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沙龍】牠們的名字《麋鹿初生一年》

文/ 王誠之 圖片提供/ 社團法人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

常有喜歡野望影展的朋友好奇問道:每年的影片名單如何挑選?是不是根據某些主題訂定呢?結果真相往往出人意料之外。
第七屆臺灣野望國際自然影展以「親子野望」作為主題,約莫在今年 3、4月才確定,回頭一看已經挑選好的片單,還真有不少以動物親子作為主題的作品。但並不意外,繁衍後代基本上就是生命的本質,不論是動物、植物甚至於菌類,無不從頭就以自己獨有的方式,做好這個生命中最重要的課題。

然而就像人類所說的「生老病死」,所有的生物都同樣必須面對這些生命的階段,也因此成為許多生態紀錄片所描述的題材。第七屆野望影展的「親子片」之中,《麋鹿初生一年》忠實記錄了兩對麋鹿母子的第一年以及迥異的命運。

本片是由加拿大廣播公司電視臺(The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簡稱CBC), 美國WNET Thirteen頻道以及BBC Bristol共同製作,攝影師Hugo Kitching記述自己花費13個月密集地在加拿大亞伯達省的賈斯伯國家公園(Jasper National Park),對於新生麋鹿成長過程的觀察記錄,獲得提名2016 Wildscreen影展最佳剪輯獎。

直面生命教育中的死亡議題

在壯麗的風景中,講述的是新生麋鹿所面臨的生死挑戰,原本只有的50%成功率已經因為環境因素而降低了。其原因在本片之中都有詳盡的說明,建議觀眾自行觀看並且找出答案。但特別一提的是,攝影師跟蹤了兩對麋鹿母子,雖然都歷經了自然環境的挑戰,但是其中之一卻沒能逃過狼群的獵食。

攝影師有如現場直播地將遺骸展現在畫面之中,對於很多親子觀眾而言,確實是一大挑戰。兒童如此直接面對死亡可能有些衝擊,但對父母而言則是在教育與保護之間可能產生猶豫,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討論的兒童閱聽議題。

第七屆野望影展上映的《麋鹿初生一年》影片截圖。

各國電視分級制度中對於兒童適宜收看與否提出了標準,以臺灣而言,只有提供一般觀眾皆可觀賞的普遍級適合6歲以下兒童,保護級及府輔導級,則是針對6歲至12歲的兒童提出父母、師長或成年親友陪伴觀賞或是不宜觀賞的建議。加拿大的分級制度,除了適合所有觀眾觀看的G級之外,對於14歲以下兒童又細分為:C級適合2至7歲的兒童,包含少許暴力、C8適合8歲以上兒童觀看,包含少許粗俗語言以及暴力、PG級則是兒童如欲觀看需要父母輔導,包含中度暴力。

分級標準是以內容之中的暴力及粗俗語言提出建議,父母師長還是可以自行篩選,但其中微妙則存乎一心。例如《麋鹿初生一年》之中死亡的畫面,應該如何計算其中暴力的程度?多大的小孩子可以觀看這個畫面呢?加拿大廣播公司及美國公共電視網都未特別標明分級,應該適合所有觀眾包括兒童。但作為父母師長的你,認為如何呢?

多年來,野望影展始終都有親子共同收看,但家長則有不同的反應,這也顯示出生命教育之中死亡議題的重要。

人類一如所有的動物,都具有求生的本能,並且對死亡產生程度不一的恐懼、緊張等各種不同反應。《孟子.梁惠王》中常被誤解的這一句:「⋯⋯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之所以「不忍」可能就源自對於他者死亡的本能反應。

家禽家畜的屠宰是孟子對於梁惠王的機會教育,藉由死亡提出對於政事的建議;野望影展的影片是否也能夠成為兒童生命教育的機會呢?我個人抱持開放的態度,如果家長覺得適合,那就不必刻意避諱地觀看即可。如果認為不妥,則可以暫時迴避,但是看多了野望影展的影片,自然而然也會開始面對這個議題,或許也是種適合的方式與態度。

麋鹿、麀鹿和駝鹿,有何不同?

巧的是,孟子在這篇之中就提到了麋鹿:「孟子見梁惠王,王立於沼上,顧鴻鴈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而且還引用了詩經.大雅.靈臺:『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鶴鶴。』。《麋鹿初生一年》之中的主角學名Alces alces,分布於北半球的北方針葉林、溫帶闊葉混合林,在北美洲稱為moose,在歐亞大陸的則名為elk。

另外還有一種鹿的學名:Elaphurus davidianus英文名Père David’s deer,古稱「麈」,因為頭臉像馬、角像鹿、頸像駱駝、尾像驢,因此又稱四不像,現代中文則名之為「駝鹿」,曾經廣泛地分布於東亞,但不及於北美洲,而且日後已經是「野外滅絕」(Extinct in the Wild),只有人工圈養的個體了。

麋鹿、麀鹿和駝鹿又有什麼差別呢?先談麀鹿,麀音為ㄧㄡ,讀如「優」,是母鹿的意思。《爾雅.釋獸》:「鹿,牡麚,牝麀。」,則將雄性的公鹿稱之為麚,注音是ㄐㄧㄚ,讀如「家」,這兩個字可能指的是同一種鹿,只是雌雄有別而已,但究竟是那種鹿呢?

我們可以回推到孟子的時代西元前一世紀,當時的地點可能在山西、河南、陝西及河北附近,Alces alces或是Elaphurus davidianus這兩種鹿都可能出現但無法確定。但是,我們也可以發現,在古代中文裡對於鹿這種動物分得很細,麋、麈可能是同一種鹿或是不同,連公母都能分別稱為麚及麀,可見得古人「非常有研究」吧!

今年第七屆野望影展公布片單之後,就有朋友指出本片的片名應該使用「駝鹿」而非「麋鹿」,這是個令人高興的現象,代表臺灣的朋友對於動物名稱非常注意。但策展單位為什麼使用「麋鹿」呢?相信上面的說明應該已經能夠分辨其差異了。

但是還有一個更單純的理由,使用Alces alces查詢,在中文維基百科之中有兩各條目:麋鹿與駝鹿,但是在教育部所屬的國家教育研究院的「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之中則列為「麋鹿」,雖然另外也有「駝鹿」的條目,但明確地指為Elaphurus davidianus這個物種。依照書籍期刊的編輯原則,遇到專有名詞有不同的翻譯時,會優先使用字典以及官方來源的中文名稱,因此我們才會確認為「麋鹿」這個中文名稱。

在臺灣的科普出版之中,常常會遍尋不著中文相對應的外文字詞,因此翻譯及編輯常常必須想盡各種辦法。野望影展中當然也遇過相同的問題,負責審稿的委員甚至於發email給影片中的學者確認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才得以暫時使用比較正確的名稱。但相信在科普傳播逐漸受到重視以後,臺灣的學術、教育界應該會在可以預期的將來提供更精確的學名、英名與中名的對照,值得我們期待。