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釋迦外銷空運費獎勵出爐最高110元 蓮霧空運獎勵最高105元

中國大陸暫停臺灣釋迦及蓮霧輸銷,農委會將轉移外銷市場及促進內銷,雙管齊下解決產季時可能出現的產銷問題。與外銷業者討論後,農委會對釋迦及蓮霧外銷拓銷獎勵基準出爐,釋迦出口至歐美地區空運補助每公斤105元,若採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冷凍技術的釋迦,運費補助每公斤再加碼5元。蓮霧出口歐美地區運費補助105元。

新聞
不怕鳳梨釋迦銷中受阻 新型態保單開賣至10月底

中國海關總署9月20日片面暫停我鳳梨釋迦及蓮霧輸入中國,影響國內鳳梨釋迦產銷,為配合拓展鳳梨釋迦內需市場策略,農委會今(13)日推出臺東新型態鳳梨釋迦收入保險保單,提供每公頃保障額度40萬元及45萬元2種方案供農民選擇。

新聞
中國連禁3種臺灣水果輸入 外銷果品對大陸市場依賴度驟減

今年以來,中國對臺灣的鳳梨、釋迦及蓮霧,一連發出三禁令,農委會統計我國主要生鮮冷藏水果外銷情形,這3種水果銷中占比都在9成以上。外銷市場過度集中情形,在中國大陸今年暫停鳳梨輸入後,生鮮水果銷中占比數量從76%驟減至42%,產值占比從72%大減少49%,所幸中國以外的外銷市場大幅成長137%,有效填補外需缺口。

筆者家中於山坡地種植大片釋迦果樹,已是近十年前的事了,但仍有親友種植釋迦為生。圖為筆者父親與大旺釋迦。
農觀點
我的父母是臺東老農──近30年的釋迦栽植變遷故事/陳建安

也許你會以為,農民沒有改變或創新,但對稍微熟悉或喜愛吃釋迦的民眾來說,釋迦農地在近30年間歷經數次栽植「變」種,其推陳出新程度大概除了這次難兄難弟的蓮霧之外,絕對是目睹了臺灣精緻農業發展成果的代表作之一。而這農業革新背後,無非就是農民自我新創與努力追尋市場的投注。

新聞
鳳梨釋迦輸中受阻 農委會將獎勵轉作:酪梨、大目釋迦都是選項

中國大陸暫停我國釋迦及蓮霧輸銷,鳳梨釋迦受影響最大,因為外銷中國大陸的數量多達1萬3千公噸,果農向農委會反應,希望農委會保價收購,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今(24)日表示,農委會不可能保價收購單項水果,如果農民願意廢園轉作其他作物,農委會可以規劃,並協助調整產業結構。

新聞
冷凍果實退冰吃才好?鳳梨釋迦零下40℃急凍技術詢問熱度急增

去年外銷至中國大陸的鳳梨釋迦有1萬3千多公噸,今年因為被中國大陸暫停輸入,只能另外尋求銷售管道。農委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有一套鳳梨釋迦的冷凍保鮮技術,實測保存1年仍在極佳的賞味期內,去年12月公告技轉的「鳳梨釋迦催熟及全果冷凍技術」原本乏人問津,就在中秋假期結束後的這幾天,出現超高詢問度。

新聞
鳳梨釋迦奬勵外銷門檻有設限 蓮霧改品種、轉內銷來解套

中國大陸暫停臺灣釋迦及蓮霧進口,農委會緊急啟動因應對策,除加強國內促銷外,也將擴大既有外銷市場,今(22)日兵分兩路,分別前往鳳梨釋迦及蓮霧產區與產銷班及農民座談。農委會計畫分別移轉鳳梨釋迦、蓮霧各5千公噸及1千公噸至其他外銷市場,其餘則靠擴大內銷及多元加工,消化原本要出口至中國大陸的鮮果數量。

新聞
農產運銷專家焦鈞示警 鳳梨釋迦不能輸中的衝擊超出預期

曾撰寫《水果政治學》一書、黍離策略顧問公司執行長焦鈞今(19)日指出,國內釋迦輸中品種集中「鳳梨釋迦」,占釋迦外銷量近6成,且鳳梨釋迦生產周期短,口感與國內常吃的大目釋迦迥然不同,因此面臨的產銷挑戰,恐怕會超乎預期。

新聞
釋迦及蓮霧被突襲封殺 陳吉仲:月底前中國未正面回應,臺灣將提WTO訴訟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19)日表示,釋迦、蓮霧有太平洋臀紋粉介殼蟲,進口國家只要透過燻蒸處理即可繼續輸入,只有中國以此為由「今日通知,明天就暫停輸入」,不符WTO貿易規範,農委會已要求中方9月30日前做出回覆,否則將以WTO會員國身分,依照會員國爭端解決機制提出訴訟。

新聞
中國片面暫停輸入臺灣釋迦及蓮霧 農委會祭10億元穩產銷

中國大陸海關總署今(19)日通知自20日起暫停我番荔枝(釋迦)及蓮霧輸中。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中國在中秋節這個月圓人團圓的節慶做出這樣不符WTO貿易規範的決定,農委會「完全無法接受」,農委會將以10億元預算執行釋迦、蓮霧產銷調節,確保農民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