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臺南19號 豐產生長期短利機器採收:口感軟綿適蒸煮 滿足農民、業者多元生產需求

臺南19號植株低矮、不易倒伏的特性有利於機械採收,且其籽粒經蒸煮後口感軟綿、花生風味濃郁,具市場開發潛力。

臺南19號植株低矮、不易倒伏的特性有利於機械採收,且其籽粒經蒸煮後口感軟綿、花生風味濃郁,具市場開發潛力。

文.圖╱陳國憲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

臺灣種植落花生多用於食品加工,其中帶殼蒸煮花生綿密清爽的口感深受消費者喜愛,然而目前蒸煮花生市場主流品種「臺南17號」在高溫高溼環境下易徒長,莖條糾結不便機械採收;農業部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歷時10年,於2020年育成植株矮、不易倒伏,生長期短且更為豐產的紅色種皮落花生品種「臺南19號」,提供農民種植落花生的新選擇,此品種並已於去(2023)年以非專屬授權方式,技轉給蒸煮花生加工業者生產利用。

落花生是臺灣重要雜糧作物之一,臺灣於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為維持落花生產業發展,降低市場衝擊,宣導農民降低栽培面積,避免產銷失衡。根據2021至2023年農業統計年報資料,落花生每年種植面積控制在1.7、1.8萬公頃左右,年產量約4、5萬公噸;全國種植面積以雲林縣最多(約1.3萬公頃),彰化縣次之(約3千公頃);落花生種植農戶數約2萬餘戶,農業產值可達27億元以上。

國內花生多用於加工 臺南19號可帶動蒸煮花生新產品

消費者在市面上購買的乾燥花生仁、蒸煮花生,均為食品加工(food processing)產品,食品加工也是國內落花生目前主要用途,估計占全市場六、七成,加工形式可分成帶殼及去殼二大類,以去殼花生為大宗。

去殼花生加工產品種類繁多,由去殼業者(中盤商)自農民端收購乾燥鮮莢果後,進行機械脫殼、精選與大小分級等加工程序後,依食品公司或傳統市場需求調節供應,用作油炸或焙炒花生仁,或加工製成調味花生、花生仁湯類以及糕餅類等相關加工產品,目前去殼花生原料主要使用「臺南14號」、「臺南18號」等品種。

去年底授權技轉的「臺南19號」,則是設定以帶殼加工的蒸煮花生為主要用途,預期推促蒸煮花生產品多樣化;帶殼花生加工產品還包括帶殼焙炒、水煮乾燥等多種。蒸煮花生原料的品種來源,在十多年前原以臺南14號為主流,然而臺南14號雖風味濃郁,口感卻偏硬,後來經業者嘗試以「臺南17號」為原料生產蒸煮花生,發現花生香氣雖不如臺南14號強烈,但口感Q綿討喜,上市後廣受消費者青睞,成為目前蒸煮花生市場主流。

蒸煮後的臺南19號(右)籽粒顏色較臺南17號(左)鮮豔,且更為碩大飽滿。
蒸煮後的臺南19號(右)籽粒顏色較臺南17號(左)鮮豔,且更為碩大飽滿。

因應需求育種漸多元 首例雜交育成紅皮新品種

傳統落花生品種開發都以大粒、豐產、以榨油為主的油豆類(新鮮種皮顏色為淡粉紅色)為目標,近年來育種目標逐漸調整,配合各類型花生產業需求,朝向多元化品種發展。目前適於蒸煮的落花生原料品種過於單一,僅有主力的臺南17號及少數地方栽培種(紅仁品種),臺南19號莢果大、外型佳可媲美臺南17號,且臺南19號種皮顏色為討喜、符合當前市場喜好的紅色,籽粒經蒸煮後口感綿爛,且保有豐富花生香氣,相當適合作為蒸煮花生原料。

臺南19號的雜交親本為「花育23號」(母本)與地方栽培種紅仁(父本),是國內第一件由雜交育種方法育成的紅色種皮新品種。花育23號為落花生「花蓮2號」雜交後代選育的優良品系,莢果外型為多粒型,每莢含3~4籽粒,新鮮籽粒種皮顏色為淡粉紅色,屬於大粒種,具有矮莖不易倒伏的特性;紅仁則為國內目前流通的地方栽培種,莢果外型為多粒型,每莢含3~4籽粒,新鮮籽粒種皮顏色為紅色,屬小粒種,雖然焙炒、蒸煮均有消費者喜愛,但產量低且不穩定。

臺南19號莢果與臺南17號相似,外型優美,每莢內約含3~4個籽粒。
臺南19號莢果與臺南17號相似,外型優美,每莢內約含3~4個籽粒。
臺南19號籽粒種皮為紅色,繼承父本紅仁特性,賣相佳且符合當前市場喜好。
臺南19號籽粒種皮為紅色,繼承父本紅仁特性,賣相佳且符合當前市場喜好。

臺南19號於2008年春作進行人工雜交,2010年秋作即由F5世代集團選出優良單株,選拔目標為多粒莢、大粒、豐產及紅色種皮。2011年春作及秋作進行品系第一年試驗(株行試驗及二行試驗),陸續經過第二、第三年試驗後,2014年秋作至2016年春作進行品系區域試驗,品系試驗依照前臺灣省農林廳編印「雜糧作物育種程序及實施方法」進行。2020年6月新品種「臺南19號」命名,並於2023年10月取得品種權(品種權字第A02744號)。

臺南19號株矮不易倒伏 較臺南17號具耐病特性

臺南19號株型直立,株高春作約39.2公分,秋作約35.6公分,分枝數約3~4支,莖與葉呈深綠色,葉為長倒卵形,花為黃色,莢果為長中筒形,長48.5公釐,寬約16.5公釐,不具果腰,莢殼網紋中等,每莢通常有3~4個籽粒,籽粒為圓桶形,長約14.6公釐,寬約9.3公釐,種皮為紅色。

和目前蒸煮花生主力品種臺南17號相比,於田間栽培時,臺南17號在臺灣高溫多溼環境中易徒長,若未施用生長抑制劑,植株高可達70公分以上,導致莖條糾結不便機械採收,且莖條彼此纏繞溼度高,又容易引發白絹病、銹病等病害;而臺南19號植株較矮約臺南17號一半,不易倒伏,方便機械採收之外,於田間自然發病情形下,銹病罹患等級春作為2.7、秋作為3.2,葉斑病罹患等級春作為2.6、秋作為2.8,較具耐病特性。

落花生臺南19號(左)株高僅約為臺南17號(右)的一半。
落花生臺南19號(左)株高僅約為臺南17號(右)的一半。

此外,臺南19號春作生育日數約為播種後105至115天,秋作約100至110天,生育日數平均較臺南17號短一個月,可以更早採收;產量的部分以春作為例,臺南19號春作平均公頃莢果產量為3,122公斤,高於臺南17號2,656公斤;臺南19號春作平均公頃籽粒產量為2,108公斤,也比臺南17號1,436公斤高,可知臺南19號明顯產量更高。

而以種子大小觀之,臺南19號春作千粒重為610公克、百莢重為231公克;臺南17號春作千粒重為443公克、百莢重為191公克,可見臺南19號的種子更大而飽滿。臺南19號具備豐產、生長期短且好採收的特性,可預期極具競爭力。

栽培管理注意事項 需注意排水、可免用生長抑制劑

  • 播種適期與方式

雲林、嘉義、臺南及高屏等地區,春作及秋作均可種植。春作適合播種時期為每年2月上旬至3月上旬,秋作為每年8月中旬至9月上旬。土壤宜選擇排水性良好,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壤土、砂土或壤土。播種時採用整地作畦方式,畦寬90至100公分,每畦種植兩行,株距8至10公分。

  • 水分與肥料施用量

生育期間宜視降雨情形等,實施灌溉2~3次,保持適當的土壤水分。由於臺南19號種子不具休眠性,故收穫期間若遇長期降雨應注意排水;若田間排水不良,導致籽粒在莢果內發芽,會降低農產品品質。

肥料施用則每公頃於整地前撒施硫酸銨50~100公斤,過磷酸鈣300公斤,氯化鉀150公斤,施肥量可視土壤肥力高低,適度調整用量。

  • 田間管理與病蟲害防治

臺南19號在正常生長環境下,具不易徒長的特性,對生長抑制劑依賴性較現行的臺南17號低,春作可少量或不施用生長抑制劑,秋作則完全不需使用生長抑制劑。臺南19號為耐病品種,在田間自然發病條件下,耐銹病及葉斑病的等級佳。但生育期間若有病蟲害發生,仍需參照行農業部農業藥物試驗所編印的《植物保護手冊》,以其中的推薦藥劑及防治方法實施防治。

臺南19號具不易徒長的特性,採用整地作畦方式播種栽培,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壤土、砂土或壤土均宜,但須注意排水性。
臺南19號具不易徒長的特性,採用整地作畦方式播種栽培,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壤土、砂土或壤土均宜,但須注意排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