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解決價格門檻,四章一Q臺灣鯛、虱目魚等水產品可望進入校園午餐

臺灣四面環海,漁業相當發達,每年遠洋、沿近海、養殖漁業可生產超過100萬公噸的水產品,但校園午餐中常見的水產品卻是鯊魚或進口水產品,大家熟知的臺灣鯛、虱目魚等大宗水產品難以出現在午餐菜色中。

新聞
認識那條魚 「臺灣永續鱻漁發展協會」盼以食魚教育帶動永續漁業

為了讓臺灣人不要只會吃海鮮,而是真正具備海洋文化,一群漁民、魚販、餐飲業者、愛魚民眾組成「臺灣永續鱻漁發展協會」

新聞
他的魚塭像大海——與自然共存的養殖達人

北門的強風之下,更可感受到黃國良的漁人精神。面對這塊土地,除了有異於常人的耐力與毅力之外,他更勇於冒險,嘗試各種養殖與加工技術

新聞
愛,如何讓都會女孩羅玟玲嫁漁家郎,打造有情感的食魚體驗?

原本是幼教老師的羅玟玲,因為愛情嫁到漁村,從漁村生活及銷售水產品的過程中,她察覺現代小孩不愛吃魚,而決定投入食魚教育。

新聞
食魚如何食到心坎裡?這群「股份魚鄉」年輕人告訴你

自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紀良瑾、陳瀅羽、廖宜霈及林筱菁組成的「股份魚鄉」團隊,以「魚情漁理,知情達理」作為提案主題

新聞
讓魚游進學校營養午餐中,除了吃魚還有認識魚

臺灣是一個海島國家,擁有相當進步的捕撈及養殖技術,去年度全臺生產 100萬噸的水產品,其中沿近海捕撈及養殖漁業合計生產將近42萬噸

新聞
從臉書倡議到成立協會,「臺灣永續鱻漁」要從消費端推動產業轉變

「臺灣永續鱻漁發展協會」今(17)日在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舉行成立大會,希望能夠從消費端影響回生產端,讓產業改變,達到永續海洋的目標。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沒有健全的食魚教育,何來海鮮文化?

還記得上一次吃魚是什麼時候嗎?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全球對水產品的依賴逐年攀升,從1990年代的14.4公斤、2013年的19.7公斤,到2015年時已突破20公斤;而臺灣國人平均約為34公斤,高於平均值1倍多。也許正閱讀文章的您並不像我每天食用海鮮,但從飯店的海鮮吃到飽Buffet、漁港海岸的海產店、街道巷弄的海產攤和夜市的海鮮小吃,從各類以海鮮為主打的飲食,就不難看出臺灣人有多愛吃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