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沙龍】從《孤熊重返自然》反思黑熊保育

文/顏寧 圖片提供/社團法人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

今年兩起臺灣黑熊現身的事件,讓黑熊保育議題再度成為熱門話題。7月有民眾在臺東南安瀑布目擊落單小熊,雖然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立即關閉瀑布,未料新聞播出後引來大批民眾前往現場觀看、打卡;8月,嘉明湖兩座山屋出現4起黑熊進入山屋覓食狀況,為此臺東林管處緊急封閉嘉明湖步道半個月。

本片《孤熊重返自然》拍的是印尼的馬來熊(又稱月熊),是世界上體型最小的熊,族群數量估計僅幾千隻,是僅次於大熊貓的瀕危熊種。故事從一片懸在空中的葉子開始,似乎暗示了與母熊分離後的小熊,還沒有發展出足夠的獵食與自立能力,即面對未知森林的兇險,可說是命懸一線。一般小熊會跟母親生活到2歲才獨立,導演紀錄了3隻熊孤兒被救出、收容,逐漸探索森林的過程。

小母熊文文第一次進入森林時,興奮的爬上竹子頂梢,在柔軟的樹葉底層暴衝。當她嗅出腐木裡的蜂蜜,毫不猶豫掘開樹皮,一邊揮開蜜蜂、一邊大啖蜂蜜,不時滿足的咂嘴。身處蟲聲唧唧的森林,文文在地上打滾搔癢時高抬腳掌,她熱情發掘森林的一切。在樹枝間搔癢、抓屁股、靠著樹幹來回摩擦背部等等,每天她都有新的發現,她好奇心十足,第一次喝捕蠅草蓄存的積水,飯飽之餘在覆滿青苔的林間小憩,也會認識像猩猩和猴子等其他生物。但是,文文卻在一天離去後,再也沒有回來。

《孤熊重返自然》一片特別描述了馬來熊孤兒,一路從獲救、收容到探索森林的歷程。呈現手法簡單卻不失細膩,更清楚記錄整個野生動物收養再復育的漫漫長路。

《孤熊重返自然》的敘事非常簡單,主角擔任旁白、自己拍攝導演,一直到最後才帶到圈養議題和動物表演。這部片的敘事步調雖然緩慢,不過漸進的讓觀眾熟悉馬來熊面臨的威脅,以及強調眾生「具備與生俱來的自由」,讓我們有更多空間思考生命和自由的代價。本片獲2016年Wildscreen最佳影片提名、2017紐約野生動物電影節最佳野生動物影片,與2017巴賽隆那國際環境電影節(FICMA)提名,也證明了各地評審對於本片導演從容處理野生動物圈養議題複雜度能力的肯定。

馬來熊分佈於熱帶雨林,但受到森林開發、盜伐、盜獵和非法貿易的影響,許多小熊被迫與母熊分離,多數被當成表演和娛樂展示的標的。被禁錮的小熊眼神空洞,身處壓迫的狹小空間,常出現步履蹣跚與機械式的重覆動作,像是跺步、撞籠子都是常見的行為。當熟悉的環境被剝奪,以及被迫離開母熊,部分個體會崩潰,甚至有精神錯亂的情形。

即便是因為救傷而收容,後續的管理和訓練,以及到野放前的準備,均耗時費力而不容小覻。以臺灣黑熊為案例,若自小失恃被圈養,沒有母親從旁照顧,大多數小熊會喪失重回野外自主求生的能力。臺灣的特生中心長期收容受傷或違法飼養的黑熊,但也發現因黑熊活動範圍廣,平均超過200平方公里,長久住在籠舍對黑熊太過壓迫。也因此,牠們容易產生像來回踱步、繞圈等的刻板行為。在這種情況下,救傷中心需要有計畫的針對不同個體訓練,藉由豐富化的設施和行為訓練,減少黑熊的刻板行為。

IFrame

回到落單的南安小熊,要復育野放談何容易。要找到適合的收容場所和野放地點,讓小熊熟悉森林的氣味和環境,訓練小熊自我認識,到能自行覓食和生存,可謂長路漫漫。這也顯得片中的第3隻小黑熊柏妮,跟野放紅毛猩猩波格的互動令人動容。牠們一起打滾,跟著紅毛猩猩學習爬樹,運用上臂肌肉和樹的彈性,在森林間移動。牠們甚至能分享食物,發展跨物種間的友好關係。和平的共生得來不易,要能成功回到野外,更有賴研究人員與不同政府部門的支持,以及民眾對山林環境的尊重。

臺灣黑熊過去作為世大運、觀光局與飛機的吉祥物,黑熊保育也日益受到重視。但是,要復育黑熊,除了完整健全的棲地環境以外,降低人為干擾也是極關鍵的一環。南安小熊接近道路的原因,極可能是遊憩行為帶來的廚餘和垃圾。長期投身黑熊研究的專家黃美秀博士指出,「一隻習慣了人類食物的熊,等於宣判牠死刑」,這是歐美的黑熊自然棲地中最常見的警告標語之一。未來台灣民眾必須學習尊重自然,養成無痕山林的習慣;以及官方在熊出沒的區域,建立有效且即時的通報系統,方能助於野生動物的保育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