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首長牛年新展望─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下篇 以冷鏈、加工穩定產銷調節 農委會瞄準大蒜、洋蔥、紅豆十餘項農產品「保價加值」

為維持國內農產品產銷穩定,農委會今年將針對大蒜、洋蔥、紅豆等十餘項重點農產品,協助農民團體建置冷鏈、初級加工等基礎設施,強化農產品採後處理量能,並以4年85億元冷鏈物流建構計畫,讓農、漁、畜產品從產地端到消費端不斷鏈,提升農產品品質與儲架壽命,藉此穩定價格。農曆年後,農委會更將公開《食農教育法》草案,未來透過食農教育提升國人支持在地農業的意識。

新聞
【首長牛年新展望─農糧署長胡忠一】下篇 用行銷為農業生產加分 冷鏈、外銷為農產品加值

農業生產產量多寡均會影響產銷平衡,農糧署長胡忠一重視開發農糧加工與行銷,用消費端的拉力解決生產過剩問題;未來並將透過冷鏈物流體系的建立,確保農糧生產品質,以強化農產品外銷、導入雨林認證,為國產農產品加值。

新聞
越南腰果2020年外銷33億美元 穩居世界第一大腰果出口國地位

越南腰果協會於2020年11月在30周年成立紀念大會上表示,2020年雖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但截至2020年10月底,越南腰果仁出口量42.2萬噸(較2019年同期增加12%),出口額26億美元,預計2020全年出口量可達45萬噸,出口額近33億美元。

新聞
冷鏈優化大補帖 進化管理流程 為臺灣農產外銷創新局

臺灣農業具有優良栽培管理及品種育成等技術優勢,可生產高品質農產品,惟考量臺灣農業形態及限制,面對其他國家的價格戰及跨國企業的規模化生產競爭,外銷出口無法以價格與之競爭,而必須著重於發揮品質及風味優勢,創造差異性。

新聞
中美貿易戰和緩? 美國玉米、豬肉輸中 2020年創歷史新高

美國政府2020年10月23日表示,自從中美雙方於2020年1月簽署貿易協定以來,中國大陸已大量採購美國農產品,並執行57項技術承諾中的50項。美國貿易代表署與美國農業部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目前中國大陸已自美國購買230億美元農產品,約占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設定目標量之71%。

新聞
南向發展,前進國際 「加值化農產品產銷及物流技術,運籌亞太潛力市場」研討會紀要

配合新南向政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自106年起統籌執行「加值化農產品產銷及物流技術,運籌亞太潛力市場」旗艦計畫(簡稱旗艦計畫),針對外銷關鍵技術進行研究,籌組新南向國家隊,以突破障礙,打響臺灣農業優質、安全的國際名聲。計畫執行至今已取得諸多成果,農糧署特於109年10月16日假臺北諾富特華航桃園機場飯店舉辦旗艦計畫研討會,邀請13位產、官、學界專家分享產業趨勢、計畫亮點及新南向拓銷經驗,作為我國農業新南向人才培育及相關政策發展的參考。

新聞
以色列的農業外銷奇蹟:柑桔的採後處理技術開發與應用

以色列位於中東地區,一半以上的土地皆屬於沙漠的乾燥氣候。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與氣候型態,導致國內適合農業栽培的土地與水源缺乏,以色列人運用創新思維與頂尖科技,創造沙漠的農業奇蹟,更成為農產品出口大國。柑桔類為以色列重要外銷果品,以色列對於其採後處理技術、自動化分級機械及採後貯運環境的研發與應用極為重視。本次參訪以色列採後處理相關資材與設備公司為主,了解以色列柑桔採後處理相關技術開發與應用。

新聞
【疫情下的臺灣農糧產業】防疫奇兵.公糧米倉:臺灣糧食安全的守護神,關鍵時刻發揮功效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全球蔓延,世界各國均採取限制移動措施,對糧食供應鏈造成壓力,糧食安全成為各國政府必須面對的嚴肅課題。臺灣在疫情期間,也一度出現民生物資搶購潮,所幸臺灣公糧米倉存量充足,不僅能在關鍵時期發揮安定民心之效,還能援助國際,甚至加入「酒精國家隊」,提供防疫酒精原料,意外成為防疫奇兵。

新聞
【疫情下的臺灣農糧產業】農產加工穩供需、協銷海外拓通路:鼓勵加工廠收購,調節產銷渡難關

為了因應疫情帶來的變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簡稱農糧署)推動系列措施迎戰,其中,加工品因其可存放、延長農產的特性,在農業應變疫情中占有一席位置。國內鼓勵加工廠採購受疫情影響的農產品,位於南投的鳳梨生產合作社即是收購工廠之一,透過「登記制」與當地農民配合,平日做到產銷調節,這次更向其他產區伸出援手。「進可攻退可守」,在疫情中我們看見農產加工更多元的角色。

新聞
【疫情下的臺灣農糧產業】疫情啟示錄:水果產地如何突破重圍?市場過度集中分散風險勢在必行

2019年底,中國武漢爆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並迅速蔓延全球。臺灣雖然成功控制疫情,但隨著全球陸續祭出邊境管制、封城封路等措施,消費需求緊縮、貿易運輸受阻,重創以中國市場為水果外銷主力的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