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冷鏈
蔬菜、水果等「園產品」發育至可供人類利用階段,即達到園藝成熟,或稱商業成熟而被採收,此時也是採後處理的開端。採收前的園產品,是活生生植物的一部分,採收後的園產品也是新鮮且有生命的,例如呼吸作用及蒸散作用等生理反應仍持續進行,而這些反應將因「田間熱」及「呼吸熱」而加速,若無任何作為,園產品的老化將提前發生,最終損及獲益及商品信譽。為了將國產的高品質園產品運至海外市場,預冷是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
雲林西螺的漢光蔬果區域冷鏈物流中心今(11)日竣工,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受邀剪綵表示,農業部建置農漁畜產業全臺冷鏈物流體系,第一期計畫總經費140億元,但仍有許多肉品市場、物流中心尚未完成,需要下一期計畫,行政院將全力支持。
112年全國十大績優產銷班獲獎名單出爐!獲獎產銷班組織運作良好,還能因應生產環境、銷售市場適時調整營運策略,背後支持輔導的農業改良場及試驗所,不僅為產銷班導入栽培、分級品管及防災避險等技術,也為產銷班建立冷鏈、數位化生產管理系統,提升農產品質、穩健接單,功不可沒。
疫情期間睽違3年的「台北國際食品展」今(14)日於南港展覽館二館隆重開展,農委會邀集國內79家優質農產食品業者共同籌組「台灣館」,推薦多元豐富的國產優質農產品及農產加工品,另設置「溫度密碼」主題形象館,展示鳳梨、釋迦、芒果、豬肉及漁產等外銷農產品如何透過溫度控制維持品質,說明冷鏈在農業體系中的重要性。
農委會今(11)日召開蛋雞產業專家會議討論產業精進措施,多位專家指出現況蛋箱、蛋籠流通可能造成疫情傳播,支持全面推動洗選制度,截斷傳播鏈,農委會將逐步推動雞蛋洗選管理比例達8成,納入早餐、餐飲及烘焙業等業務通路用蛋,今年將先試辦。此外農委會將建立1個月安全庫存、約5千萬顆滾動倉儲,以增加調節彈性。
福和生鮮農產公司建置AI智慧冷鏈物流系統的土城新廠今(20)日開幕啟用,福和擬拓展包括鳳梨釋迦在內的一系列冷凍水果產品外銷。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出席開幕典禮指出,冷凍產品不受檢疫條件限制,未來將改變農產品產銷樣態,今年荔枝、芒果產量預估「大出」,產季中若能將部分產量拉進來凍儲,產季過後再賣價格會更好。
雲林縣為全臺多樣農糧作物重要產區,農業產值連續5年拿下全國第一,近年中央和雲林縣府將強化冷鏈物流體系視為重點政策,也多管齊下積極輔導縣內農、漁、牧業者提升冷鏈設備,促進產銷調節功能、確保農產品質及增加農民收益,希冀藉此翻轉農業弱勢產業的刻板印象,接軌生鮮產品生產及加工管理的國際標準,放眼全球市場的藍海。
臺灣農產品常因供需失調而價格起伏,近年面對全球化競爭,更凸顯建置完善冷鏈的急迫性。2022年8月,全國第一座國際級保鮮物流中心於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簡稱農科園區)正式啟用,目前承攬該物流中心營運的全日物流董事長陳旭初強調:「臺灣冷鏈物流已進入全新時代!」建構具備一條龍式的智慧冷鏈物流系統,從採後處理(預冷、洗選、截切、加工、分級包裝)到倉儲、配送,不僅對內可協助穩定蔬果產銷,對外可強化臺灣農產外銷競爭力,更將是全球落實永續精神,解決碳排放等議題的先鋒行動。
彰化縣果菜批發市場長期以來面臨冷藏、交易卸貨及停車空間不足的問題,因此規劃翻修及新建工程,預估需求經費9,800多萬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10)日前往訪視當場允諾補助6成經費,其餘3成由市場自籌,彰化縣政府補助1成,工程預計113年底前可完工。
臺南市玉井農產加工及冷鏈物流中心工程今(6)日開工動土,行政院長陳建仁、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及臺南市長黃偉哲共同主持動土典禮,這是陳建仁就任院長以來首度視察農業加工冷鏈系統。玉井冷鏈物流中心工程總預算6.39億元,政院補助5.5億元,陳建仁表示,政府會以更好的方法,讓臺灣農產品突破中國的限制,拓展外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