育苗盆內發芽青苗。

二、扦插繁殖

以扦插進行繁殖,可截取馬藍植株直徑約7公釐,長約8~9公分包含芽點的莖部作為插穗,將扦插端45度角斜剪,增加插穗與土壤的接觸面。剪除插穗上大部分的葉片,保留1/2~2/3適當葉片以進行光合作用,以減少發根前的營養消耗與水分蒸散。完成後將插穗浸泡除菌劑消毒10分鐘,下端塗抹發根粉,將插穗的1/3~1/2扦插於2.5吋塑膠軟盆內,介質可使用砂土或培養土,置於溫室內每天澆水保持適當溼度,約7~10天後插穗會開始發根,1~2個月後若植株活力佳,即可進行健化,再換盆至適當的容器內。若林下環境土壤層厚度足夠,也可以直接扦插於土壤中。

馬藍扦插繁殖過程。
馬藍扦插繁殖過程。
馬藍扦插繁殖過程。
馬藍扦插繁殖,可先扦插於沙質土中,待植株發根後1~2個月後進行健化,再換盆至適當的容器內。

馬藍種植的場地設施

一般在鬱閉度達80%以上的林下,可直接進行扦插或栽植。馬藍的種植非常忌諱陽光直射,適合栽培於低海拔背陽山谷坡地,或在已鬱閉造林地、林分下略透陽光的潮溼地,土壤具豐厚腐質土者為佳。若栽培區位於陽光直射處,須適當加設遮光網,減低陽光直射影響馬藍生長。

適當遮蔭的馬藍生長佳(左)、直射光下的馬藍生長不良,建議在已鬱閉的造林地、林分下略透陽光的潮溼地處培育較佳(右)。

馬藍林下種植的植株經營

栽植方式可沿橫坡方向,建議採扦插方式,可減低種子苗發育過程的風險,以每平方公尺栽植33~40株最為適宜。一般馬藍植株約可維持2~3年的莖葉生產,3年生以上植株宜汰換,以維持莖葉的生產力。如有水源,可引水至儲水桶,或無固定基礎的塑膠或不銹鋼水塔(以2座為限,如配合段木香菇或木耳同時經營者,不得重複設置)作為乾旱時提供水源,保持馬藍生長的水分。

在馬藍培育過程、採藍時間與季節管理方面,其苗木培育方式可採用種子與扦插的形式進行,若利用種子進行培育,所需的生長時間相對較長。馬藍的收獲是以營養器官為主,因此植物葉部的生產量是經營馬藍栽培時必須考量的重要因素。本節以研究所蒐集的資料,歸納各種形式的經營作業方法,透過瞭解各種方式的優缺點,提供後續推廣馬藍作為林下經濟作物的參考。

馬藍林下種植相關規定

依林下經濟規範,馬藍每公頃最適栽培規模為0.1~0.3公頃,採收時以採摘馬藍莖葉為主,可依栽培面積規畫分區採收,每年可進行2次的採收,採收時間應避開花季。莖葉採集後,必須適當透過低溫保鮮,以免運送過程造成莖葉衰敗,影響後續相關作業。

林下經濟以不影響林木生長、不干擾林地為原則,經營期間以不施用除蟲(草)藥劑及化學肥料的友善生產原則,確保水土保持與環境永續。

林下經濟的作物仍屬於「林業使用」一環,除有經濟價值也必須符合林地生態特性,確保林地可持續發展同時,達成活化在地產業的支持系統。

林下栽培馬藍作業建議審查項目。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3年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