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臉書倡議到成立協會,「臺灣永續鱻漁」要從消費端推動產業轉變

文/ 洪嘉鎂 圖片提供/ CC0 Public Domain

「臺灣永續鱻漁發展協會」今(17)日在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舉行成立大會,希望能夠從消費端影響回生產端,讓產業改變,達到永續海洋的目標。發起人白尚儒表示,自己從小就在基隆長大,非常熱愛有關魚的事物以及品嘗海鮮,隨著年紀逐漸增長,他發現海洋有了不一樣的變化。
臺灣永續鱻漁發展協會原本只是Facebook社團,為何要進一步成立為社團法人?白尚儒說,目前環保團體對於漁業以及相關產業的了解不夠深入,提出的訴求顯得過於理想化,希望他能夠以成立法人的身分參與相關議題討論,明年協會的發展重點將關注在推動食魚教育以及開辦提升漁獲品質的課程。

海洋資源匱乏是現在進行式

1950年代以前,很容易在餐桌上看到野生魚,但隨著人類大量撈捕與環境破壞,使得海洋中魚類族群逐漸消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在最新一期的《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當中就有特別提到漁業資源的情況,2013年有31.4%的魚類族群處於過度捕撈的狀態,另外有58.1%的物種被完全捕撈。
過度捕撈指的是撈捕海洋或是池塘中的資源,導致降低到不可回復或是難以回復的狀態,這樣的狀況可能會造成原有的生態系統被破壞;完全捕撈指的則是捕撈資源量瀕臨過度捕撈的臨界點,原有的生物族群無法進一步提升產量。
漁業資源逐漸匱乏的問題全球都在關注,FAO在1987年就開始為漁業資源的問題開始找尋解決方案,2011年的時候公布《負責任漁業行為守則》、《海洋捕撈漁業魚和漁業產品生態標籤準則》等,都是為了漁業資源的永續而努力。但漁業永續並不單只有考量資源問題,國際上訂定永續漁業管理策略時,仍需考量到社會、經濟與環境因素。

沿近海捕撈漁業,通常會使用較小的船隻與網具。

選購能永續生產的水產品

除了政府單位開始面對漁業資源日漸缺少的問題之外,1996年全球永續漁業最知名的非營利組織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 (MSC)在英國成立,他們設置了可持續漁業的標準。透過漁業以及MSC的專家評估,確認水產品的來源是可被追溯並且符合永續的捕撈方式,才能使用MSC生態標章。
這樣的理念也拓展到水產養殖產業,2010年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與荷蘭可持續貿易倡議組織(IDH)成立 Aquaculture Stewardship Council (ASC), 與MSC的做法相似,但針對的是水產養殖業的永續發展,像是臺灣東晟水產所生產的臺灣鯛,符合ASC認證的生產方式,包含低密度生產、用水取得、不使用除草劑等,於2014年取得ASC認證。
對於一般民眾想要在臺灣找到有MSC或是ASC認證的水產品,大多要到大型量販通路才有機會購買。但想支持永續漁業不一定要依賴生態標章,每個人都可以從生活中做起,2012年臺灣學術界製作針對臺灣使用的「海鮮指南」,上面就記載著海鮮選購要點,期望民眾上市場買菜時,就能做到永續的行動。

投入民間力量,從消費影響生產

近年環保意識抬頭下,有很多團體打著保育之名,不過卻徒增對立狀況,白尚儒回憶說,自己過去也會批評產業問題,但是久了發現不能只有指責,而是需要改變環境。因此他於2015年11月在Facebook成立社團,希望提供大家相關專業知識,隨後開始有漁民、學者、研究人員與一般民眾加入討論。因此這個社團的核心價值,除了推動漁業相關知識,環境保護、尊重生命以及永續海鮮九原則也成為的核心價值。

臺灣永續鱻漁發展協會成立大會。(攝影/洪嘉鎂)

白尚儒致詞時表示:「有人曾問過我,你為什麼不等賺大錢後再來救海洋?你為什麼不等別人做就好? 我們都在等,一年又一年,但我們等到了什麼? 一堆自稱愛海的保育人士,完全不懂漁業、不靠魚維生、不認識魚、不喜歡吃魚、不處理魚,就只因為他們懂得連署抗議,這樣的一群人在干涉著臺灣漁業發展,利用媒體不斷對產業抹黑、批鬥、汙名化,製造人與人之間的對立。 一年又一年過去了,請問海裡的魚有變多嗎?我們還要再繼續等下去嗎? 保育和經濟不該是天秤的兩端,我們追求共存共榮的雙贏,這才是真正的永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