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如何生養萬物?正視「自然」就是導師:陳興宗:三次觀賞《種土》的反思

土壤是萬物生長的重要基礎,然而人們了解卻經常流於片面,導致做出錯誤的判斷及行動。

土壤是萬物生長的重要基礎,然而人們了解卻經常流於片面,導致做出錯誤的判斷及行動。

文‧圖╱陳興宗 大誠土壤作物技術館館長

編按:《無米樂》導演顏蘭權執導的紀錄片《種土》今(2024)年9月上映,記錄竹科工程師「阿仁」多年投入農業廢棄物「種土」的歷程,引起社會關注農業、土地議題,並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作為農業媒體,《豐年》欣見《種土》電影的成功,更希望藉此機會讓大眾認識農業、土壤管理的相關專業,因此邀請大誠土壤作物技術館館長陳興宗撰文分享,以一位土壤專家的角度,《種土》能帶給我們什麼反思?

近來,紀錄片《種土》吸引社會大眾關注,從約半年前的試映會起,筆者有幸看過三次《種土》。第一次觀賞時,全身沉重,心有重重困惑,觀影全程我一直思考,片中的主角他們為什麼這麼想?為什麼這麼做?

試映會後,一開始我不敢向任何人推薦這部影片。對主角阿仁我特別有意見,我認為他的所有不順利,與他當初輕浮、勇敢的行動大有相關,雖說阿仁上網找了不少堆肥相關資料,但我以為在臺灣這種潮溼溫暖的環境,更需要考慮製作露天堆肥的過程與更多重要的相關環節。

嚴格說來,阿仁的露天堆肥過程遇雨會產生溫室氣體(甲烷、氮氧化物)、鉀流失堆肥、醱酵不完全堆肥、水汙染……等未必有利環境與土壤的結果。簡而言之,阿仁以錯誤的方法,好心做一件傻事,我不捨責備他,但又不能因為動機良善而肯定他,甚至推舉他。那時,我甚至擔心會不會有人模仿他的「種土」行動。

阿仁種土動機良善,但採取的方法在臺灣潮溼溫暖氣候下,容易造成溫室氣體與水汙染,產出的堆肥品質也會受影響。(圖片提供╱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
阿仁種土動機良善,但採取的方法在臺灣潮溼溫暖氣候下,容易造成溫室氣體與水汙染,產出的堆肥品質也會受影響。(圖片提供╱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

阿仁為什麼代表了我們?面對土地需謙卑從傻勁中反省

第二次受邀觀看,已是一段時日後9月的正式院線上映,我也想看看再次剪輯的版本和之前會有何差異。這次看完,我驚覺阿仁決心投入時的心態與一路上的歷程,正是多數人看待農業與土壤的態度:存著愛護地球的心,想做一件重要的好事。

我突然覺得阿仁不只是阿仁,他也代表著我們大多數的人。若您也簡單地相信:土壤只要鬆軟一些、多一些有機質、只要讓蚯蚓多一些、只要自己心存好念、不用化肥與農藥……,土壤就能很健康,農作就會很美味,那您就有機會變身成為另一位阿仁。

實作農務,需具備很多農業相關專業乃至科學知識,並有本事整合應用,還要能持續適時修正。農地裡的有聲無聲、有生無生、有形無形都是指導農友的「導師」,即使是每次的損失與病害侵擾都是導師。過去,土地的緩衝能力與韌性較為理想強健,因此大家一直無意間忽視了導師的角色;到了近現代,土地緩衝能力與韌性不復從前,農友甚至轉而嚴厲地指責導師。

第二次看過影片後,我也找到可以切入與貢獻的觀點,終究勇敢地向大家推薦《種土》。片名「種土」二字,簡單扼要地刻劃出棗農安和哥與阿仁兩家人的行動當初的核心目的與價值。雖然他們的方法有很大的可議空間,我還是認為這是一部值得花時間欣賞的影片,特別是對關心土壤的朋友。

我當然不是純粹肯定影片中的傻勁,而是想提醒大家,從傻勁中反省可修正之處,讓未來大家的農地管理皆能順利成功,為我們後代保留更多有生命活性的土地。

土裡有蚯蚓、馬陸等生物,常被認為是優質土壤的象徵,但這些觀念可能忽略大自然形成土壤背後的複雜機制。(攝影╱梁偉樂)
土裡有蚯蚓、馬陸等生物,常被認為是優質土壤的象徵,但這些觀念可能忽略大自然形成土壤背後的複雜機制。(攝影╱梁偉樂)

最近一次看《種土》,它已入圍2024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先不論影片內容在農業、土壤專業上的評價論述,光是《種土》引發公民大眾對土壤的熱切討論,就令我欽佩不已。我一直致力於揭露土壤狀態與作物健康、農友財富間的密切關係,若將4萬公里當作繞行赤道一圈,20年來我已沿著赤道整整跑了地球30圈,然而所換來的土壤議題關注,遠遠比不上這部影片的號召力。

農業管理終需配合自然之理 「識天」才能甘願「順天應人」

這一次觀賞,我較有心情上的餘裕,能看到影片中的更多細節。片中二位主角阿仁與安和哥共有愛護地球的遠大目標,他們的執著與背後支持家人的包容與愛,都令我印象深刻;兩人各自面對的挑戰或失敗,也殘酷地揭露了農務工作來自人為與自然的多變、挑戰多元的本質;一家之主的決定,會左右全家人後續長期的生活方式,家中成員任一人的去向也會影響未來動向。我在農村常見到類似的故事。

但回到主角阿仁的困頓,我們還是要回到一個基本問題――什麼是土壤?教科書上對土壤的定義,大家都耳熟能詳,可略舉幾項如下: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上面的定義很客觀,但略顯冰冷;雖然已經揭露土壤生養萬物的功能性,但會讓我們不小心忽略土壤為什麼會肥沃、為什麼可以生養萬物的原理。我也常在想:什麼是土壤?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大家「更有感覺」地去理解嗎?

過去,我將農友在田間的損失,理解成農友與大自然衝突後導致的結果。也就是不理解大自然和土地的運作原理,而恣意施加各種人為管理,反而衝擊土壤功能,導致作物不健康,最後釀成損失。人際間有摩擦、衝突,通常是因為某觀點、意見不合;如果能坐下來好好談談,還是有機會異中求同,化解爭端甚至進而合作。這種過程可以視為溝通,前提是對方是可溝通的對象。可是,人類要怎麼與土壤溝通呢?

近期,我與許多先進同儕,持續以土壤剖面向農友揭露作物逆境與病蟲害發生、作物與地下土壤的關係。我輩終究驚覺一個事實,天與地、大自然,有她持續運轉的道理與規則,沒有人能和她說情,更不可能溝通,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學習以及理解,甚至是配合。

面對氣候變遷以及環境劣化、作物生長障礙頻發的壓力,唯有對天地運行之道有所體察感悟,而能端正自己的作為,以行動配合自然,人類才有機會讓土壤生態、作物環境的系統與局勢發展成我們期待的樣貌。我們要先能「識天」,才能甘願「順天」,而後才有正確行動,再獲致「應人」的結果。

透過認識土壤剖面圖,理解作物與土壤的關係,可體會大自然有其持續運轉的規律,人類只能理解、配合。(圖片來源╱陳興宗提供)
透過認識土壤剖面圖,理解作物與土壤的關係,可體會大自然有其持續運轉的規律,人類只能理解、配合。(圖片來源╱陳興宗提供)

《道德經》記載「天地不仁,萬物為芻狗」,正是上述體悟的寫照。《種土》提及的《清靜經》也告訴我們,大道無形、無情、無名,卻可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總之,天地公平、無私、無歧視、無好惡亦無眷顧,持續運轉中。

如果人類只強調用各種「友善」、「有機」的方法,因為我願做好事、擁有好心腸,使用厲害的資材與工具……,期待如此就能產生「美好環境」,則往往偏離了「師法自然」這一條看似消極的途徑,甚至還會走向「人定勝天」的妄念。

土壤自然法則撲朔迷離 若不遵行卻會導致失序大亂

土壤的生態與環境,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呢?以我們的日常起居為喻,人類並不能憑一己之力去投入資源與能量,就讓生活更美好,而是仰賴不同角色、設施的運作,將「物質與能量」,「運輸」到合宜位置,經過複雜的對應程序,才可能成就「美好生活」。比如說仰賴物流業者,運來農民栽培生產的食材,經由廚師烹調才能變成為美食,再由我們吸收消化轉變為維生能量;農作物栽培前還需要種子、種苗的生產,我們無法自己去做完食農產銷鏈的所有事,但在這些物質轉換、能量流動的過程中能蒙受其利。

回到農地中,小團聚土塊像一棟房子、更大團聚土塊像一個社區,而再更大的團聚土塊,就像一個國家。對土壤依存性高的土壤生物,也是因為在土壤裡發生的物質轉換、能量流動過程中蒙受其利,才得以生存。任何土壤生物的存在、興衰都有其原因,可從其「如何生存」去考察。

我們每個自然人,住在個別建築物、社區、國家內,也因物質轉換、能量流動過程而生存。國家與社會的法規讓我們依循共同認可的原則,土壤生物的世界則單純依循自然法則而運轉。沒有法規,人類社會將走向大亂;自然法則雖可由科學方法重複驗證,但大自然一直是持續變動的多變數複雜系統,各變數的權重,包含人類能力所能揭露與尚未察覺的變數,持續在變化中。只從外表觀看,肯定是撲朔迷離。

從別的尺度、角度來看,《種土》也是一部關於國家土地管理,以及農村生活如何存續的紀錄片。(圖片提供╱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
從別的尺度、角度來看,《種土》也是一部關於國家土地管理,以及農村生活如何存續的紀錄片。(圖片提供╱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
《種土》安和哥的田地,因橋頭科學園區規劃被徵收。30年累積的有機沃土,難在短時間內於他方重現。(攝影╱梁偉樂)

片面的理解不利土壤管理 國土、產業發展規劃也應更周全

但在多數主流意見中,我們只在意土壤的組成,期待施展各種厲害作為,好讓土壤變成我們期待的樣貌,卻引發更多倒果為因的謬誤。

土壤是否能生育萬物,不應只看土壤成分是什麼、含量多少,更要思考有哪些生物可以住在裡面?在什麼條件下,土壤生物可以運用這些成分,又會如何運用這些組成物質,把環境改變成什麼樣貌?農友當然更要關心,這種應運而成的環境樣貌有利作物生存嗎?不同時空下,又有其他人類與自然因素的干擾時,會是什麼樣貌?

農家收成農產品而獲利的過程,本質上是人類照顧作物,並設法讓農地環境的物質與能量轉換流動,支持作物所需;作物健康生長後,再收成作物的可用部分成為商品。若我們不理解這些過程的前因後果與全貌,確實會有很多片段的突兀觀點,致使後續各種對應問題的對策,更流於形式化。

《種土》提及的「好土」概念,包括提高土壤有機質、有蚯蚓、鬆軟,以及化肥讓土壤鹽化與酸化……,其實就是各種片面觀點的產出。而離開土壤管理的尺度,橋頭科學園區的設置則可讓我們看到更大規模的土地管理,和科學園區預定地重疊的中崎有機農業專區,因開發計畫而終止、搬遷。我不反對國家使用土地的開發政策,只是心有疑問,若政府與大眾能理解農業生產過程、農地功能與自然環境、天地運作原理的關係,對於有機農業專區與工業區的選址,會不會有更長遠的考量?能不能有不同的重視程度?

土壤依翻耕頻率、位置與組成,呈現不同質地與顏色。編號1~4依序為:蚓糞、草根旁的團狀粒土塊、頻繁翻耕的土壤、更頻繁翻耕的土壤。
土壤依翻耕頻率、位置與組成,呈現不同質地與顏色。左上至右下依序為:蚓糞、草根旁的團狀粒土塊、頻繁翻耕的土壤、更頻繁翻耕的土壤。
土壤狀態需要不同方式觀察剖析,將土浸沒入水可反映土壤結構穩定狀況,水越濁代表構造越不穩定,容易因為水蝕,造成微粒搬移,導致土壤孔隙填充或是肥力流失。
土壤狀態需要不同方式觀察剖析,將土浸沒入水可反映土壤結構穩定狀況,水越濁代表構造越不穩定,容易因為水蝕,造成微粒搬移,導致土壤孔隙填充或是肥力流失。

這也是《種土》之中發人深省,值得觀看並思考的議題之一。大家應可理解安和哥努力經營30年的有機沃土,不可能在另一塊等面積交換的台糖土地上添加什麼神奇資材後,短時間內立即重現。功能良好的土壤不會只是當代人的事,也不會僅是一代人的資產。

理解生態系的秩序與變化 人類社會與土壤管理道理相通

對於如何理解土壤生態和管理,我再以另一故事補充。

某天,我和內人造訪宜蘭三星的一幢民宿,民宿基地旁都是水稻田,建物無窗部分是素雅的清水模,其餘是以大面積的落地玻璃帷幕牆對外區隔,每片玻璃幕望外看去都是明媚風光。屋內的擺設與家具用料不凡,更顯主人的精緻品味。總之,全屋不論是由外整體觀之,或從內向外看出去,處處美好。

我問內人,您喜歡這樣的房子嗎?她回應:房子很漂亮,風景也很好,但想到日常採買、外出交通非得倚賴私人交通工具就會退卻。周邊鄰居也住得很遠,若自己一人在家還真有些可怕。

那棟美宅是怎麼出現在那個位置呢?搭配內人的回應,讓我想起,若沒有建築工程人員的巧手施工,還是沒法蓋成華麗並具功能的建物;建物完成後,若沒有方便的交通運輸及生活物資與能源輸入,入住人口的生活會很不方便。人口入住後的生活汙水、垃圾對外移出更不容忽視。

若沒有良好的政府治理,居民人身與財產安全堪憂,還需要很多生活所需軟硬體搭配運作。人類因這些有秩序與安排的「運輸」、「物質與能量」,從而營造「美好的生活」;也因大眾的分工,讓人類社會有望走向更龐大更複雜的組織。

若我們只以建物外觀、硬體建設完備來判斷社區、國家是否合宜居住?是否安定?是否強盛?恐有失客觀。若能納入住民的實際生活狀態觀察,才會讓評估更趨完整。因地震毀損頹圮而失去功能的建築物,其組成(建材)內容與地震前並無二異,但其中許多資源、能量、廢棄物的運輸與轉換無法保有災損前的秩序,地震後的災損建築已不利住民生活。對於土壤生態系統,我們也需要看到生物究竟如何生活其中,才可能有正確的判斷與作為。

陳興宗認為,理解土壤中的自然法則、秩序,以順應配合的方式管理,才可能讓生態系統朝我們的期待發展。
陳興宗認為,理解土壤中的自然法則、秩序,以順應配合的方式管理,才可能讓生態系統朝我們的期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