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影像X影響力】用故事傳播希望:英國Wildscreen影展

身處在影像泛濫、每天都被各式影音資訊轟炸的時代,堅持生態紀錄的影像工作者,如何在商業、娛樂、消費種種聲光刺激的重圍中另闢生路?
今年十月,「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前往自然紀錄片的聖地—英國布里斯托,那裡不只是全球最大的紀錄片影像媒體產業群聚的重鎮,更是歷史最悠久、參與者人數最多、素有「綠色奧斯卡獎」的Wildscreen影展發源地。為期一週的影展,除了有近40部新片首映,還有紮紮實實120個小時的座談、業界實務諮詢與大師班。在這個系列裡,我們將分享影展期間的所見所聞,以及全球頂尖的紀錄片工作者,如何透過紮實的調查、以無比耐心和毅力完成拍攝,用影像故事感染大眾、促使政策改變,進一步幫助生態保育的漫長使命。

新聞
【野望沙龍】從《孤熊重返自然》反思黑熊保育

今年兩起臺灣黑熊現身的事件,讓黑熊保育議題再度成為熱門話題。7月有民眾在臺東南安瀑布目擊落單小熊,雖然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立即關閉瀑布,未料新聞播出後引來大批民眾前往現場觀看、打卡;8月,嘉明湖兩座山屋出現4起黑熊進入山屋覓食狀況,為此臺東林管處緊急封閉嘉明湖步道半個月。

新聞
【野望沙龍】從《鯊魚甜心》看國際間的鯊魚保育行動

台灣在2012年通過「鰭不離身」的法令,臺灣船隻都不能有割鰭棄身的行為。國內目前禁捕鯨鯊和鬼蝠魟,捕捉後需通報的是大白鯊、象鮫和巨口鯊。

新聞
「第八屆台灣野望國際自然影展」今日首映,盼將影展帶入偏鄉

每屆野望影展都特別引進20部Wildscreen影展得獎入圍的自然影片,而今年的首映影片為曾入圍「2016 Wildscreen最佳科學獎」,並榮獲「2016評審推薦獎」的《骨骼之謎:恐龍再起》,影片全長60分鐘,由大衛艾登堡爵士主持,BBC製作。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生物──恐龍,雖然已經滅絕,但各地人們始終興致勃勃,努力於解開這些生物的謎團。故事從考古學家在阿根廷發現一根巨龍骨頭開始,一路抽絲剝繭:這隻曾是地球上最大生物的恐龍有多大?有多重?吃些什麼?這麼大隻,牠怎麼走路?牠的肌肉和骨頭有什麼特別?牠的蛋跟寶寶長什麼樣子?透過模型重建技術,我們將目睹這雄偉生物的面貌。

新聞
【野望沙龍】最原始的競技場《獵食者:最艱難的挑戰》

想更接近自然一步嗎?從野生動物紀錄片入門是個絕佳選擇,尤其傑出的攝影剪輯,能讓人觀察到平時不容易看見的細節。期待這些小小的感動,催生親近環境的火種,未來成為守護自然的一朵燭光。

新聞
【野望沙龍】《棕熊世界》-單親媽媽的冒險日記

讓我們倒帶到40年代,當美國正從二戰後逐漸復甦,彼時的迪士尼集團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即便迪士尼的主要觀眾喜歡可愛絨毛主角和溫馨有趣的動畫,他們還是想來點不同的嘗試,派出製片團隊到野外拍攝自然紀錄片。

新聞
【野望沙龍】5%的海洋《深海傳奇大王魷魚》

《深海傳奇大王魷魚》絕對是一部讓人目瞪口呆、回味無窮的紀錄片,兩年前在公視首映時我就已深受震撼,再次觀賞還是十分感動。

新聞
【野望沙龍】不易的甜蜜《蜂蜜獵人》

熟悉聖經故事或西方文化的人大概都曾耳聞「流著奶與蜜之地」的字句,撇除宗教涵意,這句話透露出畜牧、農業與養蜂是當時對美好未來的想像

新聞
【野望沙龍】牠們的名字《麋鹿初生一年》

常有喜歡野望影展的朋友好奇問道:每年的影片名單如何挑選?是不是根據某些主題訂定呢?結果真相往往出人意料之外。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野望沙龍】專業的總和《大師:水下人生》Jago: A live under water

又是一個好聽的故事,又是一位老爺爺,但場景由美國華盛頓州的山裡,來到太平洋此方的蘇拉威西。無疑地,《鮭魚的記憶》是個具有素樸風采的作品,《大師:水下人生》Jago: A live under water則是一個展現專業的極致之作,卻未必花大錢的獨立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