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那條魚 「臺灣永續鱻漁發展協會」盼以食魚教育帶動永續漁業

文/ 林宜潔 首圖提供/ 臺灣永續鱻漁發展協會

為了讓臺灣人不要只會吃海鮮,而是真正具備海洋文化,一群漁民、魚販、餐飲業者、愛魚民眾組成「臺灣永續鱻漁發展協會」,今年初向內政部申請設立通過,除了針對漁民和餐飲業者講授魚的保存和漁法等等,還打算舉辦國中小學生食魚夏令營,明年預計進一步推出生產者認證標章,建立專門網站,讓消費者可以選擇永續又新鮮的水產品。

先瞭解,才不會喊錯口號

「臺灣永續鱻漁發展協會」源自於成立兩年多的臉書社團,至今已有4千多位社團成員,協會正式會員則有80幾位。社團中每天都有即時更新的漁法、魚種討論,有如活跳跳的知識學堂。「有了協會才有正式的身份,也才有改變產業的機會。」社團創辦者,現為臺灣永續鱻漁發展協會理事長的白尚儒接受《農傳媒》專訪時說道。

白尚儒因為愛魚,常跟著漁民出海,進而認識各種漁具跟漁法,但他發現,「說到捕魚,常跟資源保護問題聯想在一起,就有負面解讀。」後來他接觸了海洋保育團體,發現許多主張多引自國外資料,雖然立意良善,但與臺灣近海漁業現況不符合,容易造成民眾對臺灣近海漁業產生錯誤理解。

「曾有團體在反對滾輪式的底拖網,說掃過去海床會被破壞,但是其實臺灣沒有用這種網,是國外在用。」白尚儒表示,相關的例子還有很多,「不是說用流刺網就通通不好,流刺網也只是刺網的一種,有網目的選擇,卻被說得像罪人。」白尚儒補充,漁法跟漁具選擇有其專業考量,臺灣近海漁業有很多需要改變之處,單純以保護資源為訴求,對於改變產業現況、發展永續難有幫助,需要更深入了解漁民實際作業情形。

目前協會正式會員有80多位,其中三分之一是漁民、三分之一是一般民眾,另外則有餐飲業者、魚販與學術研究單位。白尚儒指出,目前的會員產業分佈平衡,有助協會大方向搜集各方意見。協會今年的工作目標,就是推動產業界跟消費端的食魚教育,期望從生產端跟消費端開始,讓社會更認識臺灣近海漁業。

臺灣永續鱻漁發展協會理事長白尚儒在協會創立前,已積極在工作坊或者NGO團體推廣食魚教育,未來有了協會身份,將會進一步開辦更多課程,幫助有興趣的人認識臺灣近海漁業。(攝影/林宜潔)

不只教你認魚,期望明年建立生產標章

「首先要知道這條魚到底是用什麼漁法捕撈的,而且臺灣海岸線多變,不同棲地的魚都不一樣。」白尚儒進一步指出,臺灣教育體系裡面教導魚知識的科系分散,「鮮度就是食品科學系,漁具漁法學習是漁業相關科系。」協會希望做的就是整合,而且提供教育。

今年在臺灣近海漁獲最肥美的秋冬之際,協會預計針對產業界開設課程。「基隆場會針對漁民開課,臺北場則會針對廚師或魚販。」白尚儒指出,協會會聘請專業師資,例如資深的海大退休教授蕭泉源來幫助產業界更認識魚的處理跟保存,也會介紹不同海域、漁法、季節該吃與不該吃的魚。

「今年暑假我們也會辦國中小學生三天的食魚夏令營。」白尚儒說,食魚教育是協會的重要目標,也會跟「中華日式料理發展協會」合作,期望讓產業的魚知識更接近餐飲業者。

白尚儒表示,為了鼓勵生產者以合乎漁業管理法規,而且以符合捕撈魚體大小、捕撈季節與避開產卵期等合乎「永續」概念,提供達到鮮度的漁獲品質,協會預計在明年推出生產者認證標章,也會建立專門網站,讓消費者可以選擇,同時鼓勵優質生產者。「如果漁業署願意的話,我們很樂意一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