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行三代傳承,「純良」如何改頭換面與農友搏感情?

文/ 林慧貞 攝影/ 謝佩穎

「請問你們有賣咖啡嗎?」走進有著大片玻璃落地窗的店面,一個台塑員工急著買咖啡提提神。「沒有耶,我們這裡是農藥行。」老闆好氣又好笑回答。

這不是第一次被誤認,雖然藍底白字、顯眼的「純良農藥行」招牌就掛在店門,但偌大長桌和椅子、整齊劃一的櫥窗擺設,以及乾淨得幾乎要讓人撞上去的玻璃落地窗,讓這間帶點文青風的農藥行,屢屢被誤認為飲料店、藥妝店、西藥房⋯⋯

說起這些趣事,純良農藥行老闆曾慶裕的笑容中帶點得意,畢竟要在保守的雲林鄉間,砸大錢改裝有30年歷史的老農藥店,當時可是引起不少左鄰右舍側目。

人情攻勢,扭轉老人家觀念

曾慶裕是純良農藥行第二代,印象中父親至少民國65年就在雲林崙背開店,年少時,曾慶裕只是跟在父親旁邊打打雜,後來便自然而然接下這間店,和妻子王秀如辛勤工作,每天清晨6點就開門,直到晚餐時間確定沒客人了才關店。

曾慶裕和妻子王秀如胼手胝足,從父親手上接下農藥行經營,每天清晨6點就開門,直到傍晚才關店。

這樣的日子雖然忙碌,倒也平順踏實,不過卻有一件事讓夫妻倆困擾,由於農藥店就開在自家透天厝一樓,店面後方即為廚房,難免飄來農藥味,經常得「吃飯配藥」。一次曾慶裕到理髮店,老闆一看就說:「你是賣農藥的齁!」老舊的店面環境不佳,家中又有3個小孩,讓夫妻倆興起整修店面的念頭。

2005年,當時長期配合的農藥商也打算和農民合作,改裝更專業的農藥理想店,雙方一拍即合,夫妻倆拿出積蓄150萬,打算在住宅旁的空地另蓋新店,隔絕生活和工作,沒想到老人家第一個就跳出來反對,質問為何不「順順做」,花這麼多錢幹嘛?

雖然上一代已經交棒,但作為後輩,不可能無視老人家意見,特別是身為媳婦的王秀如,在純樸的鄉間為了此事備感壓力,幸好曾慶裕也十分堅定,夫妻倆成為彼此最堅強的後盾,找來父親老朋友、熟識的同業、經銷商等等,每天輪流說服,一波波人情攻勢終於讓老人家改變心意,答應年輕人放手一搏。

新開幕的店乾淨整潔,亮白燈光搭配玻璃門,大幅改善採光;捨棄舊鐵櫃,用透明櫥窗陳列農藥,一目了然,看起來專業又整齊;加上夫妻倆都愛乾淨,三不五時掃地拖地,地板亮到會反光,一開始還有農民從田裡過來,特地脫鞋才敢進去。

王秀如開心地說,住家和店面分開,「終於有上下班的感覺了!」中午不用一直顧店,回家吃飯時,看到監視器有人來再去店裡就好。

不僅夫妻倆工作得開心,因為頻頻有鄰居好奇上門,獲得朋友大力稱讚,連當初最反對的曾老先生,都覺得與有榮焉,反倒成為最開心的人。

新開幕的店面乾淨整潔,用透明櫥窗陳列農藥,一目了然。

曾冠傑的女兒總是帶給一家歡笑,在全家合影時,已當阿公阿嬤的曾慶裕夫婦開心逗弄孫女。

三代傳承,父親辛勞點滴在心頭

專業、現代化的店面,也讓下一代重新思考這個老行業的價值。曾慶裕有兩子一女,讀的全都和農藥沒關係,最後卻不約而同投入相關產業,最小的女兒暫時回到純良農藥行協助登錄農藥資料,二兒子退伍後當農藥商業務,大兒子曾冠傑更直接開了一家農藥行。

77年次的曾冠傑從小接觸農民,對這行有股親切感,大學讀材料科學,同時跨系選修植物病理,當時還未下定決心繼承家業,畢業後從事稻米收購業務,看到家中農藥行有聲有色,興起傳承念頭,5年前辭掉工作,在雲林縣褒忠鄉開了純良農藥行二號店,裝潢和本店走同一種風格,但是場地更大,三不五時還能辦農民講習。

自己開店後,曾冠傑更能體會父親的辛勞,他拿出密密麻麻、滿是藥名的筆記本,不好意思說道,剛開始不熟病蟲害、藥的作用,「第一年連臺語都不太輪轉」,必須麻煩父母幫忙顧店,自己開著車隨機去田間,看到農民就下車請教,他有感而發地說,從前以為只是藥拿了,賣一賣就好,但其實環境、作物不同,用的藥和藥量也不同,「我覺得爸爸很厲害,不是隨便賣賣藥而已。」

專業、現代化的店面,也讓下一代重新思考這個老行業的價值,77年次的曾冠傑從小接觸農民,5年前辭掉工作,在雲林縣褒忠鄉開了純良農藥行二號店。

近年農委會對農藥管制加嚴,曾慶裕鼓勵兒子多上課、考證照,曾冠傑三不五時就到農民學院、中興大學、藥毒所聽講習,還拿到了75小時的植物醫師學分。

看到兒子和孫子繼承家業,曾老先生雖然嘴上不說,驕傲卻藏在心裡。曾冠傑回憶,阿公在世時,經常自己開車載著阿嬤,到店裡巡巡看看,關心一下,幫忙招呼客人。

從一開始被質疑「這個年輕人要幹麻?」到現在曾冠傑已經可以流利地用臺語背出每種藥的作用機制、每分地用量,笑著跟殺價的長輩搏感情、交流病蟲害,他說這都要感謝家人支持,尤其一開始從吃人頭路到自己當頭家,若不是家人支持顧店,根本沒有休息時間;一旁曾慶裕則爆兒子的料,說他以前比較沈默寡言,現在比較好了,有踏出去。

新舊觀念融合,食安第一線把關者

老一輩有農藥知識、鄉間人脈,年輕人則懂得現代化資訊,曾冠傑為家中引進資訊系統,在農委會還沒推農藥溯源機制時,就開始用條碼、電腦,記錄農藥流向、庫存等等,取代以往繁複的手抄作業。

曾慶裕夫妻和曾冠傑都感受到消費者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農藥店責任重大,最常對客人說的就是:「你這個不要加太多,噴蟲的一點點就好。」王秀如說,賣農藥是良心事業,「我們自己也怕吃到過量農藥啊!」當然要協助輔導農民用藥,例如接近安全採收期,就要勸農民別用藥,或是用低毒性、生物農藥取代。

曾冠傑說,有些老農以為商品名變了就是另一種農藥,混在一起用,但實際上像農藥「三氟派瑞」裡面就有農藥「三氟敏」的成分,農藥行有責任告知農民,協助把關食品安全;也要勸農民不要買「俗擱大碗」的偽劣藥,要注重身體健康,用好一點的東西精確噴藥。

曾冠傑拿出密密麻麻、滿是藥名的筆記本。他表示,從前以為只是藥拿了,賣一賣就好,但其實環境、作物不同,用的藥和藥量也不同。

曾冠傑為家中引進資訊系統,在農委會還沒推農藥溯源機制時,就開始用條碼、電腦,記錄農藥流向、庫存。

「農藥行不會消失,但我們要提升競爭力」

問起曾慶裕夫妻和曾冠傑,為何要當開路先鋒,不安安穩穩繼承老一輩農藥店就好?得到的回答像是說好了一樣:「有地就一定會種田,農藥行不會消失,但會越來越競爭,所以我們一定要提升競爭力。」

對於二兒子未來是否要投入農藥行,曾慶裕不多想,直說讓年輕人自己決定;至於曾冠傑什麼時候可以獨當一面?他露出靦腆的笑容說:「可以了!」再連忙補充,其實第二年開店時就可以了。驕傲寫在臉上。

可以肯定的是,這家人經常還是「吃飯配藥」,晚餐時間聚在一起,除了聊聊生活日常,三不五時就討論起現在農藥發展、農民又有什麼疑難雜症⋯⋯一家人攜手,用新觀念繼續傳承老行業。

曾慶裕、曾冠傑傳承曾老先生的經驗,將新舊觀念融合,提升傳統農藥行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