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魚塭像大海——與自然共存的養殖達人

文、攝影/ 林郁倫

北門的強風之下,更可感受到黃國良的漁人精神。面對這塊土地,除了有異於常人的耐力與毅力之外,他更勇於冒險,嘗試各種養殖與加工技術,讓他在養殖路上,更顯得與眾不同。

身為水產養殖第三代,黃國良7年前返鄉協助父親黃碧田工作,期間,黃家父子分別在2012、2017年雙雙榮獲產銷履歷達人的頭銜,更於2014、2015連續兩年獲得臺灣水產精品最高榮譽「海宴獎」。

他養出來的魚通過48種動物用藥物檢證、擁有全臺灣第一張歐盟認證。獲獎無數的原因就是來自於黃國良對於友善養殖的堅持:找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養殖方式。

「以前虱目魚吃藻類、吃浮游生物,所以牠的肉質裡面帶有淡淡的芝麻味,稱作『麻仔氣』,所以才叫做麻虱目。」黃國良為了找回阿公時代虱目魚的味道,選擇了友善的養殖方式。

回歸低密度養殖、數量是別人的1成;以糖蜜培育益生菌,用自然菌種來改良水質;連魚塭旁的雜草都不使用除草劑;堤岸邊用蚵殼替代柏油,避免有毒物質滲入地底或水裡⋯⋯

他表示,最關鍵之處在於「環境」,養殖場的魚池每年有半年的時間在養水、養地,流放池水以前先投入益生菌讓魚池去做分解,靜置大約1~2個月後才動作,排放之後,開始曝曬土壤「養地」。

黃國良說,這個步驟就連石灰都不使用,經由陽光照射2~3個月之後,再引海水進來投菌分解靜置做最後一道的汙染防治。

如此繁複的養殖手續,乍聽之下,令人有種把魚塭當成水族箱在養的錯覺。為了體現水產養殖能與自然共處不是口號,在今年,黃國良更進一步嘗試新的作法。

黃國良說,養殖場中的魚種豐富,自成一套生物鏈,每次撈起定置網都有讓他出乎意料的「驚喜」。

不愛用益生菌、也不投入飼料,魚塭越來越像大海

「虱目魚、龍膽石斑、白蝦、紅衫、青甘、黑毛、海葡萄、蚵仔、還有莫名其妙的孔雀蛤,這些是我有投入魚苗的,其他沒投入魚苗的還有數十種,還曾經撈到兩隻壁魚(深海魚種),這魚塭越來越像大海……」黃國良細數養殖池中魚種,今年,他盡量不使用益生菌入池,僅在養殖初期投過一次。

他希望藉由經過調配後的物種達到生物鏈的存活功能,用「利用生物多樣性」的概念作為前提進行試驗,想以這樣的養殖方式讓魚塭環境更趨近大自然。

池中上中下層都有大型的藻類貝類蝦類魚類,更令其他同業聞風色變的是,看到龍膽石斑也在其中。

掠食性的魚種怎麼會跟其他魚種養在一起?黃國良用一種最簡單的生物防治方式:大魚不會互吃(吃不下);大隻的魚也不會去吃小蝦米(吃不飽)。

他進一步說明,魚塭裡的箱網,目的就是要先把不同的魚種「暫養」,養到適當的尺寸之後再放流,進而達到平衡共生的效果。

黃國良去年嘗試養殖龍膽石斑,握在手中大約兩公斤的尺寸,利用加工技術的熟成做成魚排,目標鎖定小家庭的餐桌,肉質口感不輸給百斤的龍膽石斑。

 

儘管如此,前一陣子,魚塭裡面幾乎全數暴斃的紅杉跟虱目魚,宣告著黃國良試驗性的新法失敗。

「表面上看失敗了,但明年我一定會成功,因為我找到了很多有助益的數據。」黃國良表示,試驗的三池裡所供氧方式不一樣,暴斃的是其中一池,池內只用一臺水車加上鼓風機,幾乎不供氧,另外兩池分別有增加水中的造流機以及水車的數量。

黃國良分析,暴斃的原因就在於氣候,在炎熱無雨的狀況下,所產生的地熱就連地下水也曬燙了,造成水面跟水底溫差太大,裡頭的氨氮過度反應。他認為,解決之道就是傍晚把淺層地下水(地面底下2~3米)抽掉,隔離往上冒的地熱。之後他教導給許多文蛤的養殖業者,證實實驗結果有效。

他強調,所謂的生態、所謂的環境,不是只有池子裡面,包含了天空飛的、地上爬的,該維護的這一整塊土地,而不是只有養殖魚塭。

他表示,現在大部分的人還是只有把重點放在養殖魚塭,養了魚就交給魚販去處理,沒有把眼光放到「環境」,這也就是黃國良沒有停下腳步的主因,他仍然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嘗試,持續推廣給業者、也同時教育消費者「生產永續」的觀念。

黃國良家中自營「田媽媽長盈海味屋」特色商品之一就是香煎不會油爆的虱目魚。

賦予臺灣水產品新的生命

「讓大眾清楚地認識魚,我覺得這是最大的附加價值,如果沒有辦法讓消費者得知生產來源的話,其實他得到的不多,永遠有個『品牌化、高價化』的迷思,其實不見得高價就是好的。」黃國良表示,要創造商品的價值,除了可溯源外,更應該提供其他附加價值。

站在魚塭中間的浮臺上,黃國良明年預計將3個魚池的場域作為一個教育中心,吸引消費者跟生產者,推廣自然的友善養殖方式,讓消費者親臨產地、認識水產。

除了食魚教育,黃國良也藉者加工、養殖技術增加商品附加價值。拿虱目魚來舉例,利用獨一無二的加工技術,進行油水分離,做出全臺灣唯一不會油爆的虱目魚。

也嘗試從去年開始養殖龍膽石斑,不同於市面上動輒百斤的龍膽石斑,他將一到兩公斤的龍膽石斑去做加工,利用熟成的加工技術,去改變它的風味跟口感,考量到小家庭的需求、將魚去骨剖半成魚排。

他自信地說,去年嘗試性的一批貨還沒上市就已經被買斷。「我想做的是,要改變臺灣養殖業的習慣,大隻的龍膽石斑養殖5年就必須要承擔5年的風險,但我可以用不到1年的時間讓這條小隻的龍膽石斑,經由養殖方式和加工的技術,也可以有相同的口感肉質。」

「其實很多生產者都跟我一樣都有想要對土地友善的心、提供優質的產品,但是,最後都是被魚販掐住了而放棄了。」正因如此,黃國良也致力於把養殖跟加工做結合,今年他投入了兩千多萬蓋了一間加工廠,接下來預計將驗證ISO2200、申請VRC(Vehicle Research Center,歐盟安全驗證),結合養殖戶導向正確的養殖方式之餘,以「一條龍」的產銷模式開拓通路。

2017年產銷履歷達人黃國良,投注養殖漁業大量的心血,採用友善養殖方式,混養白蝦和虱目魚,經營的養殖漁場擁有全臺第一張歐盟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